请列举几个焦式的好干部,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
柴(1969—2014),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甘肃宁县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国* *产党,研究生学历。
14,15年8月凌晨,他是当时临洮县的县长。因为加班后在宿舍休息,他才45岁。
定西是“党员中产生的优秀* *”,甘肃是“党员中产生的优秀* *”,中宣部是“时代楷模”。中组部“全国优秀党员”。2065438+2005年6月当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德耀中华候选人。
2002年,柴留学归来,带着对黄土地的深深热爱,投身到建设家乡的行列中。他努力工作,彻夜未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97年5月,柴赴日本神户大学留学。留学的光环让他有了更多去发达地区工作的机会,但他毅然回到了土生土长的黄土地。
2006年,柴主动要求从省委办公厅调到素有“苦世界”之称的定西。已经八年了。“出去招商,回家乡”是他为自己制定的两种工作方法之一。
为尽快改善当地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路、水、房、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柴获得“六盘山地区交通扶贫示范试点县”项目,总投资9654.38+0亿元。
在临洮工作期间,他走遍了全县323个行政村,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全县的现实情况。面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临洮,柴提出了建立“五村到户”精准扶贫的思路。
“开门马上办”是柴方胜为自己制定的第二种工作方法。“开门办事”,为群众办事就是“社情民意送上门”、“群众工作送上门”、“发展思路送上门”。
柴的生活很简单。车上除了雨靴、雨衣、草帽、茶杯、笔记本,什么都没有。他死时,脚上还穿着满是破洞的袜子。“升官发财,不进此门”,这句话醒目地写在柴一篇工作日志的扉页上。
2014年8月15日凌晨,柴同志因长期积劳成疾、劳累过度,在办公室病逝,终年45岁。
2.沈浩
沈浩(1964年5月-2009年6月165438+10月6日),安徽萧县人,原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
6月1986,毕业于铜陵财经学院。1986年7月加入中国* * *产党,同年在安徽省财政厅工作。
2004年,作为安徽省第二批农村干部,他被任命为凤阳县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2004年,沈浩同志到安徽凤阳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小岗村近六年,我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忠实履行* * *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让小岗村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得到跨越式发展。
时代先锋、优秀制片人、党员沈浩,46岁因忘我工作、积劳成疾而倒在岗位上。为党的事业,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唯一感到羞耻的是他的老母亲,他心爱的妻子,他心爱的女儿和他自己。
沈浩为小岗村修路,引进资源,集中土地。为党的事业,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安徽省第二批入选标兵的干部、中国百名优秀村官、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全国爱岗敬业模范等荣誉。
3.孔繁森
孔繁森(65438+7月0944-65438+10月0994 165438),男,汉族,党员,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世孙。18岁参军,1966岁加入中国* * *生产党。1969复员后,先当工人,后升为国家干部。
1979年,国家想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当时,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请人写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七尺男儿,可以投案自首,死而不归。”
初到西藏,他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高原洒热血”作为题词。孔繁森同志是一名优秀党员,焦式的干部,时代的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018 12 18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孔繁森同志改革先锋称号,并授予他改革先锋奖章。
4.胡兆成
胡兆成,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人,1969年6月参加工作,1975年6月加入中国* * *产党。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当过老师、班主任、中学校长。65438-0983任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
1990年5月任桂东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1998年3月任桂东县人民政府教育局助理调研员、局长。不幸于21,2000年2月去世,享年52岁。
30多年来,胡兆成同志扎根山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为桂东县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和心血。
特别是他主持桂东县教育局工作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教职工,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发展教育的路子,符合贫困山区的实际,为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65438到0992,桂东县成为湖南省首批“实验教学普及县”。1996,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1998全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年实现“两基”目标,被省、市人民政府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县”称号;
1999年4月,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在桂东县召开“湖南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现场会”,下发《关于学习推广桂东县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通知》,使桂东成为湖南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
胡兆成同志的工作得到了各级组织和领导的肯定,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10多次,受到了记功奖励。
1995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9月被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教育公仆”荣誉称号。
5.冯文林
冯文林,男,广西省桂平市扶贫办原副主任,为人十分严谨,清正廉洁,铁面无私。他不幸去世的消息使许多人感到震惊和悲痛。
2012年5月,冯文林的家乡麻友镇平安村有一条扶贫路。冯文林带队验收时,发现工程量不够。对于负责工程建设的单位,他严格按标准验收,没有任何同情,要求必须补齐工程量才能验收。
冯文林从不接受群众的馈赠,也不接受建设者的宴请。他每到一个村,群众都喜欢来找他,找他聊聊天,或者问问扶贫政策。他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向村民解释,让他们满意。
冯文林对工作总能做到“早计划,早安排”。他经常告诉同事,“雨露计划”是惠及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和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是增强贫困农民就业能力、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为了确保顺利完成年度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让贫困户早日搬进新居,冯文林毫无怨言地挑起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重担。
他个人没有代步的交通工具。每天,为了能在8点前准时到达紫晶镇的安置点指挥工人们的工作,他在6点半前步行2公里多赶紫荆专线的首班车,到站后再步行2公里多到达安置点。
为了赶进度,他整天和工地上的工人一起拼命干活,下雨天穿着长水鞋和雨衣;天气热出汗的时候,我就用毛巾擦汗。累了就回到移动板房的办公室休息半个多小时。我就是这样一直战斗到晚上9点,日复一日,坚持到安置点完成整个工程。
2017,桂平市扶贫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体检。冯文林关心安置点的工作,放弃了体检的机会。长期的过度劳累已经透支了冯文林的体力和精力。他逐渐消瘦,经常感到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工作。
2018 1,冯文林觉得越来越累。这才听从单位领导的建议,拖着疲惫的身体去自治区人民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医生建议住院进一步诊断。
他以为是疲劳带来的不适。他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忧心忡忡,拒绝在医院浪费时间,立即回到桂平投入工作。直到肺癌确诊的报告出来,他还在担心扶贫工作,处理分管工作的事务。
3月28日凌晨,他带着对扶贫事业的巨大眷恋和对扶贫事业的深情,悄然离去,在56岁的生命尽头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