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沟村的文化积淀

以侨乡文化闻名的普宁市泥沟村,是一个以张、徐、陈为主的多姓杂居的明古村落,总人口1.8万余人。各姓氏的村民和睦相处,用勤劳的双手在练江上游的虎山山下创造了文明,成为灿烂的潮汕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如今,泥沟乡除了教育、养老等设施外,还建有书画室、还乡亭、烈士纪念陵园等精神文化活动场所,这在普通村庄是不多见的。泥沟村文化底蕴深厚,泥沟灯谜、泥沟歌舞享誉海内外。灯谜、民俗等地方作品近20种。

学校不仅仅是“米店”

“同校”旧址是一座老祠堂。是张博峰办学40年的地方。张伯丰生于光绪末年。65,438+08岁毕业于所在村威信高中。他学习成绩优秀,很受长辈的器重。他留在学校教书。1928年,张博峰随家人移居泰国,两年后回国。他在村里创办了“同时文学专修学校”,亲自教授文学课,开设谜语课。张伯丰还让大儿子张仲彦协助学校事务。父子二人办学40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如中国著名书画家赖少其、张华云、米家庄萧声、张博等,都是同期学校的早期毕业生。张博峰的遗作有《喷发的诗》、《一个谜》。

泥沟村社会风尚文明,被誉为文化之乡。促进学习,培养人才,早已成为乡亲们的学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村里有群众、创新、德育、米高四所完全小学。还有平民、新民、新生、陆机、友德、崔莹等小学,李青文学专班,战地书院。可以说“学校不止是米店”!更何况学生一直在学习和理解,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其中22人是为革命而死的。群众学校由地下党和革命知识分子创办,由泰国华侨资助。他们是普宁抗日救亡运动的据点之一。

在泥沟,我们看到的中小学建筑都很漂亮,大部分都和“侨”字有关。

花园读书会旧址

泥沟村书画室旁有一栋别致的小楼,是清末文人张明智读书的“东方山庄”。抗战时期,村里一群热心的年轻人在这里组成了“花园读书会”,阅读进步书籍,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等革命活动。

建筑大门朝南,门楣上铸有“东方山庄”字样。院子里有三栋朝东的小楼,是两层小楼,中间有一栋较大的,前面有一个约1.5米高的平台。前墙上有刘禹锡陋室题词一句:“思为陋室”,透着书香。楼前是一个小花园,东面是一个4米见方的干水池。栏杆已毁,但往日的风韵仍依稀可见。创始人张明智曾去泰国谋生,发了财后定居梓,建了这座小楼作为休闲和学习的地方。据张家谱记载,光绪年间,奉命赴豫赈灾。由于他的工作,他被朝廷授予“广察使”的称号,并被授予“容恩”牌匾。

古往今来,人才辈出。

泥沟村世代文人辈出,人才辈出。清代有同治贵由分科张克炎、乾隆戊午科举考试官徐兴让、徐惠生、光绪二十四年第三子考(曾生)等近20名进贡学生、进士。在这里,几位学者的学术精神值得一提:

许道。光绪年间参加童试后,被派往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博物馆师范部。回国后担任普宁三都公立高等小学校长,后创办乌石镇高等小学。20世纪20年代末,因掩护普宁二中学生革命行动,被国民党当局怀疑,在汕头生活时去世。故居“卢丹”藏书1300余册,其遗作有散文、诗歌、楹联等手稿。(《普宁县志》有传)

张圣典“巴元”张克彦的次子。出生在城市,是教学生的榜样。他学识渊博,教学严谨。微书法家,手书张注11 * * 1.5万字,已被普宁文史部门收藏。另一张圣典手抄本《相邻轶事》,保存在泥沟书画室。全书20万字左右,全部用超细狼毫竖写,极其工整美观。每个字只有芝麻分的1/3。乍一看,页面上似乎有直线排列。

张华云。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曾任教于普宁师范学校等学校。解放后,任汕头市副市长、凌海诗社首任社长。20世纪30年代,受陶行知先生教育学影响,回乡创办晓庄师范学堂。他学识渊博,能用比较的眼光审视潮汕历史文化,文学造诣很高。他创作了32部潮剧,其中8部喜剧是优秀的。他的遗作有张华云的喜剧集、诗集、秋田集、散文集《潮汕功夫茶路》。

张忠义。归国华侨教师,年轻时随父亲张伯峰就读于泥沟同期文学研究所,1947至今在普宁多所学校任教,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一生从事教育,退休后担任泥沟书画室主任。诗词书法,有《益寿园诗集》《连文选集》《灯谜集》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