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的主要经历
龚(1899-1966),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原名龚万轩,后改名龚。他祖籍山东东阿,是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武侠小说作家。他从1928来到天津,长期在报社和电报局工作。1938年,龚因在《永保》连载十二钱镖而成名。同年创办正华学校,次年创办正华学校出版部。晚年,他致力于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龚的作品有:十二钱飞镖、武林争霸英雄、盗拳、血色冷剑、联合飞镖等。他的武侠小说也被称为“北派五大武侠小说”之一,与玄幻仙侠派大师郑证因、悲剧侠义派王度陆、朱贞木齐名。
中文名:龚。
别名:龚万轩、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青县马场
出生日期:1899
死亡日期:1966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十二钱飞镖、武林英雄、偷拳。
籍贯:山东东阿
个人简介
龚,原名龚万轩,后改名龚,祖籍山东东阿,河北青县马场人,1899。他的父亲是北洋新军的管带手。龚小时候在天津学习,后来去了北京学习。十五六岁时,他开始创作文学。受五四影响,他追求进步。在周作人和鲁迅兄弟的帮助下,《鲁迅全集》收录了7封写给他的长信。他在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方面受过鲁迅的指导。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武侠小说盛行,作为一家七口生计的龚不得不将自己的聪明才智集中于文学创作,开始了他的武侠小说生涯。巩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黄花大盗》。不久,他与另一位武侠小说家郑证因合写了《十二钱镖》的前半部,并独自完成了后半部。然后是金钱镖,武功比拼的故事和续作木叶熊峰,血浸寒光剑和续作狮子林三鸟,毒沙掌,魔云手,和联合镖的故事,还有续作大泽的龙蛇传说,剑底的惊蛾,子午鸳鸯。在几年时间里,龚出版了几十部作品;加上他的其他文艺创作、散文、翻译,总字数不下千万,成为国内著名的武侠小说家。
20世纪50年代初,他为香港《大公报》撰写了《亡命之徒传》。大约1942,龚开始研究金甲的文字。他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自学了金甲的文字,然后写了一部长篇专著《金甲史解读》,在《新天津画报·黑色旋风副刊》上连续发表,包括《古人录数字》、《古字之音》等,都是前人没有考证过的。他的文笔简洁明了,没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深厚的历史知识是做不到的。他用金甲研究历史,用史实证明金甲人物的研究方法是罕见的。他不拘泥于前人对金、贾文字的研究成果,认为先秦时期的文字是不完全相同的,文字是多面的,文字是无形的。如果只局限于文字的点画,就会有伪称古字的弊端。所以用马上求义的方法可以得到确切的考证,对古文字考证、语音与文字的关系等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1955年,他和吴拜访了甲骨文专家王祥,从与王老的交谈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回国后,他写了很多笔记。可惜他关于金匮要略研究的手稿在文革中被抄了,完全遗失了。
解放后,龚被聘为天津市图书馆馆长、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66享年67岁。
人物体验
出生
宫是他专门写武侠小说的笔名。学名龚万轩,改名祝新,笔名邢岱。1899 9月9日出生于河北青县马场。龚祖籍山东东阿。他的祖父龚德平是一位老秀才,在家乡做过县官。因为失去了财库,带着妻子一起逃走,不久就死了。龚小时候住在马厂,家境殷实,无忧无虑。后来随父亲辗转东北、天津。龚于1913年迁京,先后在潮阳大学附中、京兆一中读书时,在作文《叙录》中表达了“讲学著书”的理想。他从小就喜欢看评书、公案、侠义小说。15岁开始尝试文艺创作,在北京报刊投稿,评论社会时事。1918考入北师大。因为父亲的去世,他被迫辍学。他非常喜欢文学,尤其是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龚对文学感兴趣,最初受到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他的兴趣从翻译小说转向白话文,立志做一名“新文艺家”。他有一定的语文和英语基础,后来工作和从事新文学创作。我经常写文章并在报纸上发表。20世纪初,他家境衰败,买不起书,就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偷偷看书或者借书阅读。
认识鲁迅
龚崇拜当时著名的大作家周作人。1921初夏,无意中得到周的家庭住址,斗胆写信。信的最后,他心存奢望,列举了几本书,要他借给自己看。没想到一个星期后,他收到了回信,寄来了《欧洲文学史》、《杜威讲座》等书籍,并明确表示有些书不需要归还。奇怪的是,信末的署名不是“周作人”而是“周树人”。龚第一次见到的印象是“左仁先生温文尔雅的面孔和谈吐”(引自龚的自传《谈吐》)。
正当宫为生计发愁的时候,恰好天津一家报纸以高额稿酬邀请他写武侠小说。或许他也意识到了“活着是人生的第一意义”,终于不情愿地屈尊了。一首《十二钱飞镖》赢得了“幕彩”。此后,他以“白宇”为笔名写的武侠小说大受欢迎,经济状况不仅有了很大改善,也与以前大不相同。
尽管功成名就,宫不仅为自己的武侠创作感到羞耻,而且还鄙视它。他觉得名花已落,魂断蓝桥。他深深辜负了鲁迅先生对他的殷切期望,又觉得没脸再见鲁迅,于是自动断绝了往来。
文学界的初学者
龚的文学生涯始于1926任《北京民族晚报》编辑,后来该报停刊。1927年,张恨水担任《世界日报》“明珠”副刊主编,邀请龚做武侠小说。于是,龚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蓝色英雄》就在《明珠》杂志上发表了。龚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名被乱用,如《白刃青衫》、《青林七侠》、《粉骷髅》等。最终由上海协和书店以《蓝色英雄》的标准书名于6月1947出版。1992出版的《龚武侠小说全集》就是按此版本印刷的。
离家谋生
1928宫在京无法生存,初夏只身前往天津。宫的返津并不是盲目的。滞留北京期间,他经常向天津的《东方朔》等副刊投稿,通过文学了解吴秋琛。吴秋琛此时是一位著名的年轻记者。离开东方朔后,他被天津的私营报纸《商报》聘为采访部长,并兼任副刊《杂货店》的编辑。王芸生是该报的总编辑,老板是王露冰。吴秋琛和王芸生都受雇于王露冰。当到了天津,他在避难。《商业日报》的老板信任吴秋琛。龚介绍,考上了,就在商报经理王露冰手下做文员,月薪只有十块钱。
创造
后来,龚在天津办起了小学。65438年至0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天津沦陷。作为慰藉生活的主要工具,武侠小说在沦陷区还是空白。为了谋生,龚很快就与另一位武侠小说家合写了《十二钱镖》(第一卷)的上半部,并独立完成了该书的下半部,发表在当时很受读者欢迎的《天津日报》上。从此开始了他的武侠创作。很快,他的报酬也从每万字1元翻了一倍多。后来,宫又写了许多与十二钱镖故事有关的作品,形成了《十二钱镖四稿》。
研究
龚阅读中国经典,展出西方经典,翻译英文小说。随着知识的积累,产生了远大的志向。37岁,在巴县(今巴州)中学任教时,对语言和语法产生了兴趣。为了进一步探索,他逐渐研究了甲骨文和金文。1943年,他在《新津画报》上连载了20多篇这样的笔记,总标题为《金笳阎正历史解说》,可以看出内容的非凡价值。在《丽颜画报》上,有一系列关于白鱼的笔记。
晚年,龚埋头研究甲骨文和,希望淡化自己一直不想得到的“武侠小说家”头衔,但这已经是既成事实。但他的研究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因脑血栓而中止。龚白宇晚年患了肺气肿,使他不能动弹。但他还是一心一意想出版自己的考古文集,但这个愿望没有得到回报。近年来,香港《中国研究》杂志编辑出版了《郑史释》,天津《文史》也很快再版。
晚年
1961年秋,年轻的冯玉南先生来到河北路公寓看望已被逐渐遗忘的龚。据冯玉南回忆,龚先生的客厅约10平方米,光线昏暗,陈设简单。床上只摆了一张小炕桌,这大概是白宇先生写字吃饭的唯一用具了。住在这个隔间里的老人龚,个子不高,头发稀疏,面容憔悴。天气还不算太冷,但他已经穿上了老式的双排扣棉袄,所以人看起来更老更弱。
冯玉南先生说,同样是武侠小说作家的金庸、梁羽生在中国成名,而龚却在1966年因病贫死。
新颖的特点
宫是一位综合性很强的武侠小说家。他在描写社会、感情、武侠套路、武侠思想境界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他还对武术的创新描述做出了贡献。他用传统术语、诗词典故、自然山水、动物形象、神话传说来命名各种掌法兵器,增加了武侠世界的文学色彩。他与朱桓楼主、王度陆、郑证因一起,极大地发展了后来新武侠小说的武侠命名思想。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把龚的特点归纳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学大仲马的,“描写的人物很生动,设定的故事也很贴近人情。书中的英雄也是人,不是‘超人’”;二是学习创作《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把侠义行为嘲讽为武侠传奇”。以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社会背景反映现实生活,才能创造出新的流派。
龚对人物的刻画和对语言艺术的掌握真是运用自如,文笔也真是妙不可言。台湾著名武侠小说评论家叶宏生评论说:“读了这篇文章,我突然感叹:世界上没有什么奇妙的东西是来自白宇的权利!而且它的心理刻画精细,口语运用精细,就是金庸那一代也会落后。”金庸高度评价龚的作品“寓意深刻,文笔不凡”。龚的武侠小说思想内容丰富,深刻而现实,塑造的人物形象逼真而易感人。这些书不仅在中国畅销,在东南亚也有影响力。他的武侠小说在当时被誉为“北派四大武侠名著”之一。龚的一些小说至今仍被翻印、流传,或被解读为音像作品。
个人工作
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龚武侠小说全集如下:
十二枚致命硬币
《十二钱镖》是龚的代表作。本书* * * 17卷(套),共85章,* * * 1.2万字。前16卷写于抗战胜利前,故事并未结束。因为白宇已经名利双收,他不想再写“无聊的文字”了。1946年,为了生计,不得不再次充当冯富,于是她编了最后一卷,改名为《林峰报》,在《天津建国日报》上连载。《十二钱镖》继承了张辉小说的写作技巧,描写了袁振武(飞豹饰)和于建平(十二钱镖饰)结怨的故事,引出了20年后的镖劫和斗智斗勇。
龚的《十二钱飞镖》一问世就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是因为龚没有像他的前辈们那样胡编乱造,把武侠小说写得荒诞不经。而是严格按照鲁迅的教导,把武侠写成“人”,写出他们的世俗欲望,写出他们崇高光明的一面,写出他们渺小自私的一面,并通过他们揭露他们的无能与无奈。
偷拳
偷拳也是宫的一项重要工作。说的是清朝河北南部广平府少年杨鲁禅的故事。杨鲁禅到陈家沟拜访太极陈学习拳术,被陈拒绝。后来,杨璐婵化装成哑巴,以仆人的身份潜入陈的府邸。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学会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并在京城成名。一方面,杨璐婵装了三年哑巴乞丐,吃了不少苦。他剽窃了太的太极拳,表现出不屈不挠的“侠”精神。一方面,我写了杨璐婵五年被太极陈拒绝时,遇到了多少“伪侠客”。这就批判了武侠世界不真实的一面。
主要成就
武术/武术圈
自古以来,“武林”只有山名、地名、城名,没有别的。这本书最早是作为书名使用的,作者是宋末的周觅。杭州(又称武林)所有的奇闻异事,都与武功无关。龚的一位朋友,对武术颇有研究,曾向龚推荐一本万来生的《武功》。万曾任教于北京农业大学,是“天生的门武士”杜的嫡系弟子。他的书包罗万象,全部真实,有理有据,是中国武术领域的权威著作。龚带着这本《武林秘籍》闯荡江湖,以文学上的别出心裁演化出他的理论,是不利的。
龚的灵感来源于“林文”(一般指文化圈),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词“武林”。它的定义远比“绿林”更宽泛——西汉末年马武等英雄在绿林山被定为贼。见后汉刘玄传,江湖黑白都有。龚创造了“武林”这个词作为武术的总称,一直沿用至今。
龚在《十二钱镖》第七十二章注释中说:“于本夫,文学不及格,对武功一无所知。其文部多由意所成,拳经点缀。”《谈柄》还说:“十二钱飞镖刚写的时候,我不懂武功,就请朋友郑证因来帮忙。”言下之意似乎是,武功不是最重要的,但“文武之道,一片一片”,不可偏废。所以,龚不能完全避武,而是努力酝酿战前气氛;对于肉搏战,既采用写实,又采用写意,交织成篇,强调文艺。谁知这一“躲着别人”的招式,开创了“武侠综艺”的新风格,战前试炼招式,个人特写,虚实结合,几乎出乎其意料。
字符字符
龚性格孤僻,脾气大。他对朋友很热情,但也会顶嘴。我当税务员的时候,有盗窃嫌疑。后来真正的罪犯被破获了,他才得以洗了脸,却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口。从此,他一改往日对人的严肃态度,变得嬉笑怒骂,调皮吵闹;相反,人们觉得他很幽默,很迷人。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一旦喝了酒,就经常发脾气,骂人。比如何仁福、吴君毅等老朋友都被他骂,不敢再去拜访。
在旧中国的大背景下,龚没有沉湎于贪婪或迎合的不良心理,而是凭借文人的良知和对文学的追求,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武侠小说的创作。他一扫大众的刻板印象,主角不是嘴里能吐出利剑的英雄,而是长期苦学苦练绝技的普通人。
性格影响
宫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龚的特点与楼主、平江卜晓生有很大不同。他受西方文学影响较多,所以在人情冷暖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精神。同时,他以社会的视角写武侠,开创了武侠综艺的新风格,塑造了一个社会化的“武林”,一直影响着新武侠小说。
1955年,香港《大公报》主编陈曾托龚再写一部连载小说。事实上,“梁羽生”是陈的笔名,他视龚为师。梁羽生崇拜龚,而“梁羽生”名字中的“羽”就是龚。
龚有近二十种传世名著,可谓成就辉煌。但是,他从来不以此为荣,反而视之为“打自己耳光”,这似乎很奇怪。龚的《偷拳》在上世纪80年代再版,加上同名漫画,至少印了600万册。一般读者恐怕还能记得《太极传》中偷师的少年杨鲁禅。事实上,龚的名字不仅为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妇孺所知,而且他对五六十年代港台武侠小说创作的影响甚至连金庸、梁羽生也赞不绝口。
65438-0987香港武侠小说研讨会以龚、梁羽生、金庸为研究对象。
《十二钱镖》出版于1938,是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龚的成名作。半个多世纪以来,深受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十二钱飞镖系列自问世以来,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后来,龚被研究者誉为“北方老武学四大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龚的哲学家(白宇本名)“整理”和“改编”了他的主要武侠作品,后来又编辑出版了《龚武侠小说全集》。到2001时,年过七旬的龚子宫伊人在诉评书《十二钱镖》侵权一案中胜诉,获得赔偿。
外部评估
龚是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武侠小说家。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大师”、“中国大仲马”。著名武侠小说家陈因最崇拜梁惠如和龚而改名为“梁羽生”。金庸高度评价龚的作品,称其“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被称为三四十年代最后一代武侠小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