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之前前苏联的“大突破”是什么?

1928年,史达林发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这个词的英文翻译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突破,中国读者可能会联想到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的类似口号),“文化大革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当时出于政治目的,斯大林在文化政策上基本上采纳了俄国“进步派”的激进思想。斯大林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对立的,这场“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通过“阶级斗争”(这个词在俄语中的本义是“阶级战争”)创造一批新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使他们占领教育和文化阵地,形成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7]因此,苏联从1928到1931推动的“文化大革命”,并不是单纯的列宁所提倡的那种“文化进步运动”。这场“文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为当局的“文化专制”服务。

因为建立在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政治制度依赖于意识形态专制,任何与官方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理念都被视为“异端”,不愿做执政党“应声虫”的人都被视为潜在的“阶级敌人”。这种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导致苏联当局对十月革命后仍留在专业岗位上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员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对* * *生产党无法完全控制教育文化领域心生怨恨。在这种形势下,通过执行“文化大革命”政策来实现* * *产党的文化专制,似乎是这一体制的必由之路。斯大林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成为自己事业的专家和主人”[8];他强调“没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任何统治阶级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国家”。[9]

打击非* * *产党成员的知识分子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类知识分子和工程师等专业人士往往凭良心批评* * *产党的政策,希望* * *产党能纠正一些本不该发生的错误。即使这种批评有时只是私下的窃窃私语,但在一个极权国家,它仍然被当局视为对极权主义政党和领袖的权威和正确性的挑战。回顾苏联“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正是“一五”计划全面实施的时候。强制农业集体化导致农民反抗,农村大面积饥荒,最终导致数百万农民饿死[10];同时,快速的工业化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11]。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的苏联当局,自然不想再听到什么“噪音”了。甚至真相和真相都会让自称“永远正确”的苏* *难堪。当然,我们还得另找理由消除“杂音”,于是就有了以“阶级斗争”为借口打击非* * *党知识分子的政治运动。

苏联的“文化大革命”采取了以下步骤。首先,当局精心组织了一些公开的政治审判,如1928的沙赫基审判和1930的“工业党”审判,宣称工程师和“资产阶级专家”是勾结外国势力的“反革命集团”,并通过官方报纸广播向全国详细报道这些审判,对非党员专家和技术人员形成强大的政治压力。其次,通过大规模的短期培训计划,将工人培养成工程师和企业高管,将农民培养成农业集体化后新成立的集体农场的负责人,派忠于* * *生产党的人负责文化艺术团体和研究机构。随后,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一大批非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专家被迫离开原来的岗位,而一大批支持* * *产党重用的积极分子占据了大学、研究所、剧院等文化机构的领导岗位。[12]与此同时,大量政治上不可信的人被剥夺了选举权,许多“阶级敌人”的子女被学校开除。[13]当局还指示基层活动人士关闭教堂,并逮捕了大量牧师。此外,当局还发起了提高工农文明程度的社会运动,包括训练工农建立良好的基本卫生习惯,改进英语口语中的粗俗俚语,阅读俄国经典文学,观看古典歌剧和舞蹈等。

苏联“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激进的年轻人起了先锋作用。经过苏联“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宣传教育,1968+0920年代后半期苏联社会的年轻人中出现了一大批渴望在政治斗争中出人头地的激进分子。“文革”开始时,这些年轻人冲击中学和大学,把“资产阶级专家”赶出研究机构,冲击教会,声称要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废除金钱、家庭和法律。[14]

斯大林虽然在推动“文化大革命”时采纳了俄罗斯早年“进步派”的激进思想,但并没有走远。一旦在政治上达到“占领教育文化阵地”的目的,斯大林就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1931年,斯大林作了《经济建设的新条件和新任务》的讲话,这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暂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