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正忙于写作:坚守信仰

杜甫正忙于写作:坚守信仰

龙欣怡,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15)

早上醒来,到处都是杜甫。2012距离杜甫的生日正好是1300年。能被引入视野的杜甫人,不全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恶搞。你看,杜甫扛着枪,杜甫在打篮球——唯一不变的是他脸上悲伤的表情,却又增添了几分滑稽的趣味。《杜甫很忙》就像一场风暴,席卷了各大网络平台。大家聚在一起,转载图片,甚至自己创作,硬生生的把杜甫推向了所谓的时代潮流,成为了一个动漫人物。

这场风波势必会引发一场大讨论。不用说,一些专家会指出,这场风波表明,在节奏加快的时代,恶搞已经成为年轻人表达压力的一种方式。也有学者会表示愤慨:杜甫是严肃的历史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怎么能对他进行无原则的恶搞呢?还会有网友调侃:拜托!这只是一个笑话,只是为了好玩。为什么要上升到这样的高度?说真的,你输了!

且不说杜甫忙,杜甫之后的人更忙。实践之后,人们一直在思考:“杜甫很忙”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样的问题?

“杜甫很忙”——不过是又一次炒作罢了。

《中国青年报》的一篇社论《杜甫很忙》席卷互联网: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做出了理性的分析。文章说:“今年恰好是杜甫诞生1300周年,不排除‘杜甫很忙’和杜甫文化突然升温的可能。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魅影。”事后证明,这场网络风潮的背后是一个专业的公关团队策划,策划人是国内著名营销人薛咏煜。薛永正坦言,大部分杜甫的图片都出自团队成员之手:“这是我们为一个博物馆做的策划,我们想吸引更多人对那个博物馆的关注。”

尘埃落定,很明显,杜甫在1300年后的突然走红,并不是因为少数人的心血来潮,而是一个专业团队的“良苦用心”。面对各方面的质疑,薛永真觉得“没必要上纲上线,让大家回忆一下学生时代也没什么不好。”这是一种比较轻松的态度,因为作为一个商业集团,他吸引人眼球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而我们真的忘记了站在历史舞台上几千年,逐渐被时代浮华掩盖的杜甫。杜甫是谁?这个问题没有答不上来的。但是仔细咀嚼这个名字,你会感觉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扑面而来。1300,杜甫离我们太远了!

杜甫生活在唐朝,杜甫甚至生活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我们背杜甫,却从来不去体会他的感情和思想。背诵流利不代表我们熟悉。只是教育压力下的条件反射。杜甫存在于老师的教案中,却消失在我们的日常讨论中。杜甫的形象不再让我们尊敬,而是让我们拿起圆珠笔画画。炒作团队正是利用了人们对杜甫的奇怪心理,炮制了这场网络闹剧。

我们根本不了解我们画笔下的杜甫。

一场关于杜甫的闹剧,确实应该给我们敲响警钟。这跟教育方式、道德标准有关,也跟我们自己有关。从小到大,教科书总是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浓缩成文本来教导我们,但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往往会因为厌倦现实而轻易否定。这种否定是在戏谑地抹黑历史的本来面目。

娱乐至死。随着世代的积累和时间的流逝,我们失去了精神支柱,忘记了做人的根本。人应该靠什么生活?怎么活?也许在现实的压力下,人们更喜欢轻松活泼的方式。但是,作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应该在心中保持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信仰。这是一个严肃的信念和原则。世界需要颠覆和重建,但人类精神需要永恒的支柱来挺立。

(指导老师: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