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认知学习目标水平的分类与表达

一、对总体目标的理解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和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在这一目标的阐述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客观知识”,即不以地域和学习者为转移的数学事实(如公式、规则),还包括属于学生自身的“主观知识”,即具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个人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如对“数”的作用的理解、分解图形的基本思想、解决某个数学问题的习惯方法等。,它们只是从属于一个特定的学习者本人,反映的是他在某个学习阶段对相应数学对象的认识,是经验性的,没有那么严格和错误。根据标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验反映了他们对数学的真实认识,它是在学生自我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发展,因此它应该是学生数学知识的组成部分。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一目标体现了《标准》将数学学习定位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教育阶段。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学会“数学思维”,即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因此,以“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为基本目标的“学科本位”的数学课程结构,将让位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学生本位”的数学课程结构。也就是说,新的数学课程将不再关注是否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加关注是否为学生提供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数学。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结果不再仅仅是能解决多少“标准化”的数学问题,而是能不能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学,并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3.体验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一目标表明,一门好的数学课程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明,它对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学习的数学不仅仅是在教室和考场上,更是在我们身边。比如“明天降水概率75%”是什么意思?在一张纸的中间滴一滴墨水,沿着纸的中间对折,压平,然后打开。折痕两边的墨迹图案有什么特点?这些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是有数学的。

数学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不应该简单地看成抽象的符号运算、图形分解和证明,而是反映现实情境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形式和规律。比如,函数不应被视为一种形式符号表达式,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应只讨论抽象表达式的特征和性质,如定义域、表达式形式、值域、单调性和对称性等。应该把它看作是描述真实情况下变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具体函数的讨论也要注意它的背景,所描绘的数学规律,以及这个数学规律在具体情况下可能带来的实际意义。尤其是学好数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个学生的权利。在整个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数学不应该作为“筛子”——淘汰“不聪明”的学生,留下“聪明”的学生。数学课程是为每一个学生设计的,每一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能学好数学,达到标准设定的目标,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这一目标表明,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一个充满探索、思考、合作的过程来学习数学、获取知识,会收获自信、责任感、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远比升学更重要的公民素质。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实现并不意味着需要开设“素质教育课程”,素质教育也不是艺术、体育或社会活动的专利。其实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科教育,数学课堂就是这样一个渠道。

可以看出,与以往的数学课程目标相比,标准设定的课程目标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与民族复兴和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

第二,理解每门课程的目标领域及其相互关系

为了进一步理解总体目标,我们需要理解每个具体目标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是《纲要》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该标准详细阐述了每个目标领域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启发性思维、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的发展。这一结果源于《标准》所具备的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设置数学课程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更是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标准明确将“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列为课程目标领域,并对它们进行了更具体的解释。这是《标准》的一个特点——在过去,这些目标只是被视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即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其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情绪和态度的发展,只能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顺便”进行。一旦“知识的学习”和“他们的情绪和态度的发展”发生冲突,后者自然会退位。《标准》明确将四大目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有效制约了“退位”的发生,保证了学生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1.关于知识和技能

标准仍然认为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但需要反思的是,在当今社会,有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应该花时间和精力牢固掌握的?过去认为概念和定理(规则)的形式化、规范化表达和应用,复杂数值计算和代数运算中快速准确的技能,以及各种类型和套路的解题技巧就是这样的知识和技能。该标准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和数学的飞速发展,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应与时俱进,一些多年前被重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再是今天或未来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比如一些远超学生理解水平和能力的复杂的计算技巧和证明技巧,这些都是人为编造的,只和考试有关?quot题型”等。相反,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知识、技能或数学思维方法,应该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如,结合实际背景选择合适算法的能力,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能力,读取数据的能力,处理数据并根据得到的结果进行推论的能力,以及在变化过程中把握和运用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意识,这些都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出现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目标,经历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值和代数问题,探索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进行决策和预测等过程。

我们以往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实践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即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大量的模仿、记忆和练习,使学生快速熟悉相关知识和技能。比如对于解方程的学习,通过了解各种解方程的方法,解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方程,可以熟悉解方程的程序,最终可以熟练地解“各种”方程。

第二阶段:在知识形成的过程(应用过程)中开始注意学习知识。此时“过程”的定位主要是服务于知识的学习,即把握“过程”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比如对解方程的学习,要从理解方程解的意义入手,探索获得解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形成解方程的基本策略。这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这个过程如何实现?比如上面提到的“解方程的探索过程”是否可以通过老师的直接教学来实现?省时省力,但数学学习从“听结果”变成了“听过程”,这里的“过程”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标准赋予了“过程”更深层次的含义,明确了它的定位: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即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首先要“体验过程”。过程必须与某些特定的知识、技能或方法联系在一起,但过程不仅仅是为了这些结果。如果是,老师“讲”过程不是更省力吗?体验过程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比那些具体的结果更重要。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对于第三节课的学生来说,“数与代数”的知识学习重点是了解相关概念的由来,了解相应运算的推理,能够熟练地进行运算,能够从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活动。并能掌握相关的数学模型(代数表达式、方程、函数等。):“空间与图形”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运算、变换、绘图、演示等)研究和表达几何体(图形)的相关性质和基本关系。),并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达物体位置关系的方法;《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完整地走一遍数据处理过程,对数据逐一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推论,学会如何计算某些事件的概率。

2.关于“数学思维”

这个目标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指向纯粹的数学活动本身,而是应该直接指向学生与数学相关的一般思维水平的发展。其实,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一种公民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学生未来会遇到不同的挑战——有些人需要学习或研究更多的数学,能否“思考数学”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其他人(是绝大多数受教育的学生)就业后基本不需要解纯数学题(除了考数学)。对他们来说,“思考数学”是一种需要,但更多的可能是能够“思考数学”,即在面对各种问题情境(尤其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数学现象,运用数学。对于所有未来的公民来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统计概念、合理推理意识和演绎推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作为这个目标的两大方面——对数学的思考和对数学的思考,它们的意义与“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它是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开设专门的“数学思维”课程),另一方面,它不是通过我们是否知道某个概念或定理,是否会使用某个公式来实现的。而且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通过研究“纯”的数学现象来进行,而应该在研究各种现象和问题(数学的和非数学的)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具体而言,这些目标的意义及其实现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经历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了对数字和符号的初步感觉,发展了抽象思维。

这个目标的意义主要在于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发现隐藏在具体事物背后的普遍规律。相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这个目标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第三节课的学生,除了在更复杂的层面完成前面的任务,重点应该是能够用各种数学关系(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描述具体问题。)并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2)丰富对真实空间和图形的理解,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发展形象思维。

这个目标的主要意义是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借助图形进行思考,这也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首要目标。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与不同班级的学生相比,这个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对于第三节课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用各种方法(包括运算、图形变换、图案设计等)来构造几何空间。)并尝试用图形进行推理活动。

(3)体验用数据描述信息和进行推论的过程,发展统计学概念。

标准明确指出,统计的意识和方法应该是每个未来公民所必需的,而这正是本目标所关注的。而且,目标的阐述也清楚地表明,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实现的。具体来说,对于第三期的学生来说,需要能够根据需要收集和处理真实情境中的一些有用信息,并根据信息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推断。此时,学生需要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统计活动过程:制定收集数据的指标,收集和表达数据,对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进行统计推断。

(4)通过观察、实验、猜怒、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出合理的推理刀和初步的演绎刀,能够有条不紊、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作为受过系统教育的理性公民,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能够通过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能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而言,它是随着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发展而逐步进行的,因此目标的实现有明显的阶段性。比如,对于第三期的学生来说,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检验一个猜测的可信度,通过不同类型的推理活动形成合理的猜测,并能够以更规范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演绎推理过程。

3.关于解决问题

我们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在“解决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标准所关注的“问题解决”并不等同于这些问题解决活动。

首先,从内容上看,标准中提到的“问题”并不局限于纯数学问题,尤其是“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等只能通过非思维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这里说的问题既可以是纯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以非数学问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但无论哪种问题,其核心都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具有丰富思维元素的活动来解决。

其次,在具体内涵上,标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初步具备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问和理解问题。

它首先要求学生在面对不同的现象(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时,尽量“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换句话说,他们初步具有数学视野,能够识别数学现象或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和问题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或数学关系,并提出来。然后,他们可以应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实际上,以前学生思考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问是课本或者老师的责任,解决问题的任务是学生。在这一点上,该标准是一个先例。所以我们的教材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猜测的机会,我们的教学要多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比如对于第三期的学生来说,能够从数学现象、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中找到数学关系或数学问题,其次是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这是目标的首要内涵。

(2)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

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解题活动的价值不仅仅是得到具体的结论,或者说主要的价值不在这里。其意义更多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在解题过程中,解题有不同的策略。每个人都应该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在这种鼓励个性的意义上,培养创新精神是可能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个时期的教材都要给学生提供思考和交流的机会,所有的教学活动也要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采取适合自己的解题策略。具体来说,不同班级对学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第三节课,学生可以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理解不同方法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问题的不同视角。

此外,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目标。个人的创新是建立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创新精神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维活动的不可模仿性和独特性;实践能力不是“听说”或“看到”的,而是在独立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有自由表达解决问题的想法的宽松氛围,有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那么他们从事的就是一种“启蒙”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相反,如果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模仿、记忆、识别、练习”等机械的学习活动,那么他们就是在从事一种“闭关锁国”的活动,这种活动会逐渐淡化每一个学生天性中所蕴含的创新意识。所以学生自己寻求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是值得提倡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能有一次成功的经历,他们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解决问题没有现成的公式或题型,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给学生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但“题型+题海”的教学策略一定要强控。

(3)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与人沟通是每个公民未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要求别人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具体来说,就是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获得的结果。这样才能在解题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思考与沟通”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第三个班级可以在前两个班级的基础上,尝试从与他人的交流中获益,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

(4)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我们认为,没有反思,人是不可能取得本质进步的。对于学生来说,这里所说的反思是一个相对初步的要求,其目的只是让学生理解反思的意义,体验反思的活动,初步体会反思带来的好处。这些目标要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关注这一目标。比如第三期可以侧重于经验的反思和整理。为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提问:这种(成功的)方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有效?在其他情况下,如何修改这种方法使其仍然有效?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关于情绪和态度

这个目标关系到对数学课堂素质教育的理解。根据标准,数学课堂是素质教育课堂。合格公民的许多基本素质,如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精神、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能使一个人不断学习和发展,也可能使一个人进入科学的殿堂;另一方面,会让一个人不求上进,终身一事无成。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以培养数学家为己任,也不指望所有学生都热爱数学,为学习数学贡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应该使学生对数学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这一切其实都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好奇心的一种方式。同样,这个目标的实现也是分层次的。比如第三期,通过列举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例子和一些精彩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经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失败是成功之母”和数学学习的艰辛,认为只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制造困难和障碍,才能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理论和实践表明,这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片面理解。很多同学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反馈是,数学学习对我来说就是“失败,失败,再失败,直到彻底失败”。所以对数学学习甚至其他课程都失去了信心,更不用说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了。标准强调,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时,要注意两点:(1)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克服困难的活动;(2)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或解决相关的问题,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或解决一些问题,或对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因此,教科书(或教师的教学)在介绍新的数学知识和设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时,应尽可能提供一个“阶梯”型的问题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例如第三期的学生面对困难,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项有益的活动。即使问题不能完全解决,只要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或对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就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初步了解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很多例子体现了数学的巨大推动作用。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价值有更全面的认识,有时还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因此,教材和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史实,如著名数学家的事迹、经典案例、数学名著等。具体内容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背景,选择数学人物介绍、数学故事介绍、数学应用介绍、数学问题求解等形式。比如第三期,要向学生介绍数学在人类发展进程和当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证明在数学活动中的必要性并学会证明,理性认识相关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基本的思维能力、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是未来公民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数学教育无疑对学生这些素质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留出特定的课时来教他们,或者时不时地提到他们:这是思维能力,这是科学态度,这是理性精神...事实上,只要我们头脑中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就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创造许多机会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例如,当学生学习一门新的数学知识时,鼓励他们采取探索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的合作而不是“讲述”来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从自己或同龄人身上得到了什么?quot数学猜想”在不确定的时候,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自己的猜想;当学生对他人(包括课本和老师)的观点和方法产生怀疑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找证据,从事以否定或纠正他人结论为目标的研究活动。即使学生的质疑被否定,也要首先充分肯定他们尊重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对于第三期的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他们敢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他人观点的意义,与他人沟通。

5.《标准》明确解释了课程目标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1)“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课堂上的数学教学活动,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应该同时把课程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只关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或者把其中的一个目标(如情感、态度)作为实现其他目标过程中的“副产品”。

(2)“它们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得以实现。其中,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里有两层含义:①“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目标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实现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其开设专门的课程;(2)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应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比如,单纯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来看,似乎学生“能熟练地做复杂的代数运算比不能熟练地做更好”,“能证明困难的几何命题比不能证明更好”。然而,当我们从整体上考虑学生的发展时,答案可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第一,这些知识是不是以后所有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其次,这些技能的获得需要大量的练习,它们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能否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否促进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和其他学科中应用数学?还有更重要的内容要学吗?

求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