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小组合作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则融入教学,强调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因其在改善课堂社会心理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当代主流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数学课程标准中也说,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可行性及主要问题
1,学生现状:由于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很多教学研究都在尝试,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很多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局限于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方法单调。(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深度和层次感。(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不明确,学习过程不组织,效率不高。
2、教师的困惑:目前,经过我们几位老师的讨论,普遍觉得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分组?什么是有效的分组方法?②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设计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③教学设计方案会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那么如何设计会更有效呢?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会对学生更有效?本文就这些方面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
第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问题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问题情景1: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以下问题:一个四边形有几个顶点?五角棱镜呢?发现学生几乎不需要合作就能解决。
问题情景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
有理数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一定是正数吗?有必要用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作为负数吗?为什么?发现学生很快进入合作角色,他们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很快得到答案,但在回答为什么时遇到困难。
问题情景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以下问题:你认为n条直线最多有一个交点吗?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很难进入合作的角色,不知道如何下手。
场景分析:场景1中提出的问题不是探索性的。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所以不是每个题目都需要分组学习。独立探索,独立思考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有些问题是可以改变的,要重新设计成探索性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如上面的问题可以设计成这样:一个四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面,几条边?五角棱镜呢?六棱柱怎么样?十棱镜呢?.....n棱镜在哪里?在问题情景2中,这个问题具有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很容易开展研究,但在回答为什么的时候,思维就遇到了障碍。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建议是否可以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加法法则来回答。在问题情景3中,由于问题具有探索性和难度,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达到这样的高度。这个问题可以设计成有一定的层次感和可操作性:两条直线有多少个交点?三条直线有多少个交点?四条直线有多少个交点?.....100直线有多少个交点?n条直线呢?
问题设计方案的策略:研究表明,问题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问题设计最重要的是具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但很多问题并不直接适合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和重组。就探索性而言,我们可以把上面第一个问题场景中的问题称为弱探索性,上面第三个问题场景中的问题可以称为强探索性。我们需要强化弱探索的问题,弱化强探索的问题,也就是使其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对于一个确定的命题,我们也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开放的命题,使它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是可行的。
四。小组合作学习反思2(教学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问题情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在折叠中展开”一课有这样一个问题:
沿着一些边切开立方体的表面,把它展开成平面图形。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得到那些平面图形吗?与你的同龄人交流。
(2)你能试着得到下图吗?
本节课需要学生相互操作,相互配合,但由于没有太多现成的立方体,学生很难开展研究。有的老师只是自己整理制作几个立方体,然后用剪刀剪开让学生观察。有的老师干脆把11种展开的图片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吗?
我们发现这种设计完全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前让学生自己做,每人做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边长4cm左右,大小相同,方便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四人一组(异质组)做,合作交流,从活动中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并让他们把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大家,把获得的平面展开图粘贴在黑板上,最后让他们找到并放入同一组,最后得到11个不同的平面展开图。最后,让他们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①沿立方体的某些边缘切割其表面,形成一个平面图形。你剪了多少边?为什么?
②你认为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我们觉得实验课有助于学生分组学习。在相似图形的学习中,我们特别设计了一节活动课——相似图形与自然,让学生回到自然中去采集相似的植物叶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在小组活动中,我让他们测量相似叶子的直径(一片叶子上两点间的最长距离)和周长。并与学生讨论如何测量周长,提出以下研究步骤:
(1)测量两个相似叶片的直径并计算相似比k
⑵测量两片相似叶片的周长,计算周长比k。
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周长比和相似比是什么关系?
在这堂课上,发现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很感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也很容易开展。
动词 (verb的缩写)小组合作学习反思之三(学习风格的有效性)
问题情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以下现象:①在主动探究式学习中,同一小组的中学生会自发地重新分组进行活动,然后进行交流;②在理解性和推理性较强的探索性学习中,学生不立即讨论。他们需要思考一段时间,包括计算,推理和猜测,然后才能合作和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重组会影响合作的效果吗?合作学习中其他学习方式需要时间限制吗?
情景分析:我们认为,同一群中学生自发地重新组合,在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中开展活动,是符合学生研究问题的特点的:方便性、可操作性,人少更容易协调。在理解性和推理性很强的探索性学习中,学生不马上讨论,因为没有合作的基础素材,需要先独立思考。
行动策略:我们认为,学习活动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其中矛盾纵横,关系复杂。这种学习方式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融合其他的学习方法。为此,我们关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最后总结为以下两种形式:
1,集团内重组,集团合作,集团交流,集团间交流
这种学习方法将广泛应用于主动学习活动中。以四人小组为例。假设有A、B、C、D四个成员,他们的合作方式一般是以下基本结构:
2、独立探索小组交流,个人总结小组间交流
这种学习方法将广泛应用于理解力和推理能力很强的学习活动中。以四人小组为例。假设有A、B、C、D四个成员,他们的合作方式一般是以下基本结构:
行动策略测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水位的变化”一课有这样一道题:
右图是刘桦河的水文数据(单位:米),河流的警戒水位取零点,那么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记为什么呢?(略图,最高水位:35.3警戒水位:33.4平均水位:22.6最低水位:11.5)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刘桦河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末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周
一个
二
三
四
五
六
太阳
水位
变化
+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1)本周河流最高水位是哪一天?哪一天的水位最低?它们是高于还是低于警戒水位?距离警戒水位有多远?
(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水位上涨还是下降?
我们决定在这堂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四人一组。在小组里,大家先阅读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自己找出答案,再进行小组交流,最后采用老师提问,小组交流的方式。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这种学习材料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采用了独立思考、计算、讨论、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
实践表明,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