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会责任和个人幸福
22.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1:165438+10月2日,首届“科学探索奖”在北京颁奖。获奖者中,17人年龄在36岁到40岁之间,9人年龄在35岁以下,最年轻的只有32岁。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说:“这个奖项不是为了奖励过去,而是为了支持未来,鼓励年轻人才探索科学技术的前沿。"
材料二:在庆祝南开大学100周年校庆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校长曹雪涛多次引用老校长张伯苓的“你来自中国吗?”在1935。你爱中国吗?你喜欢中国吗?”“关于爱国的三个问题”。他认为,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校长马斯·切特里也说过,培养人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格拉斯哥大学希望毕业生能够改变世界”。
材料三:9月19,中国养老未来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开始为退休储蓄,年轻一代的比例从44%增加到48%。受访者普遍希望提前退休,目标退休年龄从去年的57.6岁降至55.8岁。年轻人想拉近“诗与远方”的距离,而不是“在眼前”。“提前退休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老婆退休了就什么都不能做了!”有网友这样说。
作为当代青年,如何看待社会责任和个人幸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想法。要求:选择自己的角度,确定自己的意图,明确自己的风格,拟定自己的标题:不要抄袭,不要抄袭,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社会责任和个人幸福
在《无需阅读》一书中,道尔写道:“一个人对社会义务有没有限度,这个限度在哪里?完美的无聊和破碎的鲜活哪个更值得争取?生命的意义有没有可能延伸到生命之外?”面对国家责任和个人幸福,应该如何选择?诚然,国家的责任是应该承担的,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也是个人的幸福。这两者并不矛盾。
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办理了回国手续,买了回国的机票。就在这时,他收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回国!钱学森坚持斗争了五年,他的斗争得到了全世界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受到了中国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65438年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伟大的祖国,实现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
责任不是一个甜言蜜语,它冷如磐石。当一个人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时,作为礼物的责任已经不知不觉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责任的存在,是上帝留给世人的考验。许多人未能通过测试而逃离。很多人经受住了,穿上了静观。逃离的人随着时间消失,在世间不留痕迹;受苦的人会死,但他们还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
责任就像淡淡的茶香,先苦后香。屈原的苦滋味是《离骚》。张骞忍受冰天雪地的蹂躏,匈奴横行,飞沙浩瀚,开辟了丝绸之路;文天祥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畏沙滩,不代表南方一望无际;林则徐不顾生死,不避灾难,流放边疆,苦了边疆,利了边疆。身负重任,用自己的能力回报大国,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责任让人们的灵魂平静,让我们勇于探索。也许,它是苦不堪言的,它是肩上的沉甸甸的,它是嘴里的热,它是手中的热,但当我们毅然承担起这份重任,就一定会看到风雨后的彩虹。
作为一个年轻人,为了中国梦而奋斗,你应该立志登顶。学生也要在伟大的进程中勇往直前。我们对生活充满了理想和抱负,创新的浪潮无处不在,呐喊声彰显着毅力。为了祖国的辉煌和美丽,我们为绚丽的花朵注入了青春的活力。让我们挑起这份历史责任,用奋斗和责任写下青春诗篇!
分析
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测试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暗含任务驱动。“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社会责任和个人幸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想法。”这就需要考生陈述自己的想法,表达对材料的看法。材料由三种小材料组成。第一份材料主要针对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奖者的年轻化,提出“鼓励青年人才探索科技前沿”。第二个材料是南开大学校长的《爱国三问》。最后一个素材反映了当今社会年轻人追求自身自由和幸福的愿景。材料缺的是强调“国家责任”,第三个材料从个人角度强调“自由和幸福”的重要性。因此,建议考生的本体材料作文阐述“国家责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立意,也可以综合立意。从文体上看,材料不限文体,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好的文体作文,比如写议论文,要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比如写记叙文,要注意记叙文一定要真实感人,把握情感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文笔中生动地描写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要把叙述和讨论结合起来,在叙述中适当穿插抒情论据,深化主题。
参考理念:
带着奋斗和责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