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语文教学高消耗低效率的泥潭
语文界同仁一直在探索语文教育的出路。30年来,关于语文的出版物不计其数,用传统的、现代的、甚至最时髦的理论在语文教学中诊治疾病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中文还是病得很重。在过去的30年里,涌现出了许多中国教育改革者,建立了许多模式和学校。但在微观上解决了很多课堂问题,在宏观上体现了语文教材读写不足,从根本上解决了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也许人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汉字、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关系。目前流行的文本分析教学法是从西方引进的,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语文教育应该遵循母语教育的传统,重视积累、感悟和运用。回归积累背诵的传统,多读多写;贯彻新课标中的背诵项,“少做题,多读书,提倡读全书”的精神,课外阅读的量化要求,课外写作练习的字数要求,把传统的课外阅读和课外写作练习放到课堂上。至于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多读书,古今中外我都可以用。
一、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多读多背,举一反三。
为什么中国教育一定要强调积累,“举三个例子举一反三”。因为语言能力是通过积累“三”(意为多)形成的,学生可以反刍“一”,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素养中形成“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也能背出来”,“读书如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研究、实践和常识告诉我们,语言学习的规律恰恰是“举一反三”。语文学习和科学数学物理学习不是很像,可以“举一”(比如)“倒三(做题)”“举少”“胜多”。语言学习往往是“举三”“倒一”,所以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就会出现营养不良。
除了阅读积累,还需要背诵。洪先生曾提出“忍气吞声”的原则。如果你能在中小学阶段积累丰富的诗词和背诵,那么当你成年后,你就能很容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顺利地跟着单词走。好像语文素质好的都不是老师讲的,而是看的课外书多。多读,多记,语文水平会比别人高很多。台中师范大学的王财贵博士提倡十三岁前背诵四书五经,认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素养,还可以发展和提升孩子的智慧,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鲁迅、朱自清、老舍、徐志摩、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等大师都是靠背古籍长大的。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的主要作业是朗读和背诵。老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容易。但几年后,他们不仅进了中国文化的大门,还自然而然地“习得”了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在当代中国教育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在课堂上,老师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简而言之,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后,老师们疲于备课、批作业,学生们疲于做题,教学双方负担沉重,抱怨教与学。
所以,从宏观上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一定要注重积累,多读多背。30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语文教学改革,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有具体的、适当的措施,同时也能坚持不懈地推进。张效春80年代初的《大语文教育》,赵千祥90年代中期的《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颜泰的《海量读写,双轨运行》,窦桂梅的《三个超越》,都可以有效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相同的一点是他们注重积累,能实施多读多写。
第二,语文学习要读写结合,多写多练。
中国传统教育的整体思路是先背诵,再讲课,再作文。古人推崇写作的教学地位,重在写作能力的培养。“写”是最重要的,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语言运用主要体现在“文字”上。相对于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当代语文教学体系,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应用”和实践,以“写作”为主,避免了大规模的高人一等现象。
当代语文教育中,写作教学被忽视,每学期只写6-8篇作文。虽然有课外写作练习,但大部分没有落实,写作量太少,无法形成熟练的技能。学生视写作为畏途,这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顽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多练习是主要途径。语文教育大师都是这么做的:浙江特级教师卢剑三,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写30篇作文;沪上特级教师沈蘅仲倡导学生每天练字一次;辽宁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要求学生每天写500字。但是如何让学生有东西写,让他们愿意写,坚持写,才是练字的关键。
为了让学生多写多练,我在90年代中期设计了“自组文集”课外写作练习。为了给每个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调动全体学生练习写作的积极性,每学期都要求学生用16空白纸装订一本《文选》。从封面设计、刊头标题、扉页题字、目录前言,都要求学生精心设计,自己动手。杂志的封面和标题要求有很高的艺术性,能体现蓬勃的情操或健康有意义的趣味,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在扉页上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谚语作为你的座右铭,并用必要的装饰品装饰起来。以小说的形式设计一个目录,用页码标注全集的内容和主题,前言标明写作思路,写出本学期练习写作的目标和计划,一学期后写一篇后记。
文集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栏目:1 .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把平时课外阅读的内容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出来。第二,读写同步。本栏目与语文教材阅读单元和课堂作文训练点合作,侧重于命题和作文必考片段的训练。第三,每周一次。本栏目要求学生关注国内外、校内外、家庭内外的重大事件,或能引起自己精神震撼的人和事,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表达出来。第四,文艺创作。本栏目主要练习文学创作,可以写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短剧、寓言、童话、科幻故事等。实践证明,自行组织课外写作实践符合素质教育和当前新课改精神,效果显著,易于推广。
山东烟台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江苏关建刚老师的班级作文周报,都是成功实践的典型。
第三,内化课外阅读和课外笔耕,落实新课标精神。
语文教育的经验教训表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细致的讲解和分析上,注重规律和概念的掌握及其准确性,必然会减少和忽视学生的语文练习,占用学生阅读、背诵和练笔的时间。语文学习一定要有一定的积累,包括语言材料、文章风格、思想感情、生活经历等。现在一首诗大概一节课,一部几千字的小说散文大概三四节课,一个学期120节课要学那么多二三十篇课文。有些课文写完了,很多同学还在结巴。课堂上阅读、背诵、练习的时间很少。语文教学的大规模长期流失,严重降低了广大青少年乃至全民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就是要纠正这种偏向。它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总结了几十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才重新审视语感的培养,重在积累。新《课程标准》规定了背诵文章的要求,课外阅读的数量,课外写作练习的字数。
新课标中的这些规定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曙光。然而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七八年了。除了少数地方,除了少数敢于探索的教师,能够认识到上述弊端,从宏观上把握改革的方向,运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累背诵,多读多写。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大部分语文老师都没有做到积累背诵、课外阅读、课外写作的量化要求。
如何在新课标中贯彻这些精神?我提倡课外阅读和课外笔耕的内化,引导我区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让学生自主阅读、感受、积累,不要占用太多时间去分析和谈论;第二,选择和整理教材,每个单元要选择一到两篇课文进行精读或指导学生精读,其余的要进行略读或课后自己阅读;三、每周至少两节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名著或报刊,并利用读书笔记或其他方式练习写作。
这样用有效的时间和具体的措施来保证新课标精神的落实,也给了学生积累、阅读和感受的时间。同时,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通过大量阅读名著形成的。
各地语文教改的先行者也进行了许多成功的探索。例如,山东省潍坊市的韩兴娥老师在小学语文实验中,采用“背对背读,背对背读”的方法,让学生在一个课时内学完两到四篇课文,两周内学完一本教材。剩下的上课时间带领学生到处搜书,不停的看书做笔记,阅读量是现在课本的10多倍。又如吉林省育文中学(高中)的“名著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形成”实验。实验班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学完教材,期中考试后集中阅读名著,完成读书报告。学生两年半阅读10本名著,平均阅读量约200万字。
总之,明确了改变语文教学贫血营养不良的方向,就是积累背诵,多读多写。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实践,借鉴前人和同行的成功经验,吸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中国教育改革成果。这样,面对各种调式和体裁,既不“乱花渐迷眼”,也不手足无措;我不囿于一个角落,也痴迷于残疾人,各种模式和方法都可以被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