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三代六秩同学方言(新稿)021-10-03

金茂

国家放开了三胞胎,我们生错了时间,错过了机会,就来不及了!(笑)

她来到德国不到两年,她的女儿才七岁。她上小学二年级。她通过《慕尼黑日报》向公众招生,并通过考试进入德国慕尼黑国家芭蕾舞学院。我们的初衷是让孩子锻炼体形,培养气质,有很多吃碗饭的活动。她读完了四年小学,进了文科中学。

德国有三种类型的中学。根据小学最后两年的平均成绩,进入五年制(义务教育)、七年制(未来大专、技校)、九年制中学,不经过毕业考试(根据最后一年的成绩,不经过高考进入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女儿进入九年制中学,就意味着将来要上大学,这也是所有海外华人父母的心愿。

我开始学芭蕾,每周两个下午,每两个小时训练一次。时间和体力完全没有影响我的正常学习。向下,训练时间和频率逐年增加。没想到,这种训练越来越专业了。到了第八年,变成了一周整整五个下午,每次三个小时的训练,外加一个小时的路程。

国学系统虽然上了半天课,但是为了跳舞,我几乎把写作业和自习的时间都丢了。更何况舞蹈班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专业团队,要配合国家芭蕾舞团的演出,或扮演配角,或完成舞剧的前奏。每年圣诞节或国际芭蕾舞周,你都必须整天出现。

虽然学院可以出具证明,免除孩子在校两周的课程,但学业懈怠是必然的,必须平等参加学校考试,平等得分。芭蕾学院有自己的中学部,那些决定自己未来职业的孩子可以转到这所学校。演出期间全校停课两三周配合演出直到结束。

毫无疑问,因为大量的长期旷课,无知,荒废课程,成绩必然一落千丈。有一次我去接孩子,在等的时候和剧院的售票员聊天,得知他也是芭蕾舞演员。她说,很多孩子对舞蹈着迷,只是因为喜欢,从来没有考虑过未来的职业。以后配角和跑龙套的占绝对多数,明星很少。

想到孩子成绩的下滑,我们和女儿聊了聊,告诉她有可能转学,但是她不想失去同学朋友。我们明确表示:“我们让你了解各种情况,是为了帮助你这个参谋,但我们绝对会尊重你的意见,这关系到你的未来。你现在面临的选择是,想继续跳芭蕾,但又不想转学,成绩下滑,必然会影响你以后的高考。如果你有信心将来能成为国际明星,继续跳芭蕾,我们没有异议(据说只有万分之几),那你就得转学。除了学好德语,其他数学物理都无足轻重。不如专心学芭蕾,将来当明星。你不用马上表态,考虑两个星期,然后根据你的决定,我们再做下一步安排。但如果现状不变,结果既不好也不坏,这是我们做父母的不愿意看到的。”

两周后,孩子觉得我们是对的,决定以学业为重。其实我咨询过教练,了解到孩子进芭蕾学院的时候是有体检的。有些孩子以后身体发育和骨骼会太粗,适应不了大明星的舞蹈。成为一个三流跑龙套的,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这孩子智商不低。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学了不到一年的德语,通过了博士的智商和语言测试,提前入学。她在班上的作文,老师以此为例,对德国孩子说:“她还是个外国孩子,看她德语!”

我们从小就培养她对阅读的兴趣,根据我们自己的语言学习经验,我们知道阅读会给语感带来优势。她在数学方面也是顶尖的。进大学前,班里最年轻,年年淘汰,三个班最后合二为一。

就这样,孩子们毫无怨言地自愿退出芭蕾,专心学习,毕业成绩优异,有资格学医,德国所有的大学和专业都可以选择。她选择了慕尼黑大学,和我们北京大学差不多。她学医,后来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现在想起来,深深的感觉到当时征求和尊重她的意见是多么的重要!

我回忆这些,只是因为有些经历可能有参考价值。我们自己没什么好炫耀的。时不时会觉得自己和风景擦肩而过,过去的风景已经不在了。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了。目前我安于现状,对名利无欲无求。我只想做一个梦寐以求的文学梦。同时因为回应了群里的话题,给当年的高中同学提供了一个参考,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其实孩子的成长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家长不必操之过急,也不要好高骛远。违背自然而生,必然是错误的。孩子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逼着背唐诗,然后到了该学的时候就失去了兴趣。都说以色列人培养下一代的成功,不在于他们给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而在于他们先让孩子玩得开心,玩得自由。孩子玩够了就会自觉回来学习。多一点人生阅历,会更有利于他们准确把握自己未来最适合做什么。

每个孩子的启蒙都需要一个过程,有早有晚,不会影响他以后的学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在孩子还没有明确表现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之前,没有必要强迫和生硬的启蒙。孩子的灵感自然会来,适当的启发就够了。而这种灵感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对它的热情会伴随你一生。回忆自己的外语学习和一生的职业生涯,从对外语的好奇开始,灵感就发生在一瞬间,让你可以坚守生活,坚定信念。

早些年,文革前,我小学三年级。有一天看到隔壁初中的一个女生在学俄语,还挺感兴趣的。我觉得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既神秘又奇怪,就像一个密码。什么都不懂的人只能是懵懂,于是突然对外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兴趣变成了坚持。初中有了英语,就爱不释手,百学不厌。课堂上学的东西跟不上自己的要求,就开始自学。老师说可以,他自己却学会了不行。还对各种方言感兴趣。去义乌做苦力,说的是自愿的话。去农村插队,学农村方言。我从外国学校毕业时学了英语,离开学校后自学了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这种激情是建立在小时候那一瞬间爆发出来的热情之上的。

这种意识后来压倒了其他一切利益。我的祖先从来没有学过外语,我的家人也从来没有给过我任何灵感,只是由于自发的灵感。一旦爱了,就是一辈子,永远不会觉得苦,反而是一种享受。

比如我下乡当知青的时候,虽然当时“读书无用论”盛行,但我对外语情有独钟,乐此不疲。这种精神享受远远超越了物质。忙碌的农民“双抢”,只有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而主食米饭是知青点里现成的蒸饭。为了挤出时间看英语《北京评论》,节省做饭时间,做一碗酱油汤打发下一顿饭,利用吃饭时间自学英语。更重要的是,这种主动从一开始就是自发的,而不是因为别人的强迫。孩子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尊心会得到很大满足。

另外,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旦有所成就,他会首先把这种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自觉行为,并为自己感到自豪,这对自信心的培养很有帮助,这对他以后的人生会是更大的鼓励和鞭策。要让孩子感到自豪,效果往往远超冷门的“不厌其烦的教导”,后者只能事半功倍。同样的成功,如果是父母逼的,孩子会缺乏成功感,觉得功劳在父母,会觉得提不起兴趣。这不利于他未来的自尊和上进心,也会损害他成年后的独立性和创业精神。

父母时不时在孩子面前显得羞愧,会给孩子增添信心。这是最大的无声鼓励。当他觉得自己是家里最优秀的时候,他会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变得更优秀。有时候一句赞美的话会激励他一辈子,让他一辈子铭记,一辈子不懈努力。穷人家生贵子的道理就在于此。

目前在中国,老人养育三代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个接触者是非常重要的。直接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决定他的一生,不可小觑。如果说我们因为忙于谋生而对第二代不满意,那么现在对第三代的教育必然是一种补偿。

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各有千秋,切忌千篇一律,切忌模仿攀比。成功的路有千万条!不能强求,不要学别人,根据个人特点量力而行。他山之石虽能攻玉,但只是参考。前提是孩子自己必须愿意,喜欢。这是有益的,就像作者年轻时对外语爱好者没有毒害,学而不厌。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既是对他的尊重,也是一种责任感,对他未来的成功大有裨益。

如果从小就把孩子当大人,那么孩子从小就是大人。

随便说说,旨在引玉。

2021 10 10月3日?德国慕尼黑

金毛,有根,1974毕业于杭州外国语学校,定居浙江桐庐儒桥村。以1977分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以1981分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5 1加入文化部,1985年3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作家协会外联部工作。曾参加王蒙、张洁、莫言、路遥、卢彦周、、丛、张抗抗、巩留、邹涤凡、王安忆、北岛、舒婷等作家代表团并随团出访。上世纪80年代末,他获得德国外交部、巴伐利亚州文化部和欧洲翻译中心的访问学者奖学金,赴慕尼黑大学读博。现居慕尼黑;

主要文本和翻译有:小说《一个疯子的争论》、《香水》、《地狱里的婚姻》、《空窗期》,2013德文编辑出版的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集,由德国斯皮尔伯格出版社出版,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同步发行。全书长35万字,宽504页。收录的12位作家作品有:陈染的《空窗期》、陈的《趣事》、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等。2021年7月,小说《遗憾》在同一家德国出版社翻译出版;

1980年代发表的翻译和作品:《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诗刊》、《长江文艺》、《钟山》、《百花洲》、《文怡报》、《中国妇女报》等。,并出版了20多位德国作家作品的译本。

我来德国32年,在德国创业22年,不写不译30年。三年前,我金盆洗手,回归文学,写新作,翻译90多万字。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努力;

这几年来,文字散见于欧洲等中国各大报刊;《欧洲新报》、《欧华先驱报》、《德国华商日报》、《洛杉机小说》等。

近年来,纸媒刊登了:

01《胜利姑娘》(小说)(广西文学,第7期,2019);

02“保罗?《策兰杏仁诗》翻译及后记(南方文学,2019,11);

03、《记住远去的路》(三峡文学,2019,12);

04.漫漫入世路——德文版《空窗期》历经漫长曲折(《南方文学》第65438期+0,2020);

05,《香水与我们的八十年代》(南方文学,2020年第5期);

06.邻里之旅(《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文学》2020年第11期);

07《莫言的往事》(北京文学,第65438期+02,2020);

08《记忆中的王元化》(中国《新闻周刊》,65438+2020年2月);

09.谈莫言——跨越30年的时空(中国《新闻周刊》,65438+2020年2月);

10两位同胞(中国法治周末2021 1每月);

11冬天的长尾(小说)(维度文学,人间故事,2021 1月);

12库恩和我(中国《新闻周刊》,2021);

13格拉斯和他最后的诗(中国法治周末2021二月);

14老黄(小说,贺州文艺,第一期2021);

15《二叔分瓜》(小说,贺州文艺,第一期2021);

16《汉学家库恩诞辰137周年,追忆一段与他的遗产的关系》(中国法治周末,2021年3月);

17.春风鲜荠菜(散文爱情婚姻家庭)第4期2021;

18.德国思维(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4月);

19.《史华兹的回忆》(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5月刊);

20.误入作协(南方文学2021第三期,双月刊);

21.中篇小说《时间》(四川文学,第7期,2021);

22.散文《我的芬芳》(西部文学,2021,1,第5期双月刊);

23.小人翻译小说,德文:冯·席拉赫(西方文学,第6期双月刊,2021,1);

24.朋友的小说翻译,德国:冯·席拉赫(西方文学,第6期双月刊,2021,1)等。

2021 6月1 10月3日德国慕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