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九中发展简史

1958至2003年,浏阳九中的前身是“沙市初级中学附属完全小学”,简称“沙市附中”。1957下期开始建设,1958年9月正式成立,招收一个初中班。其校址位于四新沙市镇石灰岭,有两间教室和一间小教师房。根据社会形势发展,为扩大班级,沙市人民公社与沙市学区协商搬迁校址。先迁到沙市公社两边的畜牧站。未果,迁址沙市镇沙市村桥上组,浏阳九中现址。1959,初中二班在原址入学,新址建两栋土木结构平房作为学生宿舍。当时的负责人是龙文初同志。在接下来的1960期间,新址招收了三个初中班。当时“三年困难期”的学生纷纷停止学习,超龄学生被下放“支农”。所以最后一期1961的学生总数不到200人,全校分四个班。上期1962“淳口附中”二班转校,与初中二班合并。1963,龙文初同志调离,吴永康同志负责。学校名称由“沙市中学附中”改为“沙市初中班”。1967“文革”期间,学生被制止,毛树斌同志接任校长。到下学期1969,学校已经有三个初中毕业了。没错。从1958到1969这十一年,有17届初中毕业班,共870多名毕业生。到1969,学校规模扩大到同时容纳8个班,可容纳150余名学生,农村中学雏形初具。

1969年春,根据浏阳市教育局部署,学校改为高中制,初中停办。校名更是“沙市中学”。那年春天,招了高一高二两个班,又招了一年的“农医班”。学校有六个班,包括三个初中毕业生,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是在夫。后来1970招收高三高四班,从1971到1974每年招收五个班,也就是从高五班到高二十四班。1972学校在保留原有平房教室的同时,修建了可容纳8个班的双层木楼,可容纳12个班。1975年学校停止招收高普,1976年在当时路线的指引下,公社开始自己办高中,学校改名为。沙市公社还有另外两个“五七”高中班,由沙市公社派人到校(招收两个班,毕业四个班),形成了“一校独管”的局面。隔壁学校1976更名为“沙市五七农业大学”,1974招5个班。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根据当时沙市区委的指示,在路口开设了一个“农大分校”,“教师培训班”和“电工班”搬到了新校区,形成了“一校一总点”的局面。现在,“农大”的地名由此而来。当时学校基本上不上文化课了,学生转行各专业,老师转行教专业课,很多老师转行当“饲养员”、“药剂师”、“种子生产者”、“司机”。1976年,戴九福同志被调到下一个大队做“整党”工作。校长是杨同生同志,沙市区人。1976改为秋季招生,因此“专业课”名称由两年延长至毕业半年。最后一期1977,戴久富同志调回学校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78年,国家正式恢复招收“普通高”毕业生的高考制度。那一年,学校有30多名学生考上了高校。根据上级指示,当年公社撤并了高中,沙市区所属公社办的高中班都到我们学校来了。沙市农业大学的校名被撤销,由刘闲政府正式命名为“浏阳九中”,直属浏阳市教育局领导。戴九福同志任校长、党支部书记。29-34年级的六个班在这一年的下一阶段注册。1979,浏阳九中正式面向全县招生,招收35-38四个班。曲厚钦当校长,戴九福当党支部书记,学校走上了正轨。此后,学校每年从1979-1986招收四个高中班,每年规模八个班。

最后一期1983,戴九福同志退休,曲厚勤同志调到浏阳十五中。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上级任命朱友生同志负责学校工作(副校长),沙市区文教办主任罗天华担任党支部书记,但他没有到岗。1984年3月,上级任命卜农生为校长,朱友生为党支部书记,学校各办公室人员编制正式完善。

65438到0986,高中学制由两年改为三年,当年我们学校没有毕业班。因此,有十二类。

1991 9月,朱友生同志临近退休,卜农生同志任学校党支部书记,黄家生同志任学校校长。在接下来的1987期间,考虑到学生容量,学校一度多招了一个“高中复读班”。1993至1994,学校实行“双轨制”原则,每年招收一年制“服装工艺班”,分两期。1993,浏阳县改为浏阳市,校名改为“浏阳市第九中学”。从1995到1996,每年都招一个“体育安保班”,所以学校有16个教学班。到1997上学期,学校共招生114个班(沙市公社原招生4个班)。1996年9月,黄家生同志调任,龙怀西同志任校长,卜农生同志接近退休,龙怀西同志任党支部书记。1996下学期期末,吕从发同志调离,李明坤同志任该校校长。下期1998,龙怀喜同志调任,李明坤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因浏阳教育局未任命为党支部书记)2001上期,上级任命邓同志为学校党支部书记,后李明坤同志调离,陈辉章同志任学校校长。

浏阳九中1958建校至今已有45年历史。先后迁址两次,更名六次:沙市附中、沙市初中班、沙市中学、沙市五七中、沙市五七农大、浏阳九中。目前学校使用面积53214平方米。从1981到1998,新建了两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两栋教职工宿舍、一个校门、一个食堂和礼堂、一个厨房、一个锅炉房、三个浴室和厕所。新建后操场10亩。实验室、仪器室建设达标,教室全部配备电风扇,“三机一景”教学设备齐全,图书馆、阅览室完善,学校绿化方兴未艾,有花园,特别是1999以来,我校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改建了两栋教学楼、三栋教师公寓和一栋科教楼,下大力气重修了校门。同时建设了现代化的篮球场,创建了电子设备室、语音室、多功能语言系统和电子阅览室。投资了近100万元在课堂上放置多媒体设备。长沙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落户我校后,学校计划投资500万元,扩建50亩土地,建设标准化田径场、篮球区、乒乓球区。

多年来,学校始终遵循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为宗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 *初中毕业生870多人,高中毕业生7800多人。截至2003年底,已有65,438+0,087名学生被正式分配、转岗和招聘到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工作,其中470多人担任了将军级、师级、团级及以上领导职务。1978-2002年,高考正式录取1087人,录取6名“飞行员”。学校的“高考”成绩在浏阳十五所市级中学中一直名列前四。2001年一次性高考88人,2002年一次性高考128人,中考全市第一。高考跃居全市第二。当时浏阳九中的名气就起来了。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毕业生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大显身手。他们抓住机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带领人民走上了“先富起来”的道路,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成就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