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谈择业标准】青年人在择业时考虑马克思

马克思十七岁(1835年)在居里中学读书时,写了一篇题为《一个青年人选择职业时的看法》的短文。从这篇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青年时代的志向和人生观;后来马克思的伟大事业,实现并发扬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现在复制下面这篇作文的一些翻译:

"...当我们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以人类幸福和我们自己的成功为标准。不要幻想:这两种利益可以对立,一个会消灭另一个;人的本性其实一直是这样安排的:只有他为成功和当代幸福而努力,他才能获得完全的成功。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行动,他很可能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一个伟大的圣人,一个杰出的诗人。但他绝不是一个成功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只有在整体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人;被经验称赞的最幸福的人,只有那些让大多数人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能使我们大量为人类工作的职业,那么这个负担当然不会使我们屈膝,因为它只是一个为所有人的牺牲;那么,一定不能享受那种贫穷的、狭隘的、唯我主义的幸福。相反,我们的幸福属于大众。即使我们的生命静止不动,它也总会产生影响,我们的骨灰总会被高尚的人类的眼泪浸湿。”

在这篇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17岁的马克思有一些崇高的信念:

一是强烈的工作精神,即“热爱劳动”的生活态度。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安葬演说》中赞美马克思,说“战斗是他的本质”。马克思战斗的一生是顽强工作的一生。

第二,同样重要的是:这种工作和劳动是为大众服务的。从依靠群众中,他获得了永不“屈膝”的力量。后来马克思认识到,这样的群众就是无产阶级。

3.在决定了什么是幸福之后,他鄙视那些唯我论的快乐。后来,马克思和他的家人为了革命经历了三四十年出奇的贫困生活,但今天,数百万人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下获得了幸福,实现了他“我们的幸福属于群众”的伟大愿望。马克思永垂不朽!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德国年轻人的未来发展还没有什么有利的社会条件,但正是因为马克思是“让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才获得了成功。今天,中国有各种有利于年轻人未来发展的条件。生活在幸福的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青年朋友们,应该努力工作,向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