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改进校风校纪?急!急!越多越好。
1,校风概述
校风是校风的简称。是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共有的一种突出的、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倾向。它是在全体成员认识统一的基础上,在同一个目标的指引下,经过长期努力逐步形成的;它是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行为和舆论的综合体现。
校风主要由领导作风、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氛围构成。教风、学风是校风的基础,校园文化氛围是校风的外在表现,领导风格是打造良好校风的关键。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使校风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领导风格主要指学校领导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格。对领导班子的基本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突出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合作,民主,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关心人民生活,服务师生。教师教风主要是指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作风,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精通业务,具有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高尚的师德。当前应强调更新教育观念、自觉教书育人的教风。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作风。好的学风应该体现在努力学习,虚心求教,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道德作风应体现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模范遵守和执行《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守则》,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校风的具体内容是根据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方针、学校的基本任务、良好的道德风尚,结合学校的历史和现实特点提炼出来的。一般包括治学与学问、道德与作风、精神与作风的内容;干部的内容和师生关系。
校风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一个学校里处处都能感受到。校风是一所学校成功的标志,也是评价学校工作的综合指标。
2.校风的基本特征
(1)具有方向性。
任何学校都是根据政治要求培养自己的校风,通过校风培养符合社会和阶级需要的人才,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2)有个性
校风是学校指导思想和办学风格的体现,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标志之一。
由于历史条件、社会地理环境、师资力量、学生地位、办学条件、办学指导思想的差异,各个学校逐渐形成了自己不同的校风,所以校风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办学特色的统一;它是全面发展和学习专长的统一;它是优良传统和现代教育意识的统一。
(3)具有稳定性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周期比较长,体现在校风上,必然是稳定的。
另一方面,形成良好的校风需要很长时间,一旦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稳定,成为学校的传统。
(4)它是时代的。
校风一般反映时代精神,带有时代烙印,所以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5)具体的综合性
校风一般是综合性的,是学校里各种风气交织综合而成的。如前所述,是学校领导作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氛围的综合体现。同时把校风高度概括,用非常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既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又便于全体师生记忆和贯彻。
3.校风的作用
(1)校风具有同化功能、约束功能和激励功能。
校风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条件,时刻影响着学校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好的校风可以产生正面影响,坏的校风可以产生负面影响。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和心理氛围,熏陶和感染每一个成员。校风还能起到制约作用,能使师生摒弃和约束不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校风是一种无声的命令,能督促和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师生,起到激励作用。良好的校风是师生团结进步的动力。
校风的作用往往超过一般说教和制度纪律的要求。它就像一个粘合剂和催化剂,激励和促进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办好学校。
(2)校风构成了学校的传统。
好的校风巩固保持后,一定会成为学校的传统,影响深远,作用长远。一方面,校风可以传承,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校风可以长期发挥作用,甚至会对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长期影响,甚至终身影响。
(3)校风可以促进德育管理。
校风建设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领导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综合反映。它是一面能够反映学校德育管理全貌的镜子。它不仅是衡量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检验德育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长期齐心协力的结果,它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德育管理者抓校风建设,可以带动整个德育工作,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之成为推动学校德育管理的强大动力。
(4)校风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依赖性很大,容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建设良好的教育心理氛围和校风,使学生在整洁优美的校园和有序的教学秩序中形成勤奋、尊师、守纪律、讲文明的精神,养成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学校要以良好的校风影响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做出贡献。
第二,校风的形成
1,文明校风形成的标志
(1)目标一致。
全校上下目标一致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前提。因此,要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认真讨论和统一认识,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短期和长期规划,即学校的目标,并逐步实施。
(2)组建一支强大的积极分子队伍。
没有一支强大的积极分子队伍,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校风。这个队伍要包括教师骨干、党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还有学生队、学生会、班干部。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有了这支强大的积极分子队伍,我们可以团结全体师生,逐步实现目标,形成校风。
(三)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正确的舆论是对个体行为的集体评价,赞扬好的行为,谴责错误和不正确的行为。它可以督促和约束学生按照正确的规范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马克思曾说:“只有建立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一种教育因素,支配着孩子的行为,使其守纪律。”可见,正确的集体舆论对良好校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4)有稳定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是一种动态刻板印象,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对每个人进行必要的训练,让习惯固定在每个人身上,成为一种稳定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致稳定的动态刻板印象。
(5)有团结向上的精神。
学校的干部、干部群众、教师、师生要团结和谐,性格开朗,纪律严明,勇于进取。有了这种好的精神,才能形成好的校风。
(6)具有传统特色。
(7)校史、校训、校歌、校服、校徽、校规、校容、校风。
2.建立良好的校风
(1)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带头执行,以身作则。
学校领导是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好的领导作风可以带出好的教师教风和好的学生学风,从而形成好的校风。校风是校长风格的投影,是校长风格的拓展和发展。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校风。”
建设良好的校风,必须在校长的领导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实现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只有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统筹安排好校风建设的各项任务。在建设良好校风的过程中,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求老师做什么,领导要先做,要求学生做什么,老师要先做。
在团队的带领下,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做好教师的榜样教育工作。好的校风是领导和老师的优良作风带出来的。青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他们把领导和老师作为自己模仿和行动的榜样。因此,领导和教师的模范行动和模范作用是学生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条件。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道德箴言,无论什么样的奖惩,教师个人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都是可以替代的。”所以领导带头,老师是建设好校风的保证。
(2)统一认识,形成舆论,形成风气。
学校领导要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武装全体师生,使他们在建设良好校风的过程中,对各种事物、现象、事件的是非、善恶、美丑有统一的认识,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舆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首先要确立一致的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倡导和培养正确的认识。如果教师对培养人才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并决心为此而努力,就更容易形成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和对学生充分负责的良好教风。如果学生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就更容易形成勤奋好学、尊师爱校的良好学风。有了正确的认识,还要引导师生对一些典型事件进行评论和讨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良好风气的形成是从少数积极分子开始,经过宣传教育和精心培养,扩展到一个人,甚至大部分师生。
(3)依靠集体力量,积极引导,发挥示范作用。
(1)依靠集体力量培养良好的校风。
校风建设不仅是领导的责任,也是全体成员的责任。只有学校各部门和集体成员围绕校风建设积极行动,建言献策,齐心协力,才能加快校风建设的进程。学校集体各方面协调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培养良好的校风。
建设良好的校风,首先要依靠教职工的力量,包括各年级组、教研组、各办公室乃至职工集体的力量。各小组、各室之间的团结,各小组、各室之间的协调,在学校领导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同一目标一致行动,才能对学生产生更大的、一致的影响。学校要下大力气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所有教师都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爱来换取爱,用信任来换取信任。
建设良好的校风,靠的是学生的集体力量。学生是学校的伪主体。要依靠学生年级集体和班级集体的力量,让每个年级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每个班级都有好的班风,让好人有好报,坏人有人抓。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良好的班风可以促进良好校风的建设和发展。
在建设良好校风的过程中,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注重培养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轻松、和谐、亲切、信任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教师关系、学生关系、师生关系是营造集体氛围的重要内容,其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教师只有与学生的关系和谐,才能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孩子的“精神密码”,产生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效果。
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要倡导互补精神,即相互理解——学生需要老师理解,老师也需要学生理解;相互承认——* * *我们必须承认彼此对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的贡献;相互理解——在一时的迷茫中理解他人错误的言语和行为;互相鼓励——为他人的进步感到高兴,主动为他人分忧解难。
在建设良好的校风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培养集体,并在集体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说服教育,正面引导。
为了建设良好的校风,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必须重视说服教育和正面引导。
说服教育,或称推理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认识,形成正确思想的过程。思想认识的性质问题,只能靠讨论、批评和说服教育来解决,不能靠强迫、胁迫来解决。说服教育的方法要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切忌泛泛而谈。现在学生水平普遍提高了,厌倦了那些平庸的说教、套话、大话、空话、玄言、粗话等等。他们不需要那些“冰冷的真相”、“空洞干巴巴的说教”、“言不由衷的装腔作势”、“冰冷刻板的劝诫”。他们需要坦诚、真诚、感性的交心,只有精通了才有意义。只有当他们有情绪的声音时,他们才能激起内心的波澜,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强调在说服教育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爱之深,心之暖,语之生动。”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要有耐心。要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必须提高语言的哲理性、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鼓动性和思想性,让学生明白道理、明辨是非、知善恶、知美丑。要有说服力,要有理性,要有情感,让学生口头信服,深刻印象,深刻印象。借助一定的纪律和规范的正面教育,可以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氛围。因此,在建设良好校风的过程中,德育管理者要重视正面引导和说服教育,所以必须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起到表率作用。
在校风建设中,也要注重榜样的作用。“榜样”是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激励作用。中小学生模仿性强,爱模仿别人,特别崇拜英雄、伟人、模范人物。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行为的良好榜样,是规范行为的典范。榜样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对学生良好习惯和风气的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榜样也有矫正作用。它就像一面镜子,使学生能够检查和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和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先进的、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传播和发扬的过程,就是建设好校风的过程。要选好用好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和榜样对教育的影响作用。选一个典型,既有国家和社会的先进典型,英雄模范人物,也有本市、本区的先进典型,还有本校、本年级甚至本班级的先进典型。要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的典范,要有由落后变先进的典范。这样各级都有模型,处处都有例子,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着。让学生知道先进模范人物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就能成为先进。这样,远程学习中有榜样,身边有榜样,形成了大家向榜样学习,争当先进的局面,良好的校风也就逐渐形成了。
(4)开展认识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系列活动。
建设和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校风,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一系列认识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活动,形成传统。比如,每年招生结束后,新生要参观校史、荣誉室展览、实验室、电教教室、图书馆,讲学校的优良传统,讲学校毕业生的优秀事迹,学习校训校规,唱校歌,开展军训夏令营,让新生在开学前对将要生活学习的新学校充满向往和热爱。
入学后,每个班级的第一次班会都是难得的教育机会。班主任有一篇精心准备的、鼓舞人心的、令人期待的亲切讲话,每个学生幽默而简短的自我介绍,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精神境界,为热爱学校和新的班级群体,形成良好的班风打下基础。
每学年也要按照传统开展一系列活动。
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这些活动的完整系列,使之成为传统。
(5)严格要求,认真训练。
风格是一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外在行为倾向,要在提高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反复进行严格的训练。只有形成习惯,才能成为稳定的行为。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和巩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严格的训练。训练可以在身体和环境之间形成稳定的条件反射,只有反复认真的训练才能形成稳定的习惯。有了好习惯,就形成了好作风。
在建设良好的校风上,要敢于对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精心训练,反复强化,注意从初一年级就加强行为习惯形成的训练,否则会事倍功半。
(6)敢于扶正祛邪,坚持不懈。
青少年需要受到一定的纪律、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养成好习惯,克服坏习惯,形成好作风,既需要内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在的强制力。所以,在校风建设上,要敢于强身健体,排除邪气。要自信,坚持原则,大力倡导、支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敢于抵制一切不良思想作风的影响。要坚决抵制一切不良作风,敢于批评和制止,通过讨论和辩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正确的舆论压力下,错误的思想作风没有市场。只有抵制不良作风,正气才能上升,只有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才能树立良好的校风。
还要认识到,思想工作不是万能的,对极个别、影响恶劣、屡教不改的,要给予严肃处分,以教育大多数学生,坚定正风,遏制不正之风。
良好校风的建设和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根据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长期的培养,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校风,才能使良好的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校风的意义和作用。校风是指学校的氛围。学校的风气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有了良好的氛围,教育任务才能顺利完成,青少年的聪明才智和兴趣爱好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一个学校,有这么好的校风,对人的激励作用会很大。首先,好的校风有很强的同化作用。
如何培养良好的校风?要培养好的校风,首先要培养好的学风。这里所说的学风,是指学生之间的风气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的形成。良好学风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努力学习。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和良好习惯,既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又要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所以要让每个班级都有良好的班风。好的班风是好的学风、好的校风的基础。在这方面,教师除了懂教育科学,还应该具备两样东西。一是要有高尚的品德,二是要有渊博的知识。老师应该以身作则。
好的教风从何而来?来自良好的领导风格。学校管理人员:
首先,我们应该现实一点。是,是,不,不,不夸张,不缩小,如实反映情况,是一个领导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
第二,要有平易近人的风格。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听到不同意见,防止脱离群众,思想僵化。
第三,要有公正的工作作风。不记旧怨,不随私人感情,先吃苦,后享乐。
第四,要有个人风格。
校风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式:校风=学风+教风+领导风格。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