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物理竞赛大神或者穿越过的人介绍一下复赛的经历
在物理竞赛中很难取得成绩。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天赋,优秀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力。尤其是刚开始学习深度物理竞赛的时候,那些物理题目的难度让人绝望。我们这群同学在高一暑假后半段和高二上半学期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极其痛苦的阶段。比赛压力大,大家都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努力,但是越是想做更多的题,越是做不到——遇到的大部分题不看答案都无从下手。有些题目需要新的物理知识,但一般的高中教材和竞赛辅导用书对知识的讲解不够全面、透彻和深刻;老师也帮不上忙,学生之间的讨论也无果而终。那些以前的话题已经成为我们的心病,渐渐消磨我们的意志。就是在这种黑暗的时候,有些同学选择了放弃,令人遗憾。
最痛苦的一天,也是我们进步最快的一天。随着阅读题的增多,知识的积累(甚至是死记硬背),情况就明朗了。高二第二学期,我开始做题会比较顺利。
另一个关键时期是考前一两个月的冲刺。在这个阶段,意志薄弱的学生有些放松,抵挡不住游戏的诱惑,偶尔在电脑前放纵一下自己。更有甚者,在网吧消失了几天几夜。那些缺乏自制力的同学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最后在物理竞赛的大战役中败下阵来,只好回去面对更加残酷的高考。天堂和地狱只有一步之遥。真的希望这些同学能吸取教训,争取高考取得满意的成绩。
毅力和自制力消灭了两组懦夫,强者走到了最后,成功了。
第二,团队精神中的自学能力
独立思考和信息交流是物理竞赛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个要素。
也有老师讲高中物理讲的比较粗略,而高考题、竞赛题、高校普通物理的一些知识需要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这就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一个人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高效率地连续工作。可以想象,自学会花费更多的精力,不可避免的走一些弯路,但是自学会让我们更透彻的分析问题,更深刻的理解事物。对于物理竞赛的学习,我认为要在高考可以灵活的前提下(这一点很重要)扩大知识面,适当看一些物理竞赛的经典难点题目,结合实际情况大致涉猎一下普通物理和高等数学中与竞赛密切相关的内容。不能略读题型,要尽量理解透彻,善于总结规律性的题型。不要害怕遇到重复的问题。有些经典题要先理解,再做,解题过程中的精髓要经过反复思考提炼。当你看过某个题目,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你就会开始独立完整的去做。这是一个巩固阶段,非常重要。从理解到做,再到做对,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一定要从平时开始注意规范书写。得到一个有想法的题目是不够的。一个题目最后能不能做好,能不能综合考虑,很重要。把解题过程规范、有序、工整地写出来,然后和标准答案对比,不断找出自己解题步骤的漏洞。细节决定成败。最后冲刺阶段要根据比赛时间、题量、难易程度进行模拟测试训练。这样的训练会让我们熟悉考试流程,及时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我们可以把自己模拟测试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全面公正的了解。
以上是我自学的全过程。自学的同时,团队合作必不可少。通过讨论、合作甚至竞争,我们学得更起劲,集思广益,解决了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整个团队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三。推荐参考材料
范晓辉的《高中物理竞赛指南》和《高中物理竞赛教材》比较基础,既有难度又有难度,题目丰富,覆盖面广,但错误多,知识框架分散,容易让初学者产生较多疑问。总的来说是物理竞赛初学者的首选。
郑永龄的《标准教材》知识体系合理全面,可以作为学习材料,用普通物理来解释知识。缺点是微积分用的比较多,可以和范晓辉的一套书互补使用。
张大同的《金牌之路》、舒又声的《强化训练》等经典竞赛指导书籍,包含经典题目,系统总结解题方法。基本没有错误和粗暴,被全国物理竞赛奉为“圣书”,必须读。
程家福的讲课,力学和电磁学有一定的深度,题目难度大,对进一步提高竞赛水平很有帮助。看完这本书,应付复赛绰绰有余。
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竞赛题汇编。旧版是《苏联500题》,新版是《俄罗斯中学物理竞赛题精编》,都应用了中学的物理知识,解体方法非常巧妙,对拓宽解体思路有很大帮助。但是,有些方法太奇怪,太不严谨。建议浏览一下这本书。
一些初赛和复赛模拟训练题,如:
钟小平舒友生高中物理竞赛练习题。
《赛前集训》范晓辉。
中青社18套模拟题(绝版,网上广为流传)
舒友生和钟小平(答案不详细)。
历年物理竞赛初赛和复赛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舒友生《力学》,思想精辟,理论阐述深刻。题目比较难,有配套的力学习题和解答。除了少数超纲题,大部分题都值得做。
陈深的更高更好的物理学。这本书的一部分很精彩,但整体的编纂不是很好。后面有很多模拟题。递进测试“递进测试”是复赛的难度,“IPHO模拟题”可以开阔你的视野。
《奥赛经典》实验分册,这本书是比较完整的实验参考书,只是书名太老了。
中国物理奥数考试指南,官方考试参考书,但是我个人觉得和物理竞赛考试有点脱节。山东省物理竞赛夏令营实验教材收录了近几年比较新的实验题,值得细细品味。
以下是准备期末理论考试的参考资料。
《物理谜题集》这种老牌的解谜书,题目经典,答案完美,但是太难的题目,纯高等教育的谜题,超类的题都可以跳过。
郑永玲,国际物理竞赛集训与选拔,新书,比决赛难。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值得一读。
历年总决赛和国际比赛的理论和实验题。
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关于答案规范:
山大的刘锡明教授对这方面很了解,听了他的课也很有体会。让我们做一些分类。
(1)每个方程都要用简洁的文字解释(结合文字、方程和草图)。
不要从头到尾只有方程,没有必要的书面解释,也不要解释方程中使用的符号代表什么物理意义;一个方程用字母和数字混合写,多个方程一行写。
不要把文字的表达延迟太久,忽略关键方程(也容易出现漏洞)。
(2)采用常规方法,使用常用符号(基本方法和常用符号)
尽可能使用书本上的基本方法和一般物理符号。高考题一般比习题简单。有些考生一开始并不从常规方法入手,而是为了简单起见,采用一些特殊的、奇怪的方法。虽然正确,但短时间内不容易被理解。同样,用一些不习惯的符号来表示一些具体的物理量,也容易造成混淆。
(3)分步制定,保证得分点。
书上的公式是基本公式,公式的每一步都要编号。千万不要写一个综合的公式或者连等式或者字母数字混合的公式。高考的评分标准是逐步给分,写出每个过程对应的方程。只要解释和表达正确,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写一个综合的公式,甚至一个方程。综合公式只要发现一处错误,整个过程都不能得分。所以,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分步提法也能得到相应的过程得分,增加了得分的几率。细节永远不会简化!
(4)不要有复杂的中间推导过程。
写出一个完整的基本公式,省略各种之间的代入和积分步骤,最后“从上述各种解中得到”。具体的计算在草稿里,不要“画蛇添足”,也不要“自讨苦吃”。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5)结果、数值和单位
任何题目都包括数值计算和符号表达式,最终结果要用已知量符号写成代数表达式,然后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最终结果的表述是一个分数点,数值结果和有效数也是一个分数点,单位也是一个分数点。
最后的结果要保持明确的物理意义,不要过度分化,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对普通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态度;
个人认为普通物理只是作为辅助参考。如果在竞赛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知识上的疏漏或者知识体系上的混乱,我可以用这本书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理解水平,但是不要过于重视大学物理课程。力学大部分都能看出来,“刚体”部分要弱化。“流体”和“振动与波”的大部分内容都超出了范围,不需要深究。电磁场的静电场、静磁场、恒流、电磁感应都可以仔细考察。乍一看,遇到“电位移”、“磁矢势”等不熟悉的物理量,可能会直接跳过“电介质”和“交流电”的部分。“热学”和“光学”大部分不在范围内,建议不要看。
高等数学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向量”的引入,使得很多物理量的定义更加简洁和广泛,很多竞赛题用微积分处理起来也更加方便和严谨。但是,过分依赖甚至迷信用高等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物理竞赛注重对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灵活应用和初等数学的解题技巧。所以平时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高等数学和物理知识上,是不划算的。
正确处理竞赛学习与高中课程学习的关系。
高一一定要重点学习高中课程,保证自己优秀的综合成绩,为以后的竞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一学校安排的各科竞赛辅导是针对高中课程的。如果有余力的话,建议你多听几门课的辅导,提前学习高三的内容,这样高二的文化课处理起来会比较轻松,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物理竞赛。特别要努力学习数学。个人认为先学习高中数学竞赛,自学高中物理课程,再专攻高中物理竞赛,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高二学习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但是要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物理竞赛。这就需要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分配时间。下定决心挤出娱乐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身体活动。除物理作业外,各科作业尽量保质保量完成,每天根据实际情况留出1-2小时学习物理。这个阶段综合排名一定不能掉,还要保证身体水平有提高,是一个非常紧张的时期。
坚持下来后,可以放弃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容易自学的科目,下学期再去自习室学习。作业还是要靠选择来完成,数学和英语的学习也要多下功夫。还是强调,只要参加期中和期末考试,综合排名肯定更好。在这个阶段,如果你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你会更独立、更轻松、更高效地学习。并且有大量的时间学习物理,这是提高他们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
学科竞赛辅导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这个有着二三流学生的学校能取得好成绩真的很不容易,拿奖就更不容易了。我辅导的2006届学生在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得了5项省级奖。李巧贤获浙江省一等奖,王辽哲获浙江省二等奖,阮志良、金北武、陈文秀获浙江省三等奖。这里我简单描述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第一,成立兴趣小组,为选拔人才打好基础。高一开始选拔一些数学、物理成绩好的同学组成物理兴趣小组,加深和拓宽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为竞赛做准备。同时用来带差生,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一个学期的辅导和考试,尖子生纷纷登场,最终20人被指定为辅导组成员:3-5人为重点辅导对象,将冲击全市高一物理重点中学组竞赛奖项。第二,抓基础,加强训练,培养自学能力。从之前的竞赛题来看,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为此,我始终编制系统的训练题,加强对学生解题速度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对辅导和考试中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讲解和习题训练。赛前热身训练主要是做历届物理竞赛题和模拟竞赛考试。虽然题不会再考,但是对于培养解题思路、分析方法等思维能力是很有用的。选择一本适合竞赛的系统辅导书,让学生课后阅读,突破书中的难点问题。对于重点辅导对象,要求多看不同的辅导书籍,看一些发表在《物理老师》和《中学物理》上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讨论的内容恰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加强课堂教学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物理知识的应用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机制。通过习题、例题的延伸、变异、多题、多解的训练,达到“一题通顺,一题通顺”的“一切变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四、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抓住实验的薄弱环节,选取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如极限法、假设法、特殊值法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培养优等生,既要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具备研究物理方法的能力,又不能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对于一个尖子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比丰富的物理知识更重要。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把学习看得比名利更重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鼓励同学们充满信心,觉得自己有竞争能力,尽力把题做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其次,使学生有很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因为比赛,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同学连最低奖都拿不到。作为老师,我总是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再次,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是非常有必要的。两年多了,同学们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密友。为了组成一个好的团体,我总是以身作则,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次辅导课我都认真备课,认真听课。平时有时间和他们聊聊,尊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