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解决地质人才危机

王瑞敏1徐青峰2游蔡晓2

(1.北京防灾技术学院,101601;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地质工作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目前,地质人才正处于历史上最“低迷”的时期,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一方面,随着老一辈地质人才的逐渐退休和流失,另一种人才断层将会出现;另一方面,后续的人才队伍培养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学术研究人员多,能从事野外工作的实用人才少。因此,解决地质队伍的人才危机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地勘单位的当务之急。

首先,地质人才的缺乏正成为地质工作发展的瓶颈。

1.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领军人才短缺。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从事地质调查的人员不足2万人,与地质工作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学科带头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中青年拔尖人才,许多领域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以内蒙古地勘局2004年数据为例,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地勘局职工总数为654.38+0.6万人,其中离退休职工8000人。在注册的8000名员工中,有4000名是下岗工人。4000名在职职工中,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约300人,真正能在野外工作的只有100多人。

2.队伍“老化”,人才缺口更严重。

一个成熟的地质学家需要10 ~ 20年的经验积累。由于历史原因,地质工作长期处于萎缩状态,缺乏学科支撑和实践锻炼,缺乏三十多岁的专业骨干,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少之又少。据青海局副局长高学忠介绍,青海局现有职工3000多人,一年后将有300多人退休。过几年都退役了,队伍自然就死了。据了解,目前从事野外工作的35岁以下人员严重不足,存在严重断层现象。此外,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流失也很严重。据抽样调查,地勘单位属地化五年以来,地勘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流失约为50%。

3.人才结构不合理,现场一线人员严重不足。

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管理、运营、后勤服务人员相对较多。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既能从事研究又能胜任野外工作的人很少,野外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地勘系统真正能从事地质调查的不到2000人,从事野外工作的就更少了。缺乏熟悉地质工作和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综合型人才,缺乏熟悉地质工作和项目管理的综合型人才,缺乏将地质工作成果有效社会化的高级人才。根据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查院的数据分析,在325名员工中,技术干部仅占总数的23.4%,而地质技术干部仅占总数的6.8%。作为科研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勘单位,技术干部的比例应该达到65%以上,但现有的比例已经降到了不能再降低的临界点,甚至超出了警戒线。

4.现有人才的综合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现在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待提高。有效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激励机制的分配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5.人才培养渠道不畅,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继续教育有待加强。

虽然各单位与一些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培养人才,但由于经费、学习期限、工作等方面的限制,效果并不理想。教育费用高,教育经费不足。与高校合作培养一名在职博士需要3万元左右,单位没有正当渠道支付。

二是加快人才培养,创新地质人才培养体系。

1.立体培养盘活现有人才

为优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地勘单位应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大力培养急需人才。首先是短期培训。根据需要,不定期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地质适用技能培训班,提高人才队伍的理论素养、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二是在职学历教育。地勘单位要与地方高校联合办学,举办地质勘探、岩土工程、工商管理、油气勘探等硕士、博士进修班,努力提高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的业务素质。三是岗位锻炼。从工作条件好、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中选拔政治素质好、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干部到条件艰苦复杂的地勘单位任职,促进和推动青年人才成长。

2.立足大学教育,提前培养后备人才。

从地质工作的未来发展来看,目前地质人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通过市场引进人才,或者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主培养人才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人才压力,但不是长久之计。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地质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的严峻形势,目前我国地质人才严重短缺是绝对的,不是靠市场本身配置人力资源就能解决的。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地质院校培养地质人才的投入。在本科教育体系中,要加强地质、矿产、石油等院系和专业建设,开设地球科学教育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等基础课程,并像数学、物理一样作为必修课。出台优惠政策,制定科学规划,鼓励地质院校培养更多的地质人才。

3.放眼未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地学教育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了解和掌握地学基础知识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要把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地球科学教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现代地球科学初等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让资源、环境、防灾减灾和地球科学意识深入人心。加强全社会地学知识普及,增强全民资源环境意识。地学应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落实。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地学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改变传统的人才引进观念,树立“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我”的观念。依托重点科研院所、地质调查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重大项目,开辟渠道,通过多种形式从国内外引进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建立选拔培养优秀人才的工作机制,结合地质科研项目完成情况和成果选拔优秀人才。对做出突出成绩的技术骨干,在项目安排上给予进一步支持。根据团队规模、人员结构和专业定位,有计划地招聘技术骨干和刚毕业的大学生。

建立各级人才培养教育基金制度,多渠道吸收资金,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青年技术骨干给予支持,使他们尽快成为我国地质领域的顶尖人才。

坚持调查与科研相结合,改进项目管理方法。确定项目负责人,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发扬合作精神,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群体。

开展国际交流和技术合作,与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高水平的学习培训,学习和引进国外新的地质理论、技术和方法,借鉴国外地质科技管理方法,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学术交流和研讨制度,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活动,为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学者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和舞台。研究、讨论、宣传和推广科学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坚持“公开选拔、主动培养、严格考核、滚动发展”的管理模式,全面推行聘用制,完善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有条件的单位积极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增加人才的流动和竞争。完善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完善聘后管理和年度考核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探索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对于企业化单位,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有效、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解决地质人才危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制定规划,明确目标,提出措施,加强管理,狠抓落实。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始终抓好。

作者简介

[1]王瑞民,防灾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

[2]徐青峰,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人事部主任,高级经济师。

[3]尤蔡晓,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财务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