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生的一生
7月23日,1927,经蒋介绍,加入中国* * *制作党。并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暴动;秋收起义失败后,他不怕敌人威胁,仍然坚信革命必胜,改组发展了农民赤卫队。
1928年参加彭领导的平江起义。在这次起义中,他带领红卫兵进入平江,奉命发展和组织新的地方力量,继续武装斗争。1930年参加了彭领导的工农红军攻打长沙的战斗,并在这次战斗后正式加入工农红军,真正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同年5月,调到红军总部特勤连当毛主席身边的警卫班长。这期间,主席教他读书,学习革命原理;并帮他改名为江生,意思是:革命必胜;之后跟随毛主席转战南北,在江西、水民、福建的大山里战斗了五年。先后参加了攻打长沙、反“围剿”、“富田”、“金银桥”五次反“围剿”,后在井冈山与红军会师。
1934年9月30日,跟随红军第九军从福建长汀钟吾村出发,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央红军唯一一支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康、甘肃、陕西等省的主力部队。当时任第九军卫生部政委。进入草原后,加入红四方面军,编入红四方面军第32军。1936年,32军被编为红二方面军,取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与革命圣地延安胜利会师。1937被党组织送到中央党校学习,后去抗日前线。1939至1940任八路军120师358旅雁北六队政委。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和领导部队与日军浴血奋战,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太原战役。1941年再次回到中央党校学习,参加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1944 10参加了359旅由南向北的“第二次长征”。他在湖南、湖北、江西开展地方武装工作,期间担任平江县副县长、咸通县县长、县委书记,积极配合新四军发展地方武装。1946年6月,奉命返回山西晋绥军区;1946年6月至10年6月任五塞区武装委主任。6月1947至6月1948,调任燕南军分区、山西西北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攻打太原、临汾的战斗,直至解放西北;1949年9月至1950年3月任武威军分区政委,直至新疆和平解放。进新疆前,组织让他调回北京,但他牢记党的宗旨,毅然选择了环境差、条件艰苦的新疆。1950年3月入疆后,任第22兵团供应部政委。后担任新疆军区卫生部政委,负责组建军队卫生学校,组织军队总医院整体搬迁。1952年底,调入新疆军区政治部秘书处。在每一个岗位上,他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对党无限忠诚,忠于事业,兢兢业业,勤奋进取。1954年,根据毛主席和党中央开发建设新疆的指示,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决定把他调到兵团农六师;当时他已经是师级干部了,可以当师长,也可以当政委。但他主动向党组织申请让一位年轻同志当老师,自己屈居副师长,从乌鲁木齐搬到了满是戈壁的五家渠。从此,他开始了建设和发展新疆的新征程。他在第六师负责工业生产;为了兴办工业,他走遍了新疆的沙漠和戈壁。他带领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一次次在火焰山下的茫茫戈壁中探宝;戈壁骄阳似火,沙子滚烫,他到处仔细考察;戈壁缺水缺粮,他却把自己的干粮和水送给随行人员。为了六师的工业建设,他去过炽热的火焰山,人迹罕至的北沙窝,肆虐的南戈壁,偏僻寒冷的北塔山。伴随着他的脚步,大山深处走进了采矿队,戈壁上建起了新的厂房。近年来,六师先后建立了粮油加工厂、皮革厂、拖拉机修理厂、化工厂、云母厂、服装厂、油毡厂、锅炉厂、食品厂、糖厂、酱菜加工厂和煤矿。为了加快工业发展,他亲自到武汉引进人才,使六师的化工、皮革、农业食品厂的产品在国内外首屈一指。从65438年到0965年,农六师粮食总产量7600万斤,产值翻了一番,棉花25.7万斤,牲畜20万头,工业产值2385万元。财政收入由亏损600万元转为盈利578万元。1966期间,六师天山化工厂生产的硫化钠质量世界第一,比德国高50%,为国争光。国务院化工部专门授予40辆黄河牌轿车开发天山化工厂。他还参与了新疆吐鲁番化工厂的建立。在新疆没有鱼可吃。1957年,他去武汉买长江鱼苗。由于交通不便,火车未能通过,汽车运回全会。他去武汉军区请求空中支援。军区请示军委后,他派专机把鱼苗直接从武汉运到新疆五家渠,一头扎进水库。政委张为此写了一首诗:长江鱼飞来,池塘里繁殖力十足。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动乱中,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张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不主张武斗。他坚持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进行批评教育,不一棍子打死;为此,他遭到叛乱分子的殴打和监禁。此时的他依然坚守真理,从不随波逐流,表现出一个老人,党员的优秀品质。1967,他生病发烧,血尿,但一听说黄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他马上让上中学的儿子帮忙赶到煤矿现场,亲自下井抢救伤员,安抚群众,走访受害者家中,逐一解决问题,做好善后工作,却多次休克。由于叛军的破坏,他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1970年3月10日,林彪被迫离开他热爱、战斗和建设的新疆,来到湖北阳新。此时他身患重病,却始终不忘* * *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爱和关心阳信这片新土地,不顾身体病痛,为阳信县的繁荣建言献策,亲自带队到沈阳、宁夏、新疆等地为阳信县买回钢材、塑料薄膜、棉纱、钉子等物资,从而加速了阳信县的工商业发展。同时,他还关心县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他拖着病体从一个县到一个省,试图买回救护车和医疗设备。此外,他还义务担任中小学辅导员,给中小学生讲授革命传统故事,让学生从中接受教育。临终前,他仍然关心和怀念新疆军垦的建设和发展,多次自费回到新疆,走访自己战斗过的地方,为师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新疆军垦奉献了自己最后的爱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