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五篇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想这是任何一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篇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教育教学论1篇

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本书通过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著名人物的分析比较,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亟待更新的教育新理念。读了袁老师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教师需要以怎样的态度来迎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个人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思路:

一、修身养性,彰显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良好的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幼小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在教育中就是一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生活源泉中,教育的力量才能显现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象得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师在教育中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第二,热爱学生,尊重和包容学生。

“教育是一门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具有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应该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积极活泼的呈现。

(2)老师也要学会包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赋予这种美德会对接受者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不是放纵。

宽容是一种修养,使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对学生保持平等平和的态度;宽容是一种胸怀,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博大的胸怀;宽容是一门教育艺术,它使教师能够坚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多途径的教育,并给学生反思自己、理解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经常要求犯错的学生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手册,要求他们在做好事的事前和事后,反思旧的自我和新的自我是如何在内心深处争论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并改正错误,又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和真挚的爱。

第三,做一个伯乐,你要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很多在生活中有着特殊才能和非凡智慧的人,通常一开始都不被理解,反而被称为笨蛋或傻子。其实有很多同学就是这么与众不同,看起来很傻。作为老师,我们是不是只是盯着指挥棒下的“尖子生”,把美丽的天鹅误认为可怜的丑小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和发展。教师需要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发展,充分张扬个性。对待学生不能像“一刀切”一样,要因材施教。要善于用喜悦的目光发现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和鼓励作为给学生的礼物,说不定某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天才。“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在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育者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设定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给老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从这本书里,普通教师可以读到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懂管理理念和办学方向;而思想家读的更多的是灵魂的* * *声,灵魂的回声。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深思。我相信,如果你分享了这本书,你作为一个人是幸福的,作为一个老师是幸福的,作为一个学生是精彩的。这些只是我的想法。事实上,书中的每一个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应该做的是把这些教育智慧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努力做一个成功的快乐的老师。

第二条关于教育教学理论

最后,我满怀热情地走上讲台,以为课前认真备课,课上放大声音,课后批改作业,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但得到的不一定是满意的结果,有时甚至是学生不耐烦的表情。我不得不思考,什么教育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带着这样的疑问看了《爱的教育》,颇有感触。

本书以一个小男孩阿姆里科的日记为基础,透视日常生活中学校与家庭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

《爱的教育》的文字虽然简单朴素,描写的却是非常普通的人,却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让人感动。这本书吸引我的不是它的文学价值有多高,而是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国家之爱。爱的教育告诉我们,人性高洁的爱是最真诚的教育,教育让爱升华。

师爱,是什么?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的教育》的译者夏丐尊先生曾说过:“没有情感和爱的教育就像没有水的池塘。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一个无止境的旅程。一路上走着看着会很轻松,也会因为对新事物的了解和学习而每天都在充实。所以,我只想一直走下去,甚至全身心投入,不管会持续多久。此时,这种感觉已经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觉得爱是心灵的呼唤,是世界的春风,师爱是无私的奉献。你爱得越深,你付出的就越多,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有爱的世界到处都开着生命之花。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世界。”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和精力奉献给学生。我们所期待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而纯洁的。师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整个民族的尊严和情感。朋友们,让我们用一份圣洁的爱奉献给整个世界。你会发现,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当老师的同事们,让我们用一份圣洁的爱投入到教育中去,让我们教育和爱学生!

关于教育和教学理论第三条

利用寒假的空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被世人敬仰和怀念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他一生都在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为我们提供了具有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给了我们启示和教训。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两句名言:

1.我们要活书,不要死书;真书,不是假书;需要移动的书,不是静止的书;书要用,书不要读。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为指导,而不是以文本为中心的教科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过去的传统教科书有很大的不同,大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但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情况不同,所以教材的选择也不同。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实现创新教育。

2.“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思想,即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即鼓励学生敢做、善做、敢动手、善做;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即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即鼓励学生敢于说话、善于说话、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即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而不是局限在狭小的教室或学校里;第六,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自主学习,自主做活动,自主创作,不要把课程搞得满满的,不要让作业做得太多。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依然经久不衰。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就可以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我们不得不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解放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作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育思想很有前瞻性。有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都闪烁着创造性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的渗透和运用,会使课改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新课改。

目前在我校实施的高效课堂。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自学掌握知识,通过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提高能力,开发智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于教育和教学理论第4条

这几天在家放假,看了很多,听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老师管不了学生的事。我对此感到非常抱歉。

其实学生是鲜活的人,他们和别人的感受是一样的。如果你真的上课了,孩子也不会把你当回事,这应该引起我们老师的深思。

在我看来,作为老师要有威信,首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当所有的同学都站起来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不会马上和同学打招呼,而是会先认真的看一下班上每个同学的脸色,尤其是那些上课表现不好的同学,会多呆一会儿。这是告诉他老师关心你。也是在你扫描的过程中,全班马上安静下来,全班同学要站成标准姿势看着你的老师。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人们常说,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是的,老师的眼睛像探照灯。他们要在上课的时候随时扫每个孩子的脸,随时和孩子形成无声的交流。这样,孩子心里就会有些担忧:我要坐着不动,不能和别人说话,不能小动作或者老师很快会注意到我。如果某人真的做了某件事或者分心了,我们不必去发现或者批评他。你可以让他马上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让他把你刚才说的话抄一遍。就算我答不上来,也没关系。我可以替他再说一遍,确定他回答了,然后表扬他或者温柔的说:“你看,只要你认真听,你的记忆力还是超棒的!”“你的眼睛里一直有孩子。孩子怎么能忽视你的存在呢?

其次,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实我们很多老师看到成绩好的学生就满心欢喜,看到有问题的学生就整天板着脸。殊不知,你越是这样,学生越看不起你!而且就是这些同学在课堂上跟你捣乱。一般情况下,这些问题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不会轻易在课堂上批评他,而是在课后,或者发现他哪怕有一点闪光点的时候。我总是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耐心的劝他。(不要张扬,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大部分都会在感情上伤他。比如老师觉得你真的很聪明。看看今天课上的问题。你回答的角度比班上任何人都好,说明你不傻,你能学好!(先让他消除对你的敌意)然后你看,为了你的学习,你爸妈起早贪黑出去打工。对他们来说容易吗?如果不是为了你,他们也不用这么辛苦!你看,我们每天衣食无忧,每天都不忘给你零花钱。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谁?(当然,你必须熟悉学生的情况。)这让他觉得很愧疚。如果孩子被感动哭了,那你就完了。你这样处理,孩子心里就会尊重你,自然也会在课堂上积极配合你!

接下来,我们老师要为每节课做准备。现在我们有些老师对自己上课的内容一点都不熟悉,上课就看教案。试想他怎么有时间去关注他的学生。孩子毕竟是孩子,你不可能关注他,上课时间那么长。你说的只是照本宣科,自然吸引不了他。当然,他只会说会做。如果我们能记住每堂课的内容,并自由使用,你就可以随时关注你的学生。当他动作或说话时,你的眼睛直视他,直到他低头或脸红,这比“别说话,别坐立不安”强百倍甚至千倍。

最后,我认为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在任何时候真诚地表扬和激励他们。在课堂上,我们尽量让那些基础差的孩子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的,我们的老师应该带领所有的学生给他热烈的掌声,并借机表扬和激励他。你的反应真快!你的叙述太流畅了!你的声音好大!等一下。对于那些比较难或者中等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尖子生或者中等生来回答。大家的回答,我们老师应该表扬鼓励镜头,甚至可以夸大。每节课,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是多个问题。想想看:我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同学都会给我掌声,甚至还有很多表扬鼓励的话,自然让我心里甜甜的。心甜了,情绪自然会上升,大脑皮层会被激活,人自然会变得更聪明。其实孩子本身并不聪明也不笨。关键是看我们老师是怎么激活的。孩子们都参与了你的班级。你觉得你还会担心纪律吗?你班上的孩子,如受关注,你觉得你会失去威信吗?

第五条关于教育教学理论

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我并没有很高的期望。我只要努力工作,永远不要错过我的孩子。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努力理解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和自身工作条件的教育教学方法。多年的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30多年过去了,学生们都长大了。他们各有发展,很多人成功成才,有所成就,都很不错。我从学生的成长中观察到了自己工作的成效,感觉自己的愿望基本实现了,也很欣慰时不时有回忆。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其工作的成效往往与学生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的兴趣、爱好、修养和才能,他们的健康成长,都有自己的发展和成功,这与教师的指导、培养和鼓励有相当大的关系。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满意度与教师的教育快乐、职业快乐、职业快乐正相关。

正是从学生们朴实的话语中,我逐渐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意义。

我教过一个高中毕业就分开十几年的学生,留在北京工作,后来在北京开会的时候开车三个多小时来接我。见面后,她深情地告诉我,她从小学到中学接触了那么多老师,给她影响最大的是我。我被她的话深深打动了。她补充道,“老师,你还记得吗?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你对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激励了我十几年。”我真的不记得我说了什么影响这么大的话,但是我又不好意思问她是什么,怕她以为你不记得对我这么重要的事;我只是对她笑了笑。之后我仔细反复想了想,还是想不起来是哪一句;不过第一次见她,肯定是在一个地区重点高中当老师,去她县面试的时候。也许,面试结束的时候,她问我,老师,我能被录取吗?我可能跟她说过,相信自己,你会成功的!这句话,每当我这样问同学的时候,我一般都会这样回答。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不会也不可能给出其他的答案,我也说不出别的。而且这样一句话激励了她这么多年,影响这么大!

另一个是我刚参加教育工作不久,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时教过他一年语文的学生,但我已经近20年没见过他了,现在在自治区的一所大学教书。最近我来南宁出差,他开车到车站接我。交谈中,他说自己的中文基础很差,因为我教他们中文,让他爱上了中文,喜欢练习写作。后来,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结束后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感谢他联系我。他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开头说:“很荣幸成为你的学生。”学生的话也深深打动了我。我又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感谢他和他的同学们的支持和配合。我说是你们的努力和合作使我的工作卓有成效。你努力学习,茁壮成长,不仅成就了你,也成就了你的为人师表。我深深地感谢你和你的同学们!

我非常感谢学生们对我教学工作的支持与合作。比如从1981到1993,我在农村初中,高中,县重点高中,地区重点高中,在几所学校做了十几年的一线语文老师。无论是教初中生、高中生,还是教非毕业班、毕业班、补习班,我都一直遵循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所谓的教学改革,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强调“指导学生评改作文”,即每周写一次(而不是两周一次)后,花一段时间上语文自习课,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语文兴趣小组评价和教师检查简评”,从而完成作文评改的练习这个做法十几年来一直得到学生的积极支持,效果一直不错。正是通过这种实践,许多学生从最初的害怕作文转变为热爱作文,进而喜欢上了学习语文,从而促进了各科学习的明显进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业进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康成长。通过作文教学改革,我逐步参与并开展了相关的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活动,如组织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倡导学生每天自觉练习10分钟作文等,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在所有这些教育教学改革尝试中,学生们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配合,这些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使学生有效地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促进了全面发展。许多学生在多年后回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时,肯定这些实践和活动对他们的学习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的支持和配合下,我尝试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几十年的实践、学习、研究、成功,让我在后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新的飞跃。从2002年到2009年,经过8年的自治区教育科研A类课题两轮实验和研究,我的同事和老师们与我一起,开创了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新课程问题式教学法,打造了榆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极大地提高了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新教法、小高地、高质量成为当地教育、科研、课改的知名品牌和鲜明特色,被国内教育专家誉为“玉林形象”,促使我在教育上取得巨大成功。这些成就和成功在开始时确实是不可想象的。谁能想到,这最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这最后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教师,能在60岁的时候实现这样一个不可想象的“梦想成真”!

后来大家热情地描述“中国梦”,谈梦想、理想、愿望、希望的时候,有青年老师问我,老师,你的梦想真好。你能做些什么来实现这么美好的教育梦想呢?

后来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不好总结。是的,我该怎么办?我做了什么?是怎么做到的?后来,我终于有点明白了。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有几件事可能是实现一个美好的教育梦想所必需的。

第一,要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爱学生的体现。我们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努力工作,自觉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二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注重激励学生。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努力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要时刻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和自身工作状况的教育教学方法,下决心改革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立足学生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必将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不断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第四,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当成一个研究过程,不断学习和运用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反思、改进、总结和提高。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发展;同时,这些教学效果也可以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成果。

这样,当学生看到老师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努力工作,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教学得当,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密切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相协调,教与学相得益彰,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从而实现学生的成功,教师的成功,师生* * *共同成长。这难道不是一个美好的教育梦想吗?

当然,还有一点应该很重要,那就是身教重于言传。我的一些学生后来经常说起一件事,说我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的时候,每天早上,在学生们早读之前,我总是一个人回系里练习普通话朗读。学生们表示,看到老师比他们更勤奋,深受感染。他们早上朗读的时候,会更大声地练习用普通话朗读,也会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他们的普通话语感增强,更喜欢学习中文。其实当时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角色。因为当时在农村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用当地方言授课;在我看来,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我们应该学会用普通话上课。所以我必须自己练习,先读,多读,大声读。读不准就多查字典,多纠正发音,找读准的同学纠正。没想到,这对同学们也是一种感染。如果我坚持,至少我会说普通话。我的普通话有了进步,同时,我也督促学生学得更好。老师很勤奋,学生更有动力。这就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回想起来,我的教育梦就是这么简单明了。其实老师只要有心就可以做到。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