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发展概况
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经济突飞猛进,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68438+0亿元。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6543.8+0.65亿元,是2000年的5.05倍;区级财政系统收入达到4.52亿元,是2000年的2.26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17.2:38.7:44.1调整为2005年的4.7: 31.1: 64.2。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打造一批区域名牌工业产品;企业12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03亿元,其中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2亿元,是2000年的2.7倍;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取得可喜成绩。建成了区级政府城域网和一批园区、企业信息局域网。“住、购、学、行”等服务发展迅速。超市、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市场等新型商业业态形成规模效应;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行业发展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形成特色;房地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旅游打造了科教文化特色游、山水景区游、都市农业生态游三大主题旅游线路;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中介、法律、金融、保险、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进步很大。消费需求不断扩大。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6亿元,是2000年的1.7倍。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规模基地建设和农产品深加工不断扩大;培育壮大“红山菜台”等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建设了一批适应现代城市生活需要的观光休闲点,城郊农业养殖功能逐步向城市生态旅游功能转变,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区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改革初见成效。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城中村综合改造试点全面启动。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力度加大,实现了政企分开。事业单位改革初见成效。金融、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保险、劳动、人事等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4.3倍。实际到位内资11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7倍。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五年间,新建、扩建主次干道及连接通道60条,总长220公里;在村组新建280公里硬路,实现了农村主干道硬化;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农村水网、电话通信等基础网络建设取得新成绩。实施114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实施“干净、绿色、明亮、美丽”工程,建设市级“山水园林城市”。
科教特色更加鲜明。建立了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红山特色科技企业孵化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孵化区面积21.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00余家,转化科技成果428项。我区已成为全市科技孵化器建设示范区。保持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称号,连续三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成为全市唯一的“国际科技合作试验区”。基础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中小学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普遍达标。红山高级中学、卓刀泉中学、华师大附属小学建成省级示范学校,石牌岭高级职业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各类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圆满完成我区“西藏班”任务,“西藏班”教学环境和管理得到省市好评。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辖区大学生人数已超过40万。黄家湖地区新建高校3所,基本形成东湖→南湖→黄家湖周边高等教育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