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有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学习问题,学习引起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存在的问题有: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压抑,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钝。厌学是当前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厌学。考试焦虑,尤其是遇到比较重要的考试时,更为严重,甚至焦虑情绪普遍化。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系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学的东西,基本都是为高考准备的,真正上大学的只有一小部分。学生面临着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尤其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后进生,感觉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没有出路的悲伤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种情况反映在他们的学习上,就是觉得学习很重,讨厌学习,对考试很焦虑。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划分好差班,考试排名第二,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背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导致学生大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另一方面,错误的分数观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痛苦。老师的嘲笑,同学的鄙视,甚至家长的抱怨和谩骂,都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于是厌学情绪出现了,焦虑产生了。此外,不当的教育方式,如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惩罚性,也会给学生造成各种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问题如下。与老师的关系。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导致的逆反心理,教师认知偏差导致的心理压力和攻击行为。在中学,老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和公正代表,希望得到学生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老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热情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反而会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压抑感,负面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同学之间的关系。除了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中学生还希望在班级和同学中有一种被接受的归属感,寻求同学和朋友的理解和信任。由于同学之间的不和谐甚至紧张,有些同学表现出孤独感,想恢复和同学的关系,但又不知道怎么做。与父母的关系。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给了中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港湾。在威权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无法正常沟通,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专横。各种家庭伤疤都会对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去世对孩子心理问题的伤害更大,因为他们看到了父母身上糟糕的人际关系。他们会认为父母给他们带来了痛苦,憎恨父母的家庭,因为家庭是所有不幸的所在。青春期心理问题,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外在表现趋于封闭封锁,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在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少年心理的一个普遍而特殊的标志。所以闭锁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指消极情况下的心理。中学生在负面情绪的支配下,关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标志。情绪是激动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必然会引起中学生的情绪激越。这种汹涌的情绪时而显性,时而隐性。一个微笑能让人兴奋一整夜,但内心却是兴奋、快乐或心疼、压抑、看似平静;他们有想告诉别人的话,有想告诉别人的秘密,但见到父母或老师却沉默不语。这种情况不了解,就会出现抑郁和焦虑抑郁。早恋,中学生普遍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年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性发育迅速和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受认知能力和人格发展的限制,尤其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有效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于是出现了自认为严肃而朦胧的爱情。虽然这种爱是好奇和模仿的,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中学生的挫折适应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和欲望、自尊等。究其原因,有客观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带来的困难和痛苦,中学生有两种反应方式:消极反应和积极反应。被动挫折适应一旦习惯化、稳定化,即使挫折状态在某种情境下发生变化,其行为仍然表现为习惯适应。因此,消极的挫折适应已经转化为一个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长期的耐心教育。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课程分为两部分:心理健康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训操作部分。第一部分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课程,第二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其实践训练活动包括角色扮演、相互提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手段来转移情绪、发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防患于未然。设立悄悄话热线邮箱,实践证明,热线邮箱非常有利于与中学生交谈。这种方式对于一些不擅长面对面交谈的同学来说非常方便,有些话是碍于面子,所以邮箱可以省去害羞的烦恼,中学生可以在信中更紧密的组织自己的思路。这将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心理服务室势在必行,因为学生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无论初高中,城乡,中学生都开始了从拘谨害羞到落落大方的心理疏导;从试探性的说话,到充分倾诉自己的无聊。时代的发展表明,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不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趋势。心理咨询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是咨询教师要信任和理解学生。同时遵循倾听、保密、疏导、交友的原则。这样才能建立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成功咨询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和心理才能得到充分的沟通,从而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心理治疗。因此,心理咨询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受困于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关心、尊重、理解和引导的关系,并根据问题的需要,运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缓解或消除学生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良性发展。兼顾对家长和学生其他方面的心理宣传。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直接或间接相关,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偏差的原因,或制定和实施辅导和矫正计划。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兼顾向家长宣传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