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孩子在一片土地上的第一年。
李松蔚:孩子在一片土地上的第一年。
又到了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说我给孩子选了一个非主流的“村小”,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反响。孩子的学校成了我最醒目的标签。很多新朋友,第一句话就是:“啊!是你有一个很好的公立学校,把孩子送到了一个地方。甚至有人用同情的语气说“我也想送孩子去,就是……”,也就是背后有很多原因:太远,太贵,家里不同意,等等。
我只好尴尬地笑了笑。
他们压低声音说:“喂,怎么了?」
“很好,孩子们很喜欢。」
“对,快说,有什么好方法?」
“是正常的那种好。」
他们笑了:“你说的正常,一定是不平凡。」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一所小学能有什么过人之处?就是上课听课,下课玩玩。老师很耐心,教学方法也很好...但我这么说的时候,对方的表情并不满意。我也慢慢理解了那种期待。他们在期待一个更大的传说,说这是一个孕育精英的神秘地方,孩子每天都在突飞猛进。那很好。
一年来,我也在朋友圈看了很多文章,海淀的父母,顺义的母亲,一点资讯...有些信息还是挺吓人的,好像从幼儿园就巴不得是生死战似的。以前可能也是这样,直到孩子上学了我才意识到:在今天很多人眼里,小学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小学”。
这真的让我很想把女儿这一年的教育情况记录下来。这些教育应该不是很特别。在我看来只是一种遵循常识的教育,没有必要特别提及。但如果说大部分教育的追求已经偏离了常识,那么坚守常识就成了难得的“超常”。
一年的生活,随便写下几笔流水账。
1,学校还教什么?
入学前,学校召开了家长会。有人问入学前要达到什么知识基础,校长说零基础。还强调孩子在假期要玩得开心,不要年纪小。
“拼音是高一的教学内容。你让孩子上学前学拼音。学校还教什么?」
所有人都震惊了。厉害,这么特立独行!
但是仔细想想。
学校里教的内容不是很正常吗?
2、作业无济于事
孩子们每天都做作业。如果你没有,你就不会。如果你做错了,你就做错了。家长不一定要帮孩子纠正。-不是偷懒。就算父母有时间有意愿,也帮不上忙。
原因很简单。作业是给孩子布置的。教师要从作业中判断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一旦家长帮孩子做了,老师得不到真实的反馈。
3、反馈
要学习的第一个技能是给予反馈。
热反馈和冷反馈。完成一项任务后,两个学生互相反馈。热反馈就是告诉对方你做得好的地方。冷反馈就是告诉对方下次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4、评价
说到反馈,我就想到考试。
很多人问我女儿学校有没有考试。当然,不考试怎么知道水平?每学期结束时,我会收到一份长达几十页的评估报告,上面会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打分。
还有人问:“你们班有几个学生?」
女儿摇摇头,不知道有多少。
“你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
女儿说:“有三分,四分,五分。」
“总分多少?」
“总分?总分多少?」
我跟人解释,最后的反馈不是一个分数,而是一组分数。每个学科包含不同的能力维度,每个维度都有一个分值。最后画一条曲线。他们看起来很困惑。困惑的是,没有总分,怎么知道班上有多少孩子?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你不知道有几个孩子,你怎么判断她学习好不好?
5、误差
我特别喜欢纠正细节。当你听到你的女儿说英语时,你必须指出每个单词的重音不正确,并要求她读几遍正确的发音。她很不耐烦,说老师不这样教。
那个老师通常怎么教?
我问老师。老师说没有必要故意指出错误。当孩子犯错时,老师重复正确的陈述。孩子会偷偷地向正确的说法靠拢。如果总是打断,那是不对的,是不对的,会给孩子一种挫败感。“她只需要学对的东西,不一定要承认自己错了。」
6、注意
学校调整了班级长度以适应孩子们的注意力。
一个朋友,是小学老师,感叹说:“可以这样。」
还能是什么?
“大多数学校让孩子想办法延长他们的注意力,以配合学校的上课时间。」
7.坐下。
奶奶是小学老师,曾经评论班级照片:
“这些孩子,坐不坐。」
的确,孩子们正尴尬地坐着,争先恐后地说话,急切地向天空举手。小学的时候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说话的时候小臂抬高90度。这是标准的坐姿。
8、乘法
女儿在幼儿园被同学鄙视。
以前的同学聚在一起,互相比较心算能力。有的人能口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有的人只能口算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我只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太可怕了。
女儿弱弱地问:“乘法是什么?」
啊?我连乘法都不懂。你在学什么数学?
“20以内的加减法。」
突然觉得空气中的尴尬。
9、教学大纲
有家长担心我们:“学校的教学进度跟不上。其他方面有什么用?”?」
我说没关系。根据教育部教学大纲,高一第一学期要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但我这么一说,别人都忍不住笑了:“现在谁还会按照大纲来?」
于是,人们又问我,“我听说一片土地很特别。有什么特别的?”我知道怎么回答,我说:“很特别。是按照国家教学大纲教的……”
以上是我在这个“小村庄”第一年的观察。
是特殊教育吗?
不知道怎么评价。在我心目中,是一种正常而公正的教育:孩子学习需要学习的东西,用适合她的方式,不缺不多。就是因为正常,所以在现在的语境下特别“不正常”。赞同的人自然明白。不认同的人足以怀疑:“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以后有竞争力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我现在也会收到一些不礼貌的信息。有人说:“给孩子选个土,不要太高兴。不知道她以后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会不会恨你。”——不知道留言的人经历了什么,说话这么咬牙切齿。但我理解他们的警告。这不是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复制一个地方教育不难。只要你认同它的理念,马上就可以在家里实现。难的是如何期待教育的结果。
很多人说:“我也想让我的孩子接受这种教育,可惜没有条件,也没有开到我们这个城市……”说这话的时候,我从早到晚盯着孩子的成绩单。这种心态其实很难适应一个新的地方。你让他少盯一会儿,哪怕错过一个年轻有联系的课程,他也不会。我的孩子不学习,别人的孩子在学习。以后落后了怎么办?——所谓的“无条件”只是一个有用的借口。
但是你不能责怪你的父母。
现在谈到教育,就会谈到家长的焦虑。好像一切都是因为父母小题大做。这不公平。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更大的系统问题。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前排的观众站起来,后排的人也要站起来。一方面,他也参与制造焦虑;但另一方面,如果你不站出来呢?人们无法对抗整个系统。
这似乎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有人问我:“但是你做了不一样的选择。你是怎么做出来的?”?你凭什么说那是更好的选择?」
我只能诚实的分享一些想法。
答案是不知道。我只是相信。
我一直在说未来是不确定的。个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创造一些明确的点来对抗这种不确定性。没有人知道它是否正确,直到它被证实。我们只能互相信任。因此,讨论什么是好的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相信什么来容纳我们的不确定性?
如果你相信教育是让孩子成为正常人,比如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事一些具体的工作,遇到问题知道如何解决。所以你不会太焦虑。教学大纲已经设计好了。目标非常具体和量化:孩子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20以内的加减法,会算,就好。还不如算的又快又准。
我觉得正常就够了。这是我应对焦虑的方式。
但也许对其他人来说,这还不够。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不平凡的人,这就涉及到与人的竞争和争斗。克服的人越多,能享受的资源就越多。他们的眼睛会盯着别人。没有客观的目标,一切都取决于别人的参考。别人都学了10以内的加减法,我家孩子能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就不错了。如果别人都学了不到20,我的孩子就得掌握100。-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对不起,我们还是要继续升级,学习乘法。
在这种逻辑下,很容易引发对方的焦虑循环。
焦虑也没办法。想要孩子出类拔萃,就得比别人更努力。那也是真的。这不是结论。不是说正常就好,而是不正常就不好。看你怎么相信。
最后,我想分享我的朋友张春先生写的一段论述教育目标的文章,我非常喜欢。她认为,教育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孩子成为健康、自然、能安定下来的普通人,而不是培养一个优秀、优秀、有无限可能的孩子。她说得很好,所以我引用了原文:
这就是我所相信的。普通就够了。与做一个不平凡的人相比,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是因为喜欢,希望孩子也能做到。师范教育也不容易。为此,我需要一所普通的学校,给普通人传授一些常识。伊诺经常开玩笑说,一土就是一个小村庄。这就是它的定位,它培养的是一群普通的“村宝宝”。老师和家长都是村民,“帮全村办学”。只要教我们的孩子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
什么重要?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接触这个世界。
在一个土地上,有一点是其他学校不太强调的,那就是与人合作。基于项目的学习将人们分成不同的组并执行任务。这就需要了解自己和他人。主体对主体的合作、群体对群体的合作和成员对成员的合作。我女儿很喜欢,这样她就不用做所有的工作了。“有些事我不擅长,可以留给擅长的同学。”她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那么问题来了,每个父母迟早都要面对这个问题——这与天赋无关,也与孩子是否过人无关——并做出这样的判断:你相信这样就够了吗?* * * *还得比别人?
你怎么判断?
告诉孩子:小心!这么多优秀的对手,快把他们都扔了。或者告诉孩子:太好了!有那么多优秀的同伴可以帮你做你做不到的事情。
这是我们最终想在教育中传达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