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篮球兴趣
一,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一)中学生的生理特点
中学生一般指12-18岁的青少年,这是他们的发育期。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时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篮球教学和教育有很大的帮助。整体来看,中学生抽象思维明显,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内心大起大落,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过度,对中学生的内心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学生已经能够进行逻辑判断、推理和论证,具有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喜欢怀疑和争论,他们不轻信和盲目服从他们的老师。所以往往需要诱导他们,让他们朝着合理的方向前进。
二、影响中学生学习篮球兴趣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
在发展阶段,中学生可能因为身体素质差,在体育课上不能按照老师的标准和要求完成任务,严重打击了同事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对篮球的兴趣。还有就是身体肥胖,精神受损或者自信心不足。导致对篮球兴趣不高。
(二)教师因素
对于中学生来说,最明显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老式的班级,新颖而不科学的教学方法等等。年轻学生都喜欢漂亮或英俊的年轻老师。第一眼看上去,学生会很喜欢。他们有一个非常独立的班级,学习热情高,效果好。这是他们的心理特点。但是时间长了也没有什么新花样,上课也很无聊。一堂篮球课,如果老师没有扎实的基础和熟练的动作,会让学生认为学篮球不好,也会影响学习成绩。因此,在篮球教学中,首先通过准确、熟练、认真、和谐的讲解,让学生建立起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动机,从而产生对篮球的兴趣。
(三)师生关系的因素
师生情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爱是打开受教育对象心灵的钥匙。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至关重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最重要的是学生对老师的认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优秀的教学水平,更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融入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和体谅学生;其次,要有耐心,在面对犯错的同学时,要充分了解情况,然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最后,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关系,并鼓励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作为他们的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找出他们的好处,适当的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总之,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的老师要多关注学生,走到他们中间,和同学打成一片,让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忘记你是他的老师,而是把你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
(四)不良环境的因素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必要条件。在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班级多、学生多、场地设备少、专业性不强、教师工作量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场地、器材、师资的培养入手,才能更有利于中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
第三,提高对篮球的兴趣。
(一)游戏带动热情
对于一些不爱篮球的同学,可以通过游戏激励,逐渐爱上篮球。众所周知,游戏只是一种为了好玩或者娱乐的集体体育活动,而在这里,你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兴趣。比如罚球比赛: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两队在罚球线后站成一列面向本队,每人头上拿一个篮球。比赛开始时,各队从顶部开始罚球,无论是否命中,射手都要抢篮板,把球传给下一名球员,以此类推,直到完成规定次数的命中,先完成的队获胜(规则:按篮球比赛的发球规则)。目标:1。提高学生原地投篮技术的质量和命中率;2.让学生把这个当成目标,专心完成游戏,有成就感。比如一个30分的抓举:把学生分成四个相等的队,每个队用一个篮筐,每个队在距离篮筐5米的地方站成45度柱,一个球在头上。比赛刚开始,每队都会跳投一次,从场顶发球一次,都是自投自抢。不管他们是否击球,他们都会以同样的方式把球传给下一个球员一次。跳投2分,发球65,438+0分的成绩将累计到30分,按完成速度排名。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可以感受到篮球运动带来的刺激,从而改变观念,认为篮球是一项好的运动,他们也会逐渐爱上篮球运动。
(2)给予支持和鼓励。
为了带给别人支持和鼓励,首先,学生必须积极地认识自己。要让学生有积极的自我认知,就要学会辩证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活动,在集体中形成“比、学、赶、爬”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从积极的方面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获得自我效能感。在中学体育课上,学生不应该因为成绩不好而责骂或惩罚学生。相反,这样的学生应该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让他振作起来,让他觉得做起来并不难。在保护差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优秀的学生。还是有鼓励的,让优秀的同学继续做好榜样。
四。结束语
中学生对篮球兴趣的培养是从好奇到求知,再到爱好,最后从入迷的过程中形成的。在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材,积极创新,因材施教。只要对篮球有渴望,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