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首先,厌倦的严重性
1.它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在乡镇,在城市也是如此;有初中,也有高中;有中专和普通高中。
2.学生的比重越来越重。根据我们对珠三角地区很多城乡中学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在50-60%之间,少数乡镇中学甚至达到70-80%,从数量和比例上来说都是令人吃惊的。
3.复杂性能
(1)初中毕业,不想上高中。高中毕业后,他们不想上大学。本地学生不想去异地读高中。
(2)职业高中、中专、成人学校等学校的学生。学的漫不经心,得过且过。上学不是为了学知识,问问题,而是为了混日子,拿文凭。
(3)上课不听,不记,不做练习。老师讲你,我在台下演我的。
(4)有些学生老师批评不了,学校也管不了。厌学似乎是很自然的。
4.厌学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我精力太旺盛了。业余时间想到的就是“玩”,越新奇刺激越好。
(2)吃穿,享受,偷懒。
(3)不关心政治,但不问国事。
(4)一切以“我”为中心,忽视集体事务;对不好的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明哲保身,不求更大的伤害。
(5)和散文交朋友,谈恋爱。
(6)极少数学生甚至因为盗窃勒索、参与黄、赌、毒等犯罪。
二,厌学原因的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历差。厌学的大多是考不上重点中学、重点中学或理想学校的不成功学生,尤其是乡镇级中学。
(2)思想政治素质低。相当一部分厌学的学生是初中甚至小学的“双差生”。他们通常纪律松弛,有许多缺点。
(3)自负自卑,没有远大志向,功利思想较多。
(2)社会原因
1.随着我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逐步形成,这个奇妙的“外面的世界”对于那些厌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刺激。
2、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近年来,一些刻板印象,甚至丑恶的东西重新浮现。比如封建迷信,兄弟义气,一切都是金钱至上,临危不乱等等。,影响了学生。
3.党政机关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如贪财贪腐、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以权谋私等。
4、很多企业、公司等。,重人情轻人品,看文凭不看水平。导致青年学生对“有钱能使鬼推磨,大学毕业又怎样”有一种迷茫的认识。
5.总的来说,知识分子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仍然不高。这种现象,同学们都清楚“学美发不如学理化,卖茶叶蛋不如搞导弹。”
6.名人或者大企业,公司捐钱帮助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只关注校舍的外观,而忽略了用于教学的设备和仪器。结果他们在一流的校园里无所事事,无所事事,令人遗憾。
7.由于珠三角等地毗邻港澳台,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不良影响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传入,使得学生在人生追求、对事物的判断、对是非的辨别上,自觉不自觉地沾染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不良色彩。
(3)家庭原因
1.由于家庭的富裕,生活条件、交通、通讯工具的现代化,生活水平的小康,以及独生子女或二胎家庭的优越感,很多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伸手要衣服,入不敷出”的习惯,因此对学习知识技能这种累人、枯燥的生活自然产生了恐惧和排斥感。
2.很多学生的父母经常在外地做生意或者去港台打工,平时很少和孩子团聚。除了每月甚至半年定期的经济关怀和电话,他们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所以对学生的家庭和教育明显缺乏。
3.很多同学不仅家里有钱,而且都是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等。也有很多有钱人。平时你给十块八块,我给几十块甚至上百块。学生的收入来源很广。钱多了,就有了玩的开销,有了厌学的条件。
4.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严”和“宽”都是不当的。平时小孩女人都听话。一旦他们有缺点,就会破口大骂或者痛打一顿。学生习以为常,于是变得固执或自卑,对学习极为不利。
5.很多家长因为自己的工作和劳动原因,平日里很少主动去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纪律。他们的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就得被动联系学校或老师,效果很难好。
6.很少有家长给过孩子上学的经济资助,所以对学校有一种亲切感。大多数家长更希望学校对孩子宽容一些,而不是严格管理。作为一个孩子,我明白这一点,这对学生管理非常不利。
(四)学校原因
1,教学体系过时。固定学制,固定教材,固定专业。对于地处珠三角,面向台港澳,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中学生来说,无异于穿了一双大脚的鞋,很尴尬。
2.教学方法既陈旧又不灵活。以书本、课堂、老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使学生长期处于被禁锢、被压抑的状态,久而久之,逆反心理就会随之产生。
3.理论多,实践少;看得多,做得少;老师倒的多,学生吸收的少...这与相当多的学校缺乏教学、实验、实习等设备或仪器有关。给学生不愿意学习或者不努力学习,努力学习创造了客观条件。
4.在学生管理上,“严”多,“宽”少;课外活动单调刻板,但活泼灵活。这也与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5.教师(尤其是乡镇级中学)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低下,与学生的期望相差甚远,无形中造成学生厌学。
第三,对策
根据厌学原因及其复杂特点,在采取对策时,应坚持内外结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具体思路和做法如下:
(1)社会方面。
1,各级党政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下大力气坚决消除那些在社会上影响很大的丑恶现象,从而改善中小学生生活的外部空间,减少那些不良现象对中学生的刺激和诱惑。
2、加强商业、餐饮、文化娱乐部门的管理,强调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社会效益。所有成年人可以做的事情,如电子游戏客房,商务舞厅等。,应在中小学明令禁止,违者应采取严厉制裁。
3.招聘干部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公司、企业,要规范招聘方式,严格遵守招聘纪律,实行公开公平竞争,既重文采又重水平,减少中学生步入社会的侥幸心理。
4.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效防范和抵御来自港澳台的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5.各级党、政府和社会利益相关者在投资教育时,不仅要关注学校的外部形象,更要关注学校的内部结构,让学生在学校有学习的空间、有看的东西、有玩的条件。
6.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还是要继续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让学者真正成为社会羡慕的对象,让学生知道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性。
(2)家庭。
1.家长和学生亲属要向学生传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团结互助、报效祖国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品质,给孩子灌输更多的竞争意识,尽可能减少“坐享其成”的惰性。
2.父母要尽可能多的接触孩子,尽可能多的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我们认为,在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给予孩子更多的精神关怀和教育,比给予他们更多的物质和经济关怀更有价值。
3,平时尽量主动联系学校,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把握孩子成长发展的脉搏,教育方法上宽严相济,讲究技巧。让孩子在家里感到可爱,父母的效力令人尊敬,从而增加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学校。
1,积极争取上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等的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因地制宜设置学制短、实用性强的学科和专业,让学生满需求入学,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为家乡经济建设做贡献。
2.下大力气加强学校实验、实习、学徒等设备设施的投入,让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下决心做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情境中解脱出来,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
4.在学生管理上,我们也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学习要求严格,课余生活自由灵活,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在课外活动中玩得开心,形成了优良的教育环境。
5.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艺术性,注重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实践“走出去”和“请进来”,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一种特殊现象,我们提倡各级学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那么,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厌学的问题会得到圆满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