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目2 -2-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式
教育没有脱离社会生产和生活,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场所,根本没有教育制度。
4.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5.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1,夏朝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中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式。
2.殷商
最早用考古材料(甲骨文)进行的学校教育
3.西周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制度,并有“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核心的六艺教育:礼乐射书数。
4.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落,私学兴盛,儒墨私学成为当时显学。
墨学创始人翟墨是继孔丘之后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核心思想是爱而不攻。
欧洲奴隶社会曾有过两种著名的教育制度。
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斯巴达教育非常重视士兵和战士的训练。教育的内容几乎都是军事体育训练,比如跑、跳、打、骑、投。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勇敢的士兵和战士。
2.雅典
雅典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国内阶级斗争比较复杂。雅典的教育非常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教育内容非常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教育的目的是让奴隶主的后代适应这种复杂的社会阶级斗争。
在欧洲封建社会,有两种教育制度。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教会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祭司和僧侣,也称僧侣的封建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语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各科贯穿神学。
2.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也称世俗封建主人教育。加油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掷枪、下棋、吟诗。
16世纪后,世界进入了现代社会,而此时的教育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千米教育崛起。
(2)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1,韩
汉武帝以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隋唐时期
隋朝开始出现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确定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
3.宋朝
宋代以后,朱成的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四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技、文学、艺术等内容不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
4.明朝
明代以后,八股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既束缚了社会思想,也束缚了形式上的创造性。
5.清朝
光绪三十一年(1905)
科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开办学校。
1,教育的阶级性
2.教育的等级。
阶级和等级的区别
阶级性质是指人们的经济地位,比如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
秩是指等级,是指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如古代的一等官、二等官。
3.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
科技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而是四书五经的内容考核。
4.教育的象征意义
能够上学接受教育象征着地位。
5.教育的僵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在死记硬背。
6.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制。
1,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意味着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发起人保罗·伦格兰德被称为终身教育之父。
2.教育大众化。
人人都受教育,尤其是学龄儿童。
3.教育民主化
否认教育的等级、特权和专制
4.教育多样化。
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