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中学的历史教学我如何阅读国史大纲?
如果只是将史实或材料一一呈现,学生只会感受到一些琐碎的细节。回顾反复阅读钱穆先生作品的过程,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他对历史事件的独特洞察力,还有他把国家历史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方法。所以我把无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在大历史的演变中,引导学生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去观察一个特定民族、国家、群体或世界的历史演变。我打破了原有教材的框架结构和传统的教学形式,慢慢开始以阅读历史典籍的形式进行叙事,以孝文帝的生平作为教学的伏笔,以河阴之变的问题作为贯穿教学的伏笔和关怀。从《国史大纲》、《舒威》、《子同治鉴》等,选取北魏崛起、国史之狱、太和改革、都城汉化、印盒之变等史料,一课讲述两大大案、三代皇帝的故事,打通历史脉络,展现时代背景,构建知识框架。
在教学导入中,我使用了倒叙,在讲述河阴之变的故事时为下面的讨论做铺垫,引导学生围绕“河阴之变疑点重重”在短文阅读中发现问题,从怀疑到探究。
教新课,在北魏崛起部分,我讲了道武帝拓跋珪崛起的故事,以及拓跋珪做吴泰皇帝时的国史之狱。对比了几本史书中的相关记载,我提出了阅读和思考的问题,比如崔浩的国书中有哪些内容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拓跋珪和拓跋珪离奇死亡的背后隐藏了多少谜团。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可能只是历史的一个片段,却能折射出鲜卑文明的落后和统治危机。
讲述改革的环节是教学的一大亮点。我会给学生看几篇国史大纲的长文,以图文阅读笔记的形式展示老师的思维过程,并传递问题——文中的关键词、表层信息、深层信息是什么?北魏汉化改革的先行者是谁?孝文帝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分析,了解孝文帝的悲凉一生,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进一步思考:钱穆的观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哪些词有歧义?推理过程有没有错误?遗漏了哪些重要信息?可以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学生围绕问题阅读史料,分析交流问题。在学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以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为例,如何分析历史上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及其后果?”通过对读书笔记的梳理,首先要建立知识框架,然后收集延伸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引导下,学生在模仿和迁移中学会提问,懂得思考,逐步提高历史素养。
最后,我让学生们再问一遍他们的阅读思维问题。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问了许多问题。例如,这本书只谈到了改革的积极影响。孝文帝改革有没有弊端?不迁都不改革,能避免悲剧吗?史书中用来评论汉化改革的文字,正面多于负面,后人的评价也比当时好。为什么?钱穆先生书中的孝文帝是一位雄心勃勃却又超然物外的改革家。为什么对孝文帝改革的负面影响似乎不闻不问?——有些问题可能是伪命题,有些问题是发散性的,但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形成了思维的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