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上好初始课,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科”,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有这种认识。他们以这样的心态学习,怎么提高?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课堂上认真准备、讨论、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的错误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根本工作。事实证明,教师如果能把最初的课堂讲得精彩、有趣、寓教于乐、赏心悦目,就一定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系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憧憬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在我的课开始时,我经常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学生们了解的历史人物,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和评价。然后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追根溯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不是死记硬背”。所以,一堂精彩的公开课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幽默语言,引发兴趣
语言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教学方法,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幽默的话语不仅能像兴奋剂一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像调味品一样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讲鸦片战争中清朝的腐败无能时,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义山厕所反洋兵”的故事,既能吸引学生们去听,又能深刻揭露清朝的腐败无能,官僚的愚昧无知,中国的封建落后。教师要用幽默的语言传授历史知识,启迪思维,打破枯燥的课堂,让学生在会心的笑声中主动学习和思考。
第三,提问提问,激发兴趣
学习从思考开始,思考从怀疑开始。学习新知识,其实就是设疑解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觉得没有办法重拾疑虑,进而鼓励他们寻求“另一个前途光明的村庄”。当学生找到另一个村庄时,他们会有一种成功感,这可以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所学有问题时,才能激发他们的思考热情,巧妙的提问和提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的学科,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包括一定时间、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事件的发展。所以它有情节,有过程,有善恶,有是非,有悲欢。历史本身包含了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初中历史课本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提纲挈领。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只有条条框框,没有看到剧情和过程,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初中生性格活泼,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根据这一感兴趣的特征,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把历史知识揉进故事中,用故事讲述史实,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典型的短小有趣的故事,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活跃,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引导学生进入忘我的境界。比如我在教《春秋五霸》的时候,就插入了一些“老马认路”、“退三舍”、“试尝胆识”之类的成语故事。我在讲“戊戌变法”的时候,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禧太后的追杀”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学生们很感兴趣,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些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历史内容忠于历史的真实,不能随意编出一些情节内容来换取学生对虚构和编造的兴趣。
五、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加深兴趣
由于历史的内容大多远离现实生活,而初中生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低,很多历史问题很难理解。时间长了,他们总觉得历史教学永远是旧账,看了也没用,会产生厌烦情绪。事实上,历史和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被书写的历史。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及时抓住历史教学联系实际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事实证明,历史一旦与时事、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情绪马上就会高涨,兴趣就会被激发,学习氛围就会变得非常活泼。
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就是要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环境,把学生吸引到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动摇和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