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敬的资料

杨守敬一生致力于地球科学。历经三代师生,《水经注》是清代300年地理研究的最终代表。但这本书的出版是注定的,它的跌宕起伏只是增加了关注民族文化和正统学术的人的感受。但聊起来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民族文化似乎有复兴的迹象,对杨守敬的关注和重新审视就是一例。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本名彭云,本名吴兴,本名老苏曼。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碑刻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地方志家和书法家。42岁时,他被驻日大使何召往东京,任使馆文化专员。在中国期间,我收集了5车在日本丢失的日本古籍,超过65438+万册。同时,中国的书法艺术在日本得到大力推广,书法古拙奔放,几乎达到汉魏。在近代日本,杨守敬所提倡的是北魏的书风,所以有杨被尊为当今日本书法道教的门派之说。杨于1884年回国担任黄冈神谕。1889受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邀,出任部落虎学院地理讲座教授。杨守敬是晚清同时代人中唯一可以称得上大师的湖北学者。他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贡献,是划分古今学科的重要里程碑,尤其是《历代地理演化通图》和《水镜笔记》。著名学者顾颉刚在《中国当代史》中评价清代地理学研究时说:“三百年来致力于水镜注释研究,令人惊叹。”与杨同时代的国学大师罗振玉,曾将杨守敬的《地理》、段玉裁的《小学》、李的《算术》并称为清代三大“绝学”。

《水镜笔记》是北魏著名学者李道元所著的一部历史地理学名著。该书共40卷,是继《山海经》和《愚公》之后的中国地理学经典著作。详见1000多条水道,描述其地理变迁和演变,涵盖战场、风土人情、土特产和人物。自李道元以来,许多学者将《水镜注》的注释作为毕生研究的对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继明末顾朱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之后,清代出现了沈炳勋、全、赵一清、戴震、等五位专研朱的先生。

杨守敬在专业成名后,立志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朱。除了搜集大量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他对观海堂的收藏与湖北著名学者柯不相上下,藏书之丰富,使他对中国刮目相看了一段时间)之外,他还进行了艰苦的长途实地考察,并在此之前做了大量的学术准备,为最终研究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撰写了《龚宇本义》和《汉志补遗》以追溯其渊源。写《三国志郡表补正》以考其天下;考证隋书的地理记录,以考察其委员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先有朱鉴出版,后有元年(1909)朱鉴补、徐补出版,赢得了很大的学术声誉。当时,学者和名人都称赞他的研究“杰出而独特”。杨守敬与之江得意弟子熊一起,从逐一寻找注释出处入手,在书页之间进行注释,用了八本书,遍布。然后,他比较前代哲人的得失,一次定下,花了三十多年“不间断的寒暑”考证、校订著作,百万字的《水经注》大获成功。辛亥革命后,杨守敬避难上海,依靠湖北名人柯、张之洞幕府旧友梁定芬、上海学人的资助,在“以卖字为生”和为他人鉴赏碑刻古籍、撰写跋的同时,继续着他的修水经工作。与此同时,他竭尽全力策划《水镜竹书》的出版,甚至晚上就把自己托付给了北洋政府。

他给李写信,要求编绘历代地理沿革总图,“以各省学校为地理教科书”;给首席财务官梁士毅写信,婉转请求政府资助《水经注》的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来“捐二百元刻《水经注》);写信给段、赵尔逊、周叔谟等政治人物求助,希望得到他们在篆刻方面的支持。同时,我向远在日本的罗振宇介绍了我未发表的作品,并讨论了水镜竹书的刻本问题。为了尽快完成这本书,我毫不犹豫地把我收藏多年的善本交给罗出版。此外,他还写信给湖南中部长沙岳麓书院的著名儒生、晚清另一位著名学者王先谦,要求在湖南永州物色一名廉价而技术娴熟的雕刻师。直到后来,他才背上被清朝遗民唾弃的骂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员。它的目的是出版他努力了几十年的水镜竹书刻本。杨守敬多次强调“这本书不出版就死不瞑目”,但在1915去世前,这位在邻国苏联“一直想着名山事业”的老人,没能看到他毕生致力的《水经注》的出版。

在杨守敬生命的最后一刻,关于水镜的笔记还在不断地整理、校订、再校订。临终前,杨将此书托付给弟子熊,并嘱其家人每年租20米的石头供熊温饱。熊遵照老师的遗愿,住进了杨在武昌的二叔府。“不冷不热,志在必得。”经过22年的不懈努力,“该书先后在六七所学校出版,手稿改了六次,最后定稿”,由长沙王先谦联合学校起草修改成40卷,654.38+0.54万字。1930年,日本学者森三路派松浦嘉三郎到武昌,要求用一大笔钱买一本《水镜笔记》。熊坚决拒绝,因为“这位医生没有外国朋友”。后来杨的后人偷偷把手稿卖给了别人。熊得知后,又悲又怒,带着手稿上吊而死。1936年,熊临终之际,委托芷江同乡、燕京大学研究生李对《笔记》手稿进行最后修改。

杨守敬、熊两代人历时50余年完成的《笔记》手稿本,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除了所谓日本汉学家多次以各种方式试图寻找之外,当时国民政府的有关机构也多次向杨的后人索要。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当局从学术和军事价值方面要求保护和强购杨手稿。6月1938,10日,以陈立夫为部长的教育部向湖北省政府发出密电,要求湖北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设法尽快购买杨守敬的藏书和《水镜笔记》手稿或强行移至安全地点,以免落入敌手”。经与湖北省政府派往杨府的杨后裔杨冕多次商讨,杨提出自行解决保护问题,并计划运回宜都老家保存。当时,《水镜笔记》的原稿单独存放在汉口同济信托公司。

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在商务印书馆与王等人商议,与杨后裔杨绵之签约,出版《笔记》手稿。决定由教育部和中央研究院一次性付给杨后人3000元,书稿由中英董事会管理,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印刷厂出版。7月30日,湖北省公安厅第五分局局长、董宗海等人护送杨后人从同济信托公司取出书稿,送至汉口黄陂路75号公寓,再由乘飞机赴港。经多方动员,湖北省政府在武汉失陷前,将杨守敬的其他书籍10箱,包括6093册和各种类型的地图80幅,从杨后人手中调至巴东管理。《杨守敬》中的其他大部分重要书籍于1914年被当时的国务院收购,保存在故宫博物院,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守敬在湖北的书最初存放在巴东河北的柚树。为了避免被敌机轰炸,8月,1939,经过重新整理编目,从巴东转移到兴山县曲洞乡兴隆寺洞。时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的谭恩,住在窑洞里保护杨守敬的书和其他重要的书和版本,不分年龄,直到1941年3月调到恩施。抗战复员后,这些书被搬回武昌佘山南麓的省立图书馆。

傅斯年将《水镜竹书》手稿带到香港后,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实际上相关经费没有及时拨给印刷,进行前期操作。1941年165438+10月6日,日本天皇批准了对香港的作战计划,香港于2月25日夜沦陷。当时,我们不知道水镜笔记的命运。1938+00年6月武汉失陷前,傅斯年随历史语言研究所西迁昆明,后迁回四川。我相信他一定时刻关注着水镜笔记的下落和命运。后来,把手稿带到台湾省,一定离不开傅斯年的重视和努力。但直到1950,12.20在台北去世,傅斯年才未能履行当年的合同,出版了《水镜笔记》。

李是燕京的一名研究生,受熊委托负责最后的校订工作,他没有辜负先人的期望。无论是战时的重庆,还是复员后的家乡湖北,他一方面继续做好该书的校订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筹划出版发行,以告慰前辈。在感叹商务印书馆未能公开出版的同时,依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在1949 65438+2月前,时任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益都老乡杨守敬,私自赞助傅毅和另一老乡姚海航,用自己的教书工资出版了《水镜笔记》前三卷共40卷。现存书第三卷末尾,用毛笔写着:“本书出版费由姚海航、向一夫、于之三人的教学工资组成,今后将无法继续出版!”注意,让人忍不住被它感动!

1949年6月,傅斯年将从汉口带到香港后又回到大陆的《水镜笔记》手稿,连同历史语言研究所保存的其他书籍和文物一起,搬到了台湾省。50年代初,终于由台北中华书局在台湾省出版。在内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从武汉收藏家徐兴科手中买了一本熊撰写的《水镜笔记》,与傅的原稿抄在同一本书里。手稿由科学出版社影印出版,1957。与此同时,中国史家成立了一个以吴晗、范文澜、谭启祥为主要成员的委员会,重绘杨守敬的历代地图,任务是编制一部中国历代地图集,供毛泽东读史。1971年,另一份《水镜笔记》手稿被中央图书馆收藏,后由台湾中华书局影印。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组组长李一氓建议重新整理出版《杨守敬集》。5月5日,1984,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谢成仁为首的整理小组正式成立。《杨守敬文集》收录了杨守敬生平40余部重要著作,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4月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