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
摘要:
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陷的舒适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的文化现象。艺术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特殊方式,也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艺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用语言创造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的基础是人类的语言,有效的艺术创作必须完全依靠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所谓没有语言的艺术创作,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戏创作。在娱乐功能层面上,艺术和普通的娱乐游戏具有同样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但毕竟艺术和普通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必要予以认真关注。
关键词:娱乐游戏,虚拟文化,主观缺陷,情感行为,艺术
什么是艺术,艺术与人类其他文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目前,似乎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试图从人类主观行为的功能范畴及其所创造的文化构成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人的主观行为的三个基本功能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主观行为按其基本功能类别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本生产劳动,如寻找、采摘、捕捉和种植食物、建造房屋、制作衣服和其他必需品等。,属于基本生产劳动。没有基本生产劳动获得的基本生活资料,人类的基本生命活动就无法维持。第二类是基本的社会生活,以保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做饭洗衣、繁衍抚养后代、社会交往和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以及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等。,都属于基本的社会生活。如果离开了基本的社会生活,人类的基本生命活动就无法健康地维持。第三类是娱乐和游戏活动,如唱歌、跳舞、写诗、绘画、看电视、下棋、猜灯谜、踢足球、上网等,都是娱乐和游戏活动。没有娱乐和游戏,人类基本的生命活动依然可以正常维持。
第二,艺术是一种娱乐游戏的方式。
艺术是人的一种主观行为,属于娱乐游戏的范畴,似乎是人的学问。因为,没有艺术活动的任何形式和内容,人类基本的生命活动都可以正常维持。那么,是不是所有人的娱乐和游戏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呢?显然不是。比如孩子挖燕窝、摸鱼、打蛐蛐等许多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不能称为艺术,弹琴、写诗、画画、唱戏等许多类似的娱乐游戏活动可以称为艺术,这是人的知识。虽然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娱乐游戏都称为艺术,但是我们可以把艺术认定为娱乐游戏的组成部分,是娱乐游戏的一种方式。这在逻辑上不是问题,似乎也没有人会反对。
第三,什么是艺术
但是,对于人类所有的娱乐和游戏活动,哪些可以明确称为艺术,哪些可以明确称为非艺术?目前,似乎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然而,问题远不止于此。比如,人们普遍认为绘画这种娱乐游戏可以称为艺术,然而,是不是所有的绘画活动都可以称为艺术呢?老画家的画能被称为艺术似乎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它们都是画。似乎很多人都不认同一个随意的孩子涂鸦能不能称之为艺术,只有当孩子的“徒手涂鸦”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有人称之为艺术,那么,什么水平的孩子的“涂鸦”才能称之为艺术呢?这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据说美国的一只黑猩猩会“画画”。人们给它纸和笔,它能饶有兴致地做出许多“有趣”的“画”。如果黑猩猩的“画”也叫艺术,似乎很多人甚至不以为然。那么,理论上应该如何区分艺术与非艺术呢?或者说,理论上,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第四,人的主观需求
人的主体性是以人的“自我”形式为基础的,而“自我”形式是以人的思想文化形式为基础的。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基于“自我”形式的行为,称为人的主观需求。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人就会在主观上感到幸福;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主观需求或损害人的主观利益时,人就会在主观上感到痛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主观需求不能被客观事物及时满足,主观利益经常被一些客观事物损害而感到很多痛苦。可以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客观事物对其主观需要的满足,避免客观事物对其主观利益的损害。但这种追求或拒绝往往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现,使得人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因为很多事情无法实现而主观上有很多缺点。这种主观的遗憾总是让人不断沉浸在痛苦的感情中,总想摆脱。
五、人体的三大功能系统
人体有三大功能系统:一是基础功能系统,二是认知功能系统,三是情感功能系统。基本功能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负责完成正常的生理代谢、器官发育、个体生殖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组成这一功能系统的所有器官称为人体的基本器官。认知功能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人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任务。构成这一功能系统的所有器官,称为人体的认知器官。目前,人们的认知器官一般被认为集中在人脑。情绪功能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负责认知成就引起的“情绪行为”的发生和不同个体之间的“情绪交流”。组成这一功能系统的所有器官都被称为人体的情感器官。情绪功能系统的“中枢”被很多人认为是在人体的“心脏区域”。
人体的生命活动只能通过人体器官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来进行。人体器官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所产生的功能现象称为器官行为。人体的器官行为是人体器官的自然功能现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人体器官的本能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需求。人体器官的很多行为都能让人感到快乐,这是人主观上所期待和追求的。确切地说,人的主观需求是基于人体三大功能系统对客观事物的需求行为。可以说,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主观上对器官行为的某种形式和内容的无止境的追求。
情感器官通常产生的行为内容主要有喜、怒、哀、乐、悲、喜、思、爱、怨、恨、惊、疑、望、烦、惧等。情感器官的这些行为往往是人主观需要的。无论是在人的基本生产劳动、基本社会生活还是娱乐游戏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情感器官的这些行为。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情感器官产生这些行为,通常需要人们付出大量的主观成本。比如劳动的过程和结果可以让人感到开心、愤怒、悲伤和快乐,但劳动过程中长时间的辛苦劳动通常会让人主观上不愿意承受。虽然很多娱乐游戏可以让情绪器官得到更强烈的行为反应,但娱乐游戏通常会消耗大量的生活资料。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一些娱乐游戏只需要花费较少的社会财富,就可以让情绪器官有足够的行为反应。比如说讲故事,听故事,只需要一点点社会财富,就可以使人的情感器官产生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器官行为反应。
第六,虚拟文化现象
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当真实客观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满足或违背人的主观需要时,能使人感到愉快或痛苦,并能引起情绪器官的行为反应;当人与故事中的虚拟客观事物发生关系时,也能使人产生愉快或痛苦的感觉,也能引起情感器官的行为反应。而且故事中的客观事物比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更容易引起情感器官强烈的行为反应。比如现实生活中的“小芳”,会让人觉得亲切美好,会让人想家,会让人失眠;但故事里的“林妹妹”会让人觉得更温柔,会让人失去理智,会让人觉得无比悲伤,会让人觉得很痛苦。现实生活中,“小芳”往往不能满足人的主观需求,但故事中的“林妹妹”却能很好地安慰人的主观缺点,让人觉得“与众不同”。
情感交流是人类情感器官不断的行为需求。人有必要向别人倾诉自己内心的不足,向别人倾诉自己内心的喜悦,听别人讲一些新鲜的事,或者告诉别人一些新鲜的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有趣”和“值得谈论”的悲伤或快乐的事情并不总是发生。其实,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大多是自己听到的或看到的关于别人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用夸张、虚拟的方法编造出来的一波三折、内容精彩的关于别人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讲故事、听故事有非常好的情感交流效果,对主观缺陷有安慰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听故事和编故事。听故事的人总想听到更精彩的新故事,编故事的人总想编更精彩的新故事。想听故事,想编故事,早已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主观需求。自然,听故事、编故事就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生并发展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的主观缺陷的舒适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其文化形态的本质特征是虚拟人的现实生活。这种文化现象被称为虚拟文化。本文将这种虚拟的文化现象称为艺术,是专门为满足人们主观缺陷的舒适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的。一直以来,艺术的内涵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关注艺术的人都有自己的定义,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来定义艺术,本文对艺术的定义,一方面给出了明确的客观标准,另一方面明确了艺术的本质,在理论上严格区分了艺术与普通的娱乐和游戏行为,从而明确指导人们的艺术实践。本文对艺术的定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艺术”的本义,这并不要紧,因为类似的先例在理论界也有过。
虚拟现实对于人们的精神幸福是人类非常重要的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为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了非常丰富的精神食粮。虽然人的梦大多是生活的虚拟现实,但梦的创造不是人的主观行为,梦也不能称为艺术,编造谎言骗取他人财物或故意损害他人利益也是虚拟现实,但骗取他人财物或故意损害他人利益不是娱乐游戏。因此,我们不能把编造谎言称为艺术。
七、艺术的本质
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情感器官的主观缺陷和行为的安慰需要而创造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是用语言创造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是人们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的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艺术的基础是人类的语言。在人们的艺术实践中,艺术的发生通常完全取决于人类的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人类的语言有多种形式,如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绘画语言、肢体语言、音乐语言、现代影视语言等。艺术的发生会相应地以故事、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电视剧的形式出现。没有语言,艺术的发生就没有基础;如果人们不理解对方的语言,就无法实现艺术交流。
艺术用语言创造虚幻的事件,让别人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来感受虚幻事件的发生。在感受场景的过程中,人相应的主观缺点会得到适当的安慰,人的情感器官会产生积极激烈的行为反应。人的主观缺陷的慰藉和情感器官的行为反应,完全是基于人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些客观事物的主观需要。因此,艺术创造的虚拟事件必须基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需求,才能发挥显著的艺术效果。
有句成语叫“画饼充饥”,这是对艺术最生动的诠释:人因为饥饿而想吃饼,又没有饼,只好画一张大大的饼来自慰。饥饿的人看到画中的这块蛋糕,主观上可以得到一点满足,他们的情感器官也会产生一点喜悦。古人有福报:说梅子解渴,竞稍缓;画饼充饥,少拜腾翔之志。这其实是对艺术的发生原理和社会功能最生动、最精辟的阐述。
八、艺术的启蒙功能。
人们的社会生活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秩序中。一定社会秩序的产生是以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的理性意识形态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艺术所建构的虚拟现实能够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来说,艺术是上帝的牧羊鞭,可以把人的灵魂引向天堂,也可以把人的灵魂赶入地狱。
人的主观需求是以人的意识形态为基础的,艺术创作的虚拟社会现实通常是以人的主观需求为基础的。因此,任何人的艺术创作都在客观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任何欣赏别人艺术作品的人,都会受到别人意识形态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意识形态。因此,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来说,艺术具有非常强大的教育功能,这使得它在社会形态和社会秩序的构建和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寓教于乐”和“寓教于乐”是艺术在社会中教育功能的最大特点。
因为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所以它经常被社会管理者用作教育人民的基本手段。普通的娱乐游戏没有教育功能。这是美术和普通娱乐游戏的另一个明显区别。
九、艺术创作
以满足人们对娱乐游戏的需求为主要目的,创造虚拟的人类生活事件的文化活动过程,称为艺术创造。艺术的社会功能,一方面是满足人们对情感器官的主观缺陷和行为的安慰需求,另一方面是满足社会对大众教育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人们艺术创作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娱乐和游戏效果,即最有效地安慰人的主观缺点,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情感行为。那么,从原理上讲,艺术创作如何才能最有效地抚慰人的主观缺点,激发人的情感器官的情感行为,还能积极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呢?
第一,首先要把有益于社会进步发展的健康进步的思想作为创作基础,努力宣传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批判落后思想和丑恶人物。只有这样,艺术创作才能在社会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善于针对人们对现实生活最强烈的主观愿望。比如,在荒年,人们最强烈的欲望是寻求食物;在动荡的战争年代,人们最强烈的愿望是期盼和平;在富足和平的年代,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个艳遇;在想要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最强烈的愿望是根除特权和腐败。根据人最强烈的主观愿望进行创作,是获得良好艺术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第三,要善于制造观念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不同观念之间的意志冲突是最常见的引起人的情感器官强烈反应的事件。利用虚拟事件来制造观念之间的冲突,总有引起情感器官强烈行为反应的显著效果。针对“好人”与“坏人”的斗争,“好人”与“好人”的意志冲突来创作作品,也是达到良好艺术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第四,要善于创新。利用虚拟事件宣传新思想,对人的主观愿望创造新需求,可以使人的思想产生新的波澜,使人的情感器官产生“深刻”的情感行为,使人“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虽然创造新的创意可以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但创作者必须有更深的思想积累。
第五,艺术创作创造的虚拟事件要符合真实事件的发生。虚拟事件越接近现实,越能针对人的主观缺点,人的情感器官越容易产生“* *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创作的“真实性”原则,或者说虚拟现实的真实性原则。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强于生活,容易触动人心。
第六,不断提高艺术创作的语言技巧,创造新的语言风格。高水平的语言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可以使所创造的虚拟事件在描述上准确、生动、独特,在情节设计上精彩、刺激,从而使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技巧和风格是艺术必须具备的文化特征。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必须以一定的语言技巧和风格为基础。只有使用具有一定技能水平和风格特征的语言,才能有效地创造出具有一定内容和特征的虚拟现实。
艺术创作的文化产品称为艺术作品,为了创作出大众喜欢的艺术作品,创作者通常应具有较高的语言水平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深刻的主观遗憾和强烈的情感行为需求,较高的思想素养和道德情操,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语言创新和智力创新,等等。
X.对艺术的误解
有人把公厕里的小便池倒挂在美术馆的墙上,称之为艺术;还有人把自己随便捡的一块树桩放在美术馆里,这也叫艺术;有些人甚至把自己关在更衣室里一天以上,这也叫艺术,对此,绝大多数被告知的人似乎都表现出怀疑。其实这些人的艺术创作已经陷入了对艺术的误解,把小便池倒挂在美术馆墙上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语言技巧,任何虚拟的实物,也不具备任何艺术本质所必需的元素,像这样的这些所谓的创作行为都不能称之为艺术,这些行为只能是非常普通的游戏,每个调皮的男孩都可以做出很多类似的游戏。比如在教室的白墙上印上许多黑鞋,在讲台上悄悄撒上一泡尿,在画像中的美女上画两撇黑胡子,在精致的礼盒里放一个马粪蛋送给老师,在女生的铅笔盒里放一只小虫,在泥坑里光着身子打滚,在荒地上点上草,在河里混水,把土撒到风里,在食堂的咸菜缸里拉屎。淘气孩子的这些游戏,游戏效果和智力和美术馆墙上挂尿壶的行为是一个级别的,找不到其他文化内容。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2001的一个国际艺术节上,获得大奖的三件作品都类似于把小便池倒挂在墙上,让人觉得没有语言功底,内容虚。这个艺术事件显然把游戏创新等同于艺术创作。当然,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说,艺术创作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娱乐,游戏创新最基本的目的也是为了娱乐。在娱乐功能层面上,艺术和普通娱乐游戏有着同样重要的存在和发展价值。但毕竟艺术和普通娱乐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有本质区别,在文化社会功能上也有明显区别。这种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必要引起重视。
XI。艺术的发展方向
美术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娱乐游戏的主观需求。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是人们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谋生手段。因此,艺术的发展应该始终保持其不可替代的娱乐和游戏功能,以及在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否则,艺术的发展将失去其文化生命力。因此,如何不断保持和增强艺术的文化生命力,是艺术发展的基本问题。要保持并不断增强艺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生命力,艺术创作必须不断创新。艺术创新,一是语言类型的创新:随着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涌现,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创新语言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电脑游戏、互联网、移动通讯的出现和不断进步,使人们创造出电脑游戏语言、网络语言、手机短信语言。二是语言能力的提高:无论什么语言,创作者都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才能有效提高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三是语言风格的创新:不同的语言风格会使艺术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新的语言风格会使艺术以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比如京剧里的不同体裁,流行歌曲里的不同韵味,属于不同的语言风格。第四,对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度挖掘:艺术应该始终贴近现实生活,这样艺术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
娱乐游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当然非常重要。但是,丰富的生活资料、良好的社会秩序、友好的人际关系,通常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第一需求。生活丰富有序,朋友遍天下,是人们理想的社交生活。建立理想的社会生活,首先要积极建立并有效维护良好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体系。人们要想高效率地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观念和文化体系,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一切文化形式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作用。同样,对于艺术和文化来说,既要使艺术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教育功能,又要最大限度地限制其消极的教育功能。因此,在艺术发展的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让艺术最大限度地履行其“扬善”、“抑恶”的社会职责。任何时候,社会管理者都必须积极引导艺术创作者的意识形态,认真审视其作品所表达和宣扬的意识形态。只要政治存在,艺术就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
为了实现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艺术和文化的创新发展,我们应该始终兼顾教育功能和娱乐欣赏功能。保持并不断增强艺术的文化生命力,充分发挥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永远是艺术发展最基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