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农村初中语文自主课堂
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父母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的期望也在热切上升。农村学生通过“择校”进入城市学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初中择校更是普遍。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城市化的推进,加速了农村中学自然小班化的进程,一个班二十个学生比比皆是。这种天然的小班化,无疑是在迎合当下时代的发展。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据研究,教师教学视野在课堂教学中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个学生,更多的教师会顾此失彼。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师越关注学生,学生越容易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因为班级规模小,老师更容易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能对每个孩子表现出爱,让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亲师”会“信其道”,从而乐于接受教学,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与教师形成愉快的合作教学关系,发挥和谐师生关系孕育的巨大教育潜能。在小班中,学生平均占用的时间增加了一倍。比如我班20个学生,一个班有的学生可以有多个表演机会。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老师可以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选择有价值的话题组织讨论,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可以圆满解决。这种师生互动是师生发展的动力。在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如果教学内容需要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小班有足够的空间。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给学生的东西成为他们接受的有价值的礼物,而不是让他们承担的艰难任务。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质疑和表达自己的独立意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老师也可以通过反思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留“死角”。可见,自然小班化为农村中学促进有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第二,明确语文课的性质和定位,理顺教学目标,促进语文课的有效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汉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不仅将语文定义为一种工具,而且突出了这种工具的个性特征:交流工具,负载文化的交流工具。社会交际的语言必须是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听、说、读、写。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汉语在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工具性”是最重要的。因此,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必须简化教学目标。《道德经》说,“少则得,多则惑。”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如果课堂上的内容太多,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疲劳和厌倦。我觉得它学习效果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目标模糊随意,不够简洁。你学什么决定你怎么学。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覆盖一切的目标是达不到的,尤其是超出学生层面的拓展,毫无意义,影响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比如我听我们学校一个老师上的课《观潮》就有这种感觉。对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这样的:“阅读简单的文言文,借助笔记和工具书就能理解基本内容。”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通过阅读和讲解文章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从而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运动员兴风作浪的高超技艺。但是这位老师放弃了一切,花了很多时间讲作者和背景,然后花了很多时间讲后期拓展时的缜密思考,和《望湖亭雪》的作者张岱做比较。老师上课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稀里糊涂。学生通过这门课发生了什么变化,获得了什么样的发展,可想而知。所以,虽然每篇课文内容很多,上课目标不止一个,但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水”的精神,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收获。如果目标精简,重点准确,课堂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
第三,充分利用补习计划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指导,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学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为了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好好读书,就不会说话”,这一点在农村中学尤为重要。在阅读课上,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情绪低落,老师也没有办法,只能自问自答。这个时候,我们总是责怪学生不配合。其实我觉得应该是因为我们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指导,学生对课文不熟悉。在课堂学习中,课文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纽带。不熟悉课文的学生如何积极参与,互动合作,思考探究?阅读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学习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学生与课文之间是否有内在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顺畅、完整。如果学生不熟悉课文,课堂上自然只有老师和课文的对话。老师在教教案,没有学生的学习。只有几个好学生偶尔附和,更谈不上生生互动,课堂学习效果肯定不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果课前准备引导得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他们就会集中注意力,进行精彩的讨论。
因此,我认为必须安排学生预习,并给予有效的预习指导。课堂讨论等环节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比如我们学校教学成绩最突出的陈老师,讲课前总会问预习的问题。如果他发现还有学生没有读完课文,他会停下来让学生再读一遍。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实践证明,经常课前预习的学生,成绩要比不预习的学生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