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潭渡桥简介

与黄坛园、山坑、郑村、黎明村接壤。枕斜山为原点。古代到处种植黄梅、蜡梅、罗汉松。南面有山有屏,附近有丰乐河。北边有一条小河流入村子。这个村庄是渡船形的。过去村头有一个深潭,故名潭渡。唐贞元年间(785-804),黄氏陆墓定居,成为名门望族。随后,徐、郑、陆、程、周、毛等纷纷入驻,并成立了礼堂俱乐部。1958新安江库区移民迁入,姓南下村,姓张,姓张。如今,姓黄的还不到全村人口的一半。根据村渡口的形状,黄对村里的风水进行了处理。丰乐河两岸广植杨树、柳树、樟树、雷竹,锁钥风水,称为“练水拖青”;村东建有一座石墩木桥(清代改为八墩七孔石桥),名三元桥,作为“渡口”的踏板;在村东北(现潭渡中学)种一棵樟树,是“船篙”,村里的房子是“小木屋”;南北前后街为两侧,两条东西主车道将船分为前、中、后舱;为了防止北方的水冲走“渡口”,在村北小河东的码头挖了一个水塘蓄水,叫回水塘,叫潭湖。唐知青属永丰乡,明清属二十三都七图、八图、九图、十图、十一图、十三图。唐玄宗的幼子黄睿,被尊为守望者,村名为李晓星。民国21 (1932)属严寺镇,民国24年后1949年5月属汝口区府坊镇,10年6月属府坊区。7月1950属于二区(岩寺),6月1952属于城关区潭渡乡,2月1955属于城关区会城镇,6月1958属于岩寺人民公社,6月1959属于郑村行政区。2005年有8个村民小组,380户,1302人。清末至民国,有科庚楼、高枫书店等学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黄发起创办了一所私立小学。民国30年(1941)后改建为包敏小学,解放后改建为潭渡小学。民国37年创办私立资阳中学,三个班的学生。次年8月并入县初级中学,成为该校分校。1951,歙县第二初级中学创办于檀都,即现在的檀都中学。2005年,潭渡小学在校生91人,潭渡中学在校生1.406人,教职工8人,在校生1.654 38+0.4人。解放后,* * *输送了76名大学生,其中研究生7名,博士后6名。学者有、黄、黄崇兴等。14人,其中武学1人,龚升7人,非科举25人。主要官员有:按察使3名,博士3名,道士4名,周知2名,同治、潼关按察使3名,县令6名,县丞2名,工部秘书4名,经验官、将官3名,游击队1人。黄嘉庆三年(1798)人,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