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桥中学校史
辛亥革命后,全国舆论界“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呼声很高。常熟市西塘桥(今张家港市塘桥镇)人孙向忠先生自告奋勇,捐出自家农田三亩,与顾、庞一起,在附近买了十余亩农田,于1912,筹划修建“本”。学校占地15.2亩,东临庞故里,西临河,北靠三张铺。次年正月正式完工。1913秋季,三高招收第一届新生(面向小学四年级毕业生),均为男生,学制三年,开设普通话、数学、史地、博物、体育、音乐、外语(日语、英语)、道德、哲学、劳动、艺术。
1914,“三高”新校舍落成,当年秋季招收新一届学生。
1915,大一开始招两个班。至此,学校有四个班,160多名学生。学生来自东部的浒浦、梅李,西部的唐史、北徐,南部的凤凰、大邑,北部的长江港口,其中以北部的沙洲区人最多。远行的人在学校寄宿。
1916,“三高”第一届学生毕业,40人左右。
三高首任校长孙向中,继他之后,又有纪宜生、金、朱(代校长)、赵和孙在树。
1922年,为使女性能享受同等教育,在“三高”增设了女子系,学校设在西塘桥东街北原豫西书院,招收一个班(三年制)。周静娟女士是妇女部主任。
1923,女子部另招一班(两年制);到目前为止,“三高”分校的女子部大约有70名学生,其中一半是寄宿生。
1924下半年,“三高”进行学制改革(小学改为四二制,中学改为三三制)。当时“三高”一年级改为小学五年级,二年级改为小学六年级,三年级不变。塘桥乡第一初级中学合并,校名改为“常熟市公立第三小学”。
1927,“塘桥民族小学”改为“常熟县第三小学”,学制六年;“三高”将一二年级和女子部合并为第三小学,保留中、高级部,关闭“三高”。
1925年秋,孙向忠等人在原“三高”学校创办玉溪初级中学,面向“三高”毕业生招收初一班学生。
1926,玉溪初级中学又招收了一个初一学生班。1927因资金、师资等问题关闭。
1931年,“常熟县乡村师范学校”在原“三高”校址成立。在1936,“石翔”被关闭。乡镇教师关闭后,“三高”校舍曾办过中心私塾(培养壮丁)、戒烟中心、产科医院、派出所。有一段时间处于无人状态,直到倒下。
1945抗战胜利后,孙向中、钱、张农权、顾松年等人利用“三高”原有校舍重建私立玉溪初级中学,成立校董事会,由孙向中先生任董事长,庞树森(全国人大代表)任名誉董事,王先生任校长。当年9月,招收了高一和高二两个班,60多名学生。学校经费主要靠学杂费,此外,学校董事会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集资。老师工资低,平均每人每月一米左右。
1946年秋季入学一班新生。
1947 7月,民办玉溪初中一年级毕业生16人,大部分升入高一级学校。当时其中7人考上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师范系。那年秋天,学校又招收了一届新生。学校有120多名学生。同时,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常熟县初级中学(现常熟一中)西塘桥分校”。校长陈序伦和分校主任仍任命王为接班人,并聘请、潘在校任教,充实了师资队伍。
1949年4月,塘桥解放。5月,常熟县文教局派周文桦接管学校。校名改为“常熟县西塘桥初级中学”,校长仍为王先生。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向社会输送了800多名毕业生,特别是为常熟县西北乡培养了许多小学教师,对各乡镇小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大革命前
1950年5月,王同志赴无锡学习,校长由王同志继任。1951年10月,同志担任代理校长。建国后,学校有了很大发展,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完善。1951年,学校钱勤老师等人捐赠了《紫同治简》等线装书100余册。从1951到1953,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在附近买了十几亩农田。1952新建二层教学楼,面积1030平方米;1953,改建大礼堂;1954改建厨房和学生宿舍,建设402平方米理化实验楼;1956,教师家属宿舍建成;为了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去年冬天,学校在学校南边买了14亩左右的农田,开辟了一个大操场。1957,建女生宿舍八间,平房十八间,面积728平方米。
1953年2月,王被调离,县里派顾博一到学校任副校长。
1956年秋,为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县里任命余怀来为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不久,胡树东被派到学校当副校长,任期没多久就被调走了。1956年秋,上级批准设立高中,学校招收两个班新生。此后,学校由初级中学改为完全中学,校名改为“常熟县西塘桥中学”。
65438年至0958年,教育大发展,高中规模扩大,学生超过1000人,是解放前的5倍多。
1959暑假前,县里派到学校当党支部书记、校长,陈一直干到文革。那一年,第一届高中生毕业了。当时开始实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搞勤工俭学。大跃进时代,全校师生全力以赴参加炼钢、灭螺、除四害等社会活动。
到1960,初中12班,高中10班,学生1192人。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上级号召“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学校请了师傅经营窑厂,建了一百个养猪场,在秦家荡办了一个占地30亩左右的小养殖场。
1962,沙洲县建校,学校更名为“沙洲县塘桥中学”。1962后,通过贯彻省委调整精神,学校秩序逐渐稳定。现有18个班(初中9个,高中9个),学生771人,教师62人。学校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上重视双基;学雷锋学王杰的教育活动,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精神面貌,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十年动乱
1966年5月,我县教育战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6月,学校因革命停课,教育瘫痪,学校财产严重受损,仅学校藏书就有近万册图书丢失。
1967年中央号召复课搞革命,学校造反派搞革命联盟,开始复课。然而,学校的教学活动仍然无法正常进行。
文革开始,学校改名为“人民中学”,1968恢复原名。1968年7月26日成立革命委员会,由13人组成,学生代表、教师代表(钱、蔡振华),曲金元(公社代表)为主任。很快,可怜的宣传队进了学校。
1969学校响应省教育厅教育体制改革的号召,由原来的“三三制”改为“二二二制”。3月,朱瑞祥和秦州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负责学校管理工作。因为塘桥公社创办了黄桥和何桥初级中学,学校拆了一部分房子,调了一部分课桌和仪器,下放了一部分教师,学生全部回到公社或大队学习。高一两个班与塘桥小学合并,更名为“塘桥中小学”。
1970年2月,沙州县文教局派曹森宇同志到学校主持工作。5个月后,曹森宇同志被调离,王守成同志来到学校担任教学主任,主持工作。1973年7月,县文教局派刘勇同志到学校任党支部副书记、革委会副主席,4个月后调任;1974年5月,经沙计委(1974)26号文批准,学校成立塘桥中学印刷厂,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印刷厂委派技术工人)管理。工厂现有职工12人,固定资产5万元。
1975年3月,宣传队进校。
1976,初中14班,高中7个班,学生1169人,教师55人。刘勇和郑铮是副校长,王守成是教学主任。那一年,学校建了4个防震室,设置了地震监测点。1976 10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师生举行校庆。
粉碎四人帮,把初高中分开。
粉碎“四人帮”后,经过整顿,教学秩序逐渐正常,忽视文化知识的现象开始扭转,教育事业很快恢复发展。
从65438到0977,高校招生制度的恢复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978上半年学校开设1理科班,下半年开始每年招收1文理科班。当时初中和高中有10个班,学生1099人,教师57人。
1979,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中学工作暂行规定》,学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好学,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初中恢复三年制。
1981 6月30日,苏州市教育局批复,塘桥中学建成,高中学制改为三年。当年8月,上级任命高同志为塘桥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刘勇、为副校长,王为教学主任,徐冠霖、侯景祥为副教学主任。
65438年9月至0982年9月,学校进行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并为幼儿园教师开设了职业班,招收了48名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两年。王爱珍老师是幼师班的班主任。当年在校区北面新建了一栋三层宿舍楼,面积1357平方米,师生住宿条件大大改善。
1983 10,县文教局公布1982-1983学年普及小学教育达到全县“四率”奖标准,我校名列其中。当年在校园西北角建了一个大食堂(兼做小礼堂)和一个两层厨房,占地654.7平方米,同时还建了一个自来水塔。
1984年夏天,幼师班的学生毕业了,大部分去了乡镇、大队、工厂教书。8月,高、柳永和同时被调离。侯景祥同志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任副校长。次年,学校提出了“严格、求实、灵活、创新”的新校风,全校团结奋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学校被授予全县“双文明单位”称号。
1986在县局和镇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栋教学楼,面积1703平方米,57个房间。作为高中和实验室,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一年,高三学生唐力光荣地被选拔为空军飞行员,学校获得了银奖。65438年2月,沙洲县撤县设市,学校更名为“张家港市塘桥中学”。从今年开始,学校招收三年制的文件与档案、机械专业三年制高职班。到1990年,* * *已有155名毕业生,为乡镇企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1987市文教局任命齐美英为副校长。新建校门和两间门房,特邀书法家费新我先生为塘桥中学泼墨。至此,原有的“三高”校舍一所不剩。当年高考录取率56.7%,学校被评为全市“双文明单位”。
1988 10,学校实验中心被江苏省教委评为中小学实验室与仪器工作“先进集体”;同时,该初中通过苏州市教育局验收,被定为“合格初中”;高中教育质量也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学校注重第二课堂的开设。1989学校成立书法、围棋、美术、航模、兴趣小组,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学得更广,活得更活,全面发展。学校涌现出了胡胜兰、周颖、张晓红、庞胜、吴一斌等书法、绘画、围棋大师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每年学校的学生都在省、市甚至全国的学科竞赛中获奖。
1991年初,学校成立“春山”文学社。6月,经校办实业公司批准,“张家港宏图运动服装厂”成立。1993鉴于93届全国高考形势大好,我校获得市教育局颁发的“93届全国高考优秀奖”,获得双卡盒式录音机一台,售价1200元。
1994学校被苏州市教委命名为“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苏州市中学实验室合格学校”。1996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考一举成功,本科指标超额50%,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