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个网站有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信息?
中西文化不同:中国人信奉儒家思想,强调顺从和孝顺。西方人不一样!他们谈论国家自由和个人权利。中国人和外国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中国人经常围着一张大桌子吃一道菜。虽然热闹,但是一点也不卫生。西方人自己吃,是自助餐,既卫生又方便;中国和西方的教育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大多以封闭的方式教育他们的学生,他们必须遵守校规。西方教育是发展自由思维的空间。他们边玩边学,边学边想。
中西文化在邀请客人吃饭上的差异,如:中餐通常先上,然后是汤,而西餐则相反;中餐主人一般会多次敬酒敬客,而西餐主人一般只敬一次;西餐的主人通常不会坚持客人一定要吃或喝,而是希望客人自己动手,不要害羞,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相关评论
微笑2003-11-13 18:21:45。
《我的任命》作为《叶子云》发表的时间太长了,应该总结一下!!!!!!!!!!!!!!!
微笑2003-11-13 16:57:47。
我经常想起中国的小学教育,孩子们在课堂上直直地坐在他们的手后面,繁重的课程,各种各样的作业和严格的考试...它使人感到神圣和尊严,但也使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许多代人都服从了它的意志,并把它视为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这是文化的延续,也许有它自己的辉煌,但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和明日世界,我们该如何审视这个孕育了我们自己的文明?
yezi yun 7 on 2003-11-13 16:57:33。
泉州的基督教事业
近代基督教在泉州的传播是与教会兴办学校和医院结盟进行的。这对近代泉州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开办学校
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长老会在泉州创办盲人学校(培英女校前身)。次年,创办了女子道教学校(后改名为圣经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郑阳小学和培源中学,聘请剑桥大学大师恩里克在全州办学。泉州市的三个教堂都有幼儿园或小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长老会办的惠始医院还办了一所高级护理学校。
光绪十七年(1891),教会在晋江金井建校,后改为于颖学校、牧仁女子学校、于颖中学。此外,在晋江沿海城镇,教会还办了几十所小学。在永春县,美以美教会建立了石崇学校,长老会建立了一所教会学校。惠安县,光绪六年(1880),伦敦会在县内设立小学,后来又在各乡镇设立了20多所小学。
建立一所医院
光绪七年(1881),传教士、基督教长老会医生颜大辟从夏门到全州传教行医。光绪十八年(1892)在市区设立惠始医院,学制五年,半日上课,半日实习。培养一批能够独立执业的医生。如开办仁堂,黄创办医院,杜创办彼岸堂,苏天赐创办春仁堂,苏念福创办六圣堂,陈创办南生医院,创办全州大药房,何大年创办永辉医院,吴开办第三医局。惠始医院还开办了一所护士学校。抗战时期,医院迁至南安,促进了南安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光绪十四年(1888),英国长老会医师颜大辟赴永春设诊所,后扩建为永春医院,并增设永春女子医院。马斯顿博士有五年教学班。毕业生可以自己创业,比如庄良平,吴德富的永春诊所。黄延觉、黄汉忠在洪濑经营汉中医院;陈伯廉、陈伯清在泉州创办红十字会医院;刘、、吴瑞祥在泉州创办医院;何大年和苏院长在泉州市永辉妇科医院。此外,在安溪、德化、晋江、惠安等地,都有永春医院的毕业生行医。1929年,永春诊所更名为基督教医院,隶属泉州惠始医院,直至1949。另外,1902,英国伦敦协会陈鹤立博士去惠安。次年在城关创仁师医院培训医务人员,毕业后回乡镇办诊所、医局行医。
综上所述,近代基督教在泉州传教的同时,建立了许多学校和医院。开办学校和医院有利于传教,但客观地说,把文化教育和现代医学带到边远乡村、山区和沿海地区,对落后农村普及文化教育和人民医疗保健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差异
宋元时期,流传于泉州的景教,由于中国文化的长期影响,逐渐汉化,东西方文化差异不明显。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丧权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基督教趁机进入。此时泉州人民反资本主义侵略仇外。对外国的仇恨和夹杂着反对西方文化的思想,以反对教会的方式表现出来。近代基督教传入泉州期间,泉州市区、安海、惠安、永春、德化等地爆发了被称为“教案”的地方绅士和群众反教事件。这体现了泉州人的反侵略精神,但也包含了中国传统抵制西方文化的成分。这些反教会事件大多以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屈服,支持教会而告终。
近代在泉州传教的众多教士中,极少数文人做了坏事。比如1896年,惠安县土岭基督教堂发生外籍牧师与天主教牧师冲突,导致双方决斗20余年。教会联合宗族势力,司祭和教士去督战,互相焚烧教堂,互相攻击厮杀,死伤双方无辜的基督徒。但也有许多虔诚的传教士,忠于自己的信仰和职责,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捐钱捐物,支持抗日战争,不离不弃,甚至殉国异国,给泉州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影响深远。比如19年60年代,南街长老会牧师、医生白从中影手中救下吴玉成。吴发誓要献身教会,做一辈子传教士,志愿到永春、澎湖、安溪、湖头等地传教。虽然吴很穷,但他坚持信仰基督教。而且,吴的后代大多是基督徒。这说明外国传教士以医疗开路,赢得一人之心,带出一条成功的基督徒传教之路。再比如亨利森,他创办了培元中学,出生在盎格鲁撒克逊的英格兰,在剑桥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他经常用自己的钱购买教学仪器和介绍自己,用自己的钱指导贫困的高年级学生绘制地图,并带他们到福州牯岭避暑山庄义卖,以节省自己的经济。
基督教传入闽南初期,为了方便文盲传教,英国长老会牧师宾·林炜与美以美协会一起传教。在英文字母的基础上稍作改动组成了23个字母,又增加了一个摩擦音字母,***24个字母。凡是属于闽南话的都可以拼出来,叫做“白话拼音”。任何不识字的人只要记住24个字母就可以读圣经。他还编纂了白话拼音《厦门语音词典》,也方便外国人读汉字。
晚清以后,泉州社会仍流行女子缠足的俗风。教会反对缠足,信徒的女孩不允许缠足,起到了移风易俗的创新作用。在泉州、晋江、南安等地,民间婚丧喜庆铺张浪费,旧习难移,已成俗风。基督教反对铺张浪费,婚丧嫁娶,仪式从简。为了移风易俗,泉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泉州市基督教协进会于1988,* * *联合制定了《信徒结婚须知》和《信徒丧葬须知》。信徒必须遵守规定,仪式简单而有人情味。
yezi yun 7 on 2003-11-13 16:32:06。
公司简介|反馈|现场搜索|广告服务
主页-& gt;生活-& gt;生活专题文章
中西文化的桥梁
maya.com
-
澳门的特殊历史使中西文化得以共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每个传统节日都必须庆祝。
澳门的华人会庆祝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如农历新年、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和中秋节。特别是,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庆祝活动在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举行。农历新年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是隆冬过后万物繁盛的开始。前期各项准备活动一直在持续进行,从除夕之夜到年初一凌晨,澳门居民大批涌入法师庙许愿,祈求来年繁荣平安。寺庙非常热闹,人们还可以在指定的区域燃放鞭炮和烟花庆祝,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每年农历龙舟节(五月初五),在新港、水塘角和西湾都有龙舟比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举办了许多国际龙舟比赛,有亚洲、欧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参加。有活动时,龙舟在海面上飞驰,锣鼓震天,观众如潮,场面十分热闹。
每一个与宗教和习俗有关的节日,如“母亲的生日”、“醉酒的龙狮觉醒大会”、“神圣的耶稣的出游”、“圣母玛利亚的出游”等,也会被庆祝。如在露天搭建临时舞台,表演粤剧;宗教弥撒和圣像巡游以各种形式在教堂举行,充分展示了澳门作为中西文化桥梁的作用。(携程)
-
-
论中西文化的异同及其原因
现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西方的文化和事物,他们的热情已经形成了一股浪潮,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说到底,中国文化思想的关键在于孔子的“谦、礼、信、敏、智”,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在于“争”字,在处理人事上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
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国终于通过“商鞅变法”统一了中华大地。至此,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开始了。这次统一不仅为中国统一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此时的西方国家(这里主要指欧洲国家)还只是奴隶城邦。从此,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生产环境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张“不侵犯、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统治意识形态。所以中国的文化里多了“和”,少了“争”。在西方国家,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迅速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奋斗”必然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
16和17世纪,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和思想变革,中西文化差异不断扩大。
在意识形态方面,“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后来的西方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文主义”的传播一方面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使自我欲望过度膨胀,加深了西方文化的“斗争”。政治上,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的侵略和血腥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其文化中的“斗争”日益凸显。
反观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强化,统治阶级安于现状,依然梦想着“中国”。不屑也不想认识这个世界,更不用说“战斗”了。而且由于封建思想和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不会也不敢“想改变”。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在宗教信仰上。在中国,无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本土的道教,都讲究听天由命,来世。西方教义强调来世,关注苦难,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注重反抗异族压迫和异教徒。例如,圣经中的许多故事描述了犹太人的抵抗和战争。
这种宗教差异的形成也与其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佛教和道教是在东汉时期传入并产生的。当时中国已经形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安抚人心、有利于稳定的宗教来约束人们的思想,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西方国家,大多是松散的城邦,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战争获得土地和人口。于是,建立统一的国家就成了他们迫切的希望,而信教群众为了发展自己的宗教,打击异教,就与统治阶级“勾结”,根据统治者的侵略欲望,对自己的教义进行适当的修改,从而成为他们的统治工具,同时也使自己的教义得到发展。比如欧洲的“宗教改革”。
再者,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对“爱”的解读上。在中国文化中,对“爱”的强调是“大爱”,是对一切众生的大爱。在西方社会,人们更关注自己和自己的感受。所以西方文化中的“爱”主要是对自己、对家人或对一个个体的“小爱”。
这种差异的形成实际上与文化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正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所以中国文化必然会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地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渠道向人民灌输“度众生”、“因果循环”等思想。所以人为了来世不死,这辈子做好事,所以对一切众生都有“大爱”。
纵观西方文化史,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形成今天的资本主义文化。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道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权,重视人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必然具有“人文主义”的特征。所以西方社会的“小爱”就形成了。
其实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背景和时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文化是一定地区的人们长期融合形成的相同的心理素质。所以文化既然形成了,就没有好坏之分。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文化问题时必须牢记的。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有很强的家庭意识、血缘意识和家庭伦理意识,这些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和孩子永远是一家人。即使你结婚了,另立门户,你还是会离不开父母,把赡养和服侍父母当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美国人不一样。他们的孩子一成年,就要离巢,父母不再抚养。孩子一旦独立,就不再关注父母的事情,更不用说赡养父母或者几代同堂了。
这种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城尤为明显。在中国,一个大家庭来购物,父母给孩子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成年子女给父母付钱也是理所当然的。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成年子女争抢着给年迈的父母出钱,双方争抢着打了很久。外国人就不一样了。父母和孩子各自管理自己的钱,并不是彼此孤立的生活。甚至一些孩子不得不用帮助父母做家务赚来的零花钱自己掏钱买东西。每当我伸出手臂,从一个比柜台矮的孩子的钱包里拿走硬币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我很想问问站在旁边的父母,他们为什么不出钱?而那些成年子女,在金钱方面,和他们年迈的父母一样经济独立。当他们年迈的父母为了省钱而从皱巴巴的钱包里甩手时,他们心安理得,丝毫不为所动。
曾经有个大客人,住在高级白人区,是个医生。每次来,他都要买成千上万的东西。有一次,我和来自纽约的妈妈去逛街。老板见他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他亲自接待他们,带他们上楼看贵重物品。他花了很长时间才下来。老板忍不住说:“老太太太挑剔了,什么都不喜欢。”到了楼下,老太太挑了三个总价50美元的景泰蓝小盒子和一只等值的粉色水晶大象。她把它们放在手心里玩,爱不释手。她一会儿说要买大象,一会儿又说要买盒子,考虑再三。我不禁在心里嘀咕:既然喜欢,为什么不赶紧买呢?真是个吝啬鬼。这时,站在她旁边的儿子不耐烦了,对妈妈说:“你只有50多块。只能买一个。等你回纽约把钱汇过去,老板会给你送来的。”哦,我错怪那个老太太了。不是她挑剔小气,而是她真的没钱。我心里五味杂陈:难怪美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对“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有那么高的期望。挥金如土的医生,宁愿看到妈妈失望,也不愿为她付出一点钱。可惜传宗接代养了个富家公子,父母却沾不到半点光。
这就是美国的现实,儿子可以成为百万富翁,父母却依然贫穷,与中国人“母子珍贵”、“一人得道,全家可升天”的中国传统相去甚远。
如今有着浓厚亲情的美国人来到美国,中国传统的尊老爱幼的思想和美德必然不会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我希望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让这朵中华文化的奇葩在美国各民族的百花园里开得更加灿烂辉煌。
东西方极端差异(参考:)~ ~
一切都是相对的,文化差异也不例外。文化作为人类行为及其产品的总模式,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地理界限和历史条件,它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融合性。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通讯、交通和大众媒体的快速和便捷,导致了文化间交流的不断增加,其规模、范围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普遍性的增加和文化间差异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看到一种文化特有的现象存在于另一种文化中是不足为奇的。因此,有些人甚至担心,当所有不同的民族都表现得一模一样时,这个世界会变得索然无味。
尽管如此,长期积累形成的“文化沉淀”并不是轻易可以清除的,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极大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仍有其独特性,因此,在普遍性的背景下研究不同文化的个性仍具有重要意义。
论中西文化差异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有很强的家庭意识、血缘意识和家庭伦理意识,这些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和孩子永远是一家人。即使你结婚了,另立门户,你还是会离不开父母,把赡养和服侍父母当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美国人不一样。他们的孩子一成年,就要离巢,父母不再抚养。孩子一旦独立,就不再关注父母的事情,更不用说赡养父母或者几代同堂了。
这种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城尤为明显。在中国,一个大家庭来购物,父母给孩子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成年子女给父母付钱也是理所当然的。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成年子女争抢着给年迈的父母出钱,双方争抢着打了很久。外国人就不一样了。父母和孩子各自管理自己的钱,并不是彼此孤立的生活。甚至一些孩子不得不用帮助父母做家务赚来的零花钱自己掏钱买东西。每当我伸出手臂,从一个比柜台矮的孩子的钱包里拿走硬币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我很想问问站在旁边的父母,他们为什么不出钱?而那些成年子女,在金钱方面,和他们年迈的父母一样经济独立。当他们年迈的父母为了省钱而从皱巴巴的钱包里甩手时,他们心安理得,丝毫不为所动。
曾经有个大客人,住在高级白人区,是个医生。每次来,他都要买成千上万的东西。有一次,我和来自纽约的妈妈去逛街。老板见他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他亲自接待他们,带他们上楼看贵重物品。他花了很长时间才下来。老板忍不住说:“老太太太挑剔了,什么都不喜欢。”到了楼下,老太太挑了三个总价50美元的景泰蓝小盒子和一只等值的粉色水晶大象。她把它们放在手心里玩,爱不释手。她一会儿说要买大象,一会儿又说要买盒子,考虑再三。我不禁在心里嘀咕:既然喜欢,为什么不赶紧买呢?真是个吝啬鬼。这时,站在她旁边的儿子不耐烦了,对妈妈说:“你只有50多块。只能买一个。等你回纽约把钱汇过去,老板会给你送来的。”哦,我错怪那个老太太了。不是她挑剔小气,而是她真的没钱。我心里五味杂陈:难怪美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对“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有那么高的期望。挥金如土的医生,宁愿看到妈妈失望,也不愿为她付出一点钱。可惜传宗接代养了个富家公子,父母却沾不到半点光。
这就是美国的现实,儿子可以成为百万富翁,父母却依然贫穷,与中国人“母子珍贵”、“一人得道,全家可升天”的中国传统相去甚远。
如今有着浓厚亲情的美国人来到美国,中国传统的尊老爱幼的思想和美德必然不会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我希望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让这朵中华文化的奇葩在美国各民族的百花园里开得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