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请举例说明。

一堂课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老师教学环节的设计,还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互动。因此,教师应彻底抛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重点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上。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避免整堂课只由资优生表演,没有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参与。第一,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吸收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格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和后期的深化发展。让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降级”。所谓“降级”,有的是新知识通过难度,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学习数学中完全不熟悉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熟悉又陌生。让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顺利完成正向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问题。比如我在教不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时,启发学生思考:①能不能直接把分子相加?(2)我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种处理,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算法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和一般分数的加减运算知识,学习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二、引导学生操作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去操作、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学生参与的条件和情境,如讲授“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环节:1。首先,教师展示几个物体的盒子,让学生先分类,并描述自己分类的理由。2.教师拿起一个长方形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和触摸长方体的特征。3.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指导,总结出了龙和立方体的所有特征。4.让学生以橡皮泥为顶点,以长短不一的细木棒为棱,四人一组,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又启发了思维的发展,达到了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既获得知识又获得技能的目的。第三,设置认知冲突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来源,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比如在“一个长立方体的体积”的教学中,先展示24个同样大小的1cm3的小立方体,再放一个大长方体。有多少种方式?然后问长方体的体积和什么有关?这有什么关系?你能核实一下吗?通过这种设计,让学生在不断加深和不断设置认知冲突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第四,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说话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应该充分给予这个机会。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提问和回答问题。让同桌的同学互相交谈,分组,后进生交谈后,尽可能让学生交谈,让学生感受到被老师和同学关注。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保证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注意力。因材施教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毕竟性格差异是存在的,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不封顶,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应用中,提出了四个问题:1,车站堆了36吨货物,运走了1/3。运走了多少吨?2.车站堆了一批货,运走了1/3,正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3.车站堆了一批货,1/3运走了,还剩25.2吨。这批货有多少吨?4.车站堆了一批货,第一次全部运完1/3,第二次全部运完1/4,7.2吨由* * *。这批货物有多少吨?在实践中,让学习水平较低的同学做1和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做完1和2题后再动脑做3题和4题。这样不仅能让大部分同学“吃饱”,也能让少数同学“吃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仅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练习中也会进行。有能力学习好的会留下一些难题,中下的会留下一些简单的习题。第六,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经常可以看到资优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而一般生和差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较差。他们只是听众。为了让一般学生和差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照顾他们,给他们一些阳光,让他们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评价是促进数学学习的催化剂,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努力、进取的学习动力,进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但是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是如此。在“评价建议”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活动中的情绪和态度,多使用鼓励性的评语,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励志评语其实是学生和老师的一次心灵对话。叙述可以从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中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在接受老师评价的同时,也可以评价同学的学习行为。相互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