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思想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思想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当大的不同。
曾国藩和李鸿章在洋务指导思想上都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曾国藩主张在维护封建法律和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自强不息”的目的。
曾国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但其洋务思想的主旨是“中体西用”。
张之洞的“中学为体”并没有像顽固派那样全盘否定和抛弃西学。他还在维护封建皇权、坚持中学为体的原则下,认可并积极提倡西学。
张之洞的思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发展独立性,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当然是先进的,成为他进行洋务活动和工业振兴的指导思想。
最早对洋务派创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学陆* * *》一书中说:“以中国伦理为原,以各国富强之术为辅。”这一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礼教维系的统治秩序为主体,辅以近代西方工业和技术,前者主导后者。
洋务运动是同治、光绪年间(65438+609-90)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来维持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中,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解释为体与用、道与器、精与末、主与辅的关系,进而提出两者的相对价值,即中学有。
同时提出了两者的不同作用,即中学“统御身心”,西学“回应世界”。
在这里,虽然中学和西学的地位略有不同,比如强调中学是“基础”和“体”,西学只是“端”和“用”,但同时又强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虽然在这个矛盾的思想体系中,企业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持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这是一种既肯定新的价值又不否定传统价值的相对主义错误论调。
在这个错误的论点中,我们首先要探讨洋务运动的性质,而为了研究它的性质,我们还必须看它的指导思想的作用。
这种指导思想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第一层:中国式和西学起到了解放思想、加强民族融合的作用,而中国式和西学也给了人们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中国式西化是中国的文化自救计划二,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关于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战略思想。“在封建专制和顽固保守主义的历史统治下,中体西用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过渡模式。”它的提出不仅打开了社会风气,也为西学东渐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国现代化的开始做出了贡献。“第二个层次:“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
洋务经济是建立在中央集权基础上的官僚经济,这是洋务派的需要。“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打开了大门,君主立宪、民主和谐等政治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文化相交融,从而产生了中国自己的近代政治思想。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新社会开始诞生。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积极地看待洋务运动的双重作用,它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打开了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的缺口。这是洋务运动最成功、最有远见的内容。
洋务派在建立近代工业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摆脱生产技术依赖洋人的局面,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第一次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入课堂,从而培养了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和近代医学方面的人才。
此外,洋务运动还培养了大批新式知识分子。近代数学家华、化学家许寿、许等都是在办洋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此外,洋务派设立的翻译馆翻译印刷了大量书籍,介绍了声、光、电等自然科学知识,不仅有利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影响了一代进步思想家,为戊戌变法准备了条件。
同时,在洋务学堂所办的近四万名军民企业工人中,也培养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我国早期无产阶级的技术力量。
毫无疑问,洋务运动培养的科技人才为后来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