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面对挑战,基础教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因此,重构和实施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绘制蓝图,做好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教育需要前瞻性的思考和规划,规划学校的未来,绘制蓝图,编制中长期(3至5年)的教育发展规划来指导学校的发展,这是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们要充分讨论和论证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办学情况,拟定目标,做好规划,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学校,成为一个在当地有知名度,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的学校。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能更有魅力和活力。但是,如何做好学校发展规划呢?首先是诊断。诊断是每个学校发展规划的第一步。学校诊断主要是校长要站得高,动员和带领全体师生乃至家长共同参与,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对学校的历史文化、教师队伍、学生状况进行广泛的分析,进行深入的论证,了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诊断方法可以是自主诊断和专家诊断。自我诊断是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对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自我分析。专家诊断是指邀请有关专家在独立诊断的基础上,对学校的历史、发展现状、发展前景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和论证,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从而对学校的发展规划做出正确的调整,防止盲从,造成重大损失。二是定位。定位是指经过上述诊断,充分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学校现有的发展水平、发展理念、发展水平、发展目标做出正确的定位。正确的定位可以为下一步实施规划设计奠定基础。最后,设计。在上述两步实施的基础上,学校领导和教师将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进行整体构想,包括学校管理制度、德育、课堂教学、教研改革等发展要素的设计和规划。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动态发展过程,也是学校管理者施展才华的精神思想课程。因此,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作为学校管理者和决策者,一定要尊重科学,充分掌握学校情况,立足学校情况,发挥自己的才能,合理配置。切不可盲目“拿来”,也不可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盲目追随,适得其反,适得其反。第二,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的发展要靠教师。只有教师积极健康和谐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教师的成就感,是有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想法:1。加强师德建设。“教别人也要教自己”。倡导师德,铸造教师灵魂,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师德决定着教师的素质和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搞好教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的关键。促进教师成长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师德建设。通过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开拓进取,塑造健全人格。2.完善培训体系,优化职业成长路径。要建设"名校",就要客观分析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努力构建和完善教师专业培养体系,从培养途径、方法和管理上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操作要求,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途径。首先是自我训练。引导教师逐步把自我培训作为一种自我需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自觉学习和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其次是校本培训。积极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培训模式,明确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制定校本培训的总体规划,实施校本培训活动,评价教师参与培训的有效性。再次是观察检查。广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研讨活动,向身边的名校、名师、专家“借脑引智”,做到学以致用,取长补短。四是落实培训内容。学校努力为广大教师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拓展空间,编写校本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课程计划,全面落实培训内容,让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五是落实培训方式。在培训中,为了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应该积极探索和实施一些切实有效的新方法。主要通过“问题研究法”,通过问题设置,互动交流,谈感受和困惑,谈经验和体会,这样,教师普遍觉得是有收获的。六是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有助于教师自我激励,也有助于学校全面把握教师的专业成长。3.建立激励机制。首先,学校定期开展骨干教师的评选和认定工作,对在专业成长中取得显著进步和优异成绩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激励和鼓舞人。其次,骨干教师在努力追求和付出的同时,也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利益作为回报,可以激发教师前进的动力。通过各种形式的鼓励,让他们获得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极大地激发教师在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上的追凶精神,很好地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专业成长的积极性。期刊文章的分类查询都在期刊库中。第三,决战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乃至整个学校能否持续发展,主要是通过“课堂”这个环节来体现的。抓课堂,打课堂,就抓住了学校管理的核心,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堂决战的关键是改革课堂,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强调“学”和“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学习效果差,往往是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不会,学方法掌握不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其次,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好歌手让人跟着声音走,好老师让人跟着心声走。”学生要被他们“钓鱼”,比如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学生要学会比较和总结;做推断题的时候,教学生如何做到透彻,找准切入点,由点到面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化繁为简,化生活为实践,化困难为容易,拓宽思维,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为不教而教”的目的,让学生从“学”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带来良好的效益。2.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由于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智力和认知基础不同,同时按照同一个目标去发展,几乎是扯淡。如果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进行分类分层,认真研究各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设置问题、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等,同时要注意培养不同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使每个人都尽可能有目标、有收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用。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一项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权威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在影响因素中排名第一,其次是教学态度,最后是知识水平。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采用单调的“集中教学”,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思维鲜活活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合作讨论”、“实验探究”,组织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如开辟课外活动、开展学科竞赛等。4.改变评价方式,树立学生自信。一位老师写道:“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爱自己。”学生的学习需要鼓励。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学生,并针对他们眼前的表现改变评价方式。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竖起大拇指,一个温柔的触摸,等等。教师的亲切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努力的欲望和探索的灵感,会使学生感到肯定和欣赏,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奋斗的信心。第四,寻求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特色,学校发展才能注入活力;有了特色,学校发展就有了动力;有了特色,学校才有内涵。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理念,开发校本课程,谋求特色发展,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个人特长,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在这方面,国内很多城市学校走在前列,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的足球、陶艺;艺术、足球、劳动技术等。在沈阳市第六十一中学。农村学校应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稳妥地组织校本活动,结合自身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可开设书画演练、手工制作等课程,组织体育健身、科技创新、读书、文艺表演、黑板报之窗、校园网讯等活动小组。当然,我们在寻求特色,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办学的现实和传统,立足现有特色,强化现有优势,尊重事实,科学合理发展。总之,决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只要抓住这四个重点,持续实施,合理推进,逐步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就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简介:张兴华,2008年,论文《论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获甘肃省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获庆阳市西峰区优秀教师奖。[2]詹启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规划[J].教育指南,2005(4)。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石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