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奎多的职业是什么?
乔奎多,高粱专家,辽宁省海城县大港河19116出生,育成多种高产高粱品种和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他主持撰写了《中国高粱栽培》和《中国高粱品种志》,为中国高粱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文名:乔奎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省海城市
出生日期:1911六月16。
职业:高粱专家
毕业学校:丰田农业大学
代表作:《中国高粱品种志》、《中国高粱栽培》。
性别:男
简介
乔奎多1911 16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大港河。1924去海城县第一高级中学读书,1927去海城县中学。中小学时期,在学识渊博、社会声誉卓著的祖父和叔公的影响下,他系统地接受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树立了学习、讲究礼仪、报效国家的信念。1931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报考了免学费的营口新师范,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1935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奉天农业大学,公费读完大学。
一生
大学毕业后,他到奉天省立海城农业民族高中任教。一边教学,他一边开始研究高粱品种的早期改良。他动员学生广泛收集高粱地方品种,采取单株选择、分区、测产、混种留种的方法。1942从400多穗行高粱中选育出茎秆坚韧、抗倒伏、抗涝、高产、口感好的新品种,分发给农户种植。直到1948,这个品种才在海城沿江栽培,群众称之为“小白壳高粱”。品种改良的初步成功使他对高粱研究更感兴趣。
1944年,日本满洲统治者对东北教育界有反满抗日思想的中国教师进行了扫荡。乔奎多在奉天农大盐城卢世郎教授的保护下,活了下来,先后到奉天工业厅和辽中县工业厅当技术员。1945抗战胜利后失业。为了谋生,1946年春,他辗转沈阳、长春两地,做中学生物老师。1947年,他徒步回到家乡。此时的他一贫如洗,靠着亲戚朋友接济的一间草房和几亩薄地过活。
中国* * *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犹如一声春雷,让中国农村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给乔奎多带来了希望。他被划为贫农,得到了土地,加入了农会。1948年初,被农会推荐到辽南行署举办的辽海岸教师研究班学习。毕业后,他被调到辽宁省熊岳农业试验站担任农业技术员,负责高粱研究。那时候科研人员短缺,他们很累。1950的冬末,因为过去动荡的生活的破坏,他们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有病痛苦,妻子虚弱,孩子幼小,处境极其艰难。熊岳实验站党组织立即将乔奎多送往鞍山汤岗子疗养院治疗。1952年夏天出院后,他怀着报答生产方大恩的激情,早早起床,在高粱试验田里忙碌着。1957,加入中国* * *产党。此后,他始终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农业科学的研究战线上努力工作。
1960调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直到1985,担任作物研究所、作物育种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在组织研究所科研工作的同时,主持了高粱育种、栽培和品种资源研究的国家和省重点课题。72岁时,他成立了国家高粱研究中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并被任命为名誉所长。曾任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组成员、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辽宁农业科学》编委。
荣誉
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
传记笔记
1911出生于奉天海城县大河铺村(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四镇大干村)。
1926 65438+2月,海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毕业。
1931年65438+2月,海城县中学毕业。
1934 65438+2月,营口新师范毕业。
1938 65438+2月,毕业于丰田农业大学农学系。
1939至1944任丰城省立海城民族农学院教师。
1944-1945,奉天工业局、辽中县工业科技学士。
65438-0946,在沈阳、长春青年就业指导处、中学高级班任教师。
1948年5月,辽宁中部行政公署辽海岸教师研修班毕业。
1948年5月至1960年3月担任熊岳农业科学实验所农业技术员兼研究室主任。
1960年3月至1985年3月,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作物育种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高粱研究所名誉所长,高级农艺师、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辽宁省农业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作物学会、沈阳市作物学会副主任。
1985,已退休。
主要论文
1乔奎多。不同类型高粱开花习性的初步观察。辽宁农业科学,1963,(3): 27-28。
2.乔奎多。辽宁高粱品种分布及因地制宜选择高粱品种的体会。中国农业报,1963,(4): 26-30。
3.乔奎多主编。中国高粱品种志。第一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4乔奎多主编。中国高粱品种志。第二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5乔奎多主编。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6乔奎多,王付德。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191—201。
7乔奎多主编。辽宁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沈阳:新农业杂志出版社,1985。
8乔奎多主编。中国高粱种植。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选育多个高产品种和杂交种。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成功地改良了高粱品种花小白,并应用于生产。
50年代初
50年代初,他和育种课题组的同志们一起,利用广泛收集的辽南地方高粱品种为材料,进行系统育种。熊岳253由“盖县小黄壳”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熊岳334由“盖县早黑壳”连续混合选择选育而成。“熊岳360”是由“辽阳早黑科”经混合选择育成,分别于1957和1962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确认为推广品种。其中,“熊岳253”比当地品种平均增产20%,累计推广面积654.38+05万亩。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也是杂交高粱推广前辽宁省的主栽品种。在甘肃、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也有广泛种植。“熊岳334”和“熊岳360”也比地方品种增产10%以上。
勤于实践
在品种选育目标上,乔奎多强调生态适应性,主张针对不同的生态区域选育不同类型的品种。在性状选择上,他重视综合表现,主张一个品种应具有高产、抗病虫、优质、经济、实用的特点。他勤于实践,反复观察,仔细比较,深刻洞察品种的优劣。1970年春天,他在海南岛西南的育种队试验田里,一行行地观察各种高粱实验材料。来到一个混合小区,就在这两个小区转悠,长度5米。从穗到叶,从茎到根,我一边观察一边测量数据,一边琢磨了半个小时,表情极其集中。然后,他询问了混血儿的父系血统,仔细观察了父系血统的表现。他指出,父系是一个有价值的恢复系,希望在辽宁省推广这一杂交种,后来在辽西地区广泛种植,命名为“津杂1”。这个恢复系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恢复系之一——“金夫1”。他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别人说起的时候总是淡淡一笑。为了解决辽宁省夏播粮随麦随油的问题,他在60多岁时亲自到昌图县金家科研基地,和基地的同志们一起育成了早熟高粱杂交种金杂3号和雄性不育系“117A”,对发展夏播粮食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育种方法上,他十分注意吸收先进技术,选用新的试验材料,不断提高育种水平。1965在罗马尼亚考察归来后,撰写了《罗马尼亚杂交高粱发展概况》一文,提出我国应重视高粱杂种优势的利用,得到了农业部领导的赞同和支持,从而推动了我国杂交高粱的快速发展。1979年,他从美国引进新育成的高粱雄性不育系“T×622A”,果断决定引进鉴定和直接利用并举,亲自到海南岛主持杂交育种和产量鉴定。同时,将不育系种子发放到全省所有高粱育种单位,开展协作研究。经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他指出“T×622A”是一个优良的不育系,可以替代已使用多年的“T×3197A”作为春播晚熟高粱地区的主要不育系。在他的指导下,辽宁省各高粱育种单位相继育成了辽宁1、沈杂3号、铁杂7号、津杂4号等一批新杂交种。他及时领导和主持了这些新杂交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中试,使其以每年扩大几十万亩的速度在辽宁及周边省份推广,并迅速替代了原有杂交种,使辽宁省高粱产量和制种产量提高到全国第一。
栽培研究和推广
总结高产栽培经验
早在50年代中期,他就积极总结劳动模范的高产栽培经验,并整理成系统的技术资料,不仅指导了当时的高粱生产,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技术文献。20世纪60年代初,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在辽南平原开展以创造高产为中心的高粱示范田科学试验,乔奎多主持技术工作。他亲临一线,与作物栽培育种、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业经济等专业人士一起,,他通过高产田、试验田、种田的实践,把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1964年,1615000亩高粱示范田平均亩产261.5公斤,创中国高粱高产第一记录。然后对他们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一套“精耕保苗、因地制宜确定密度、增施底肥巧追肥、加强板测防病虫害、根据土壤肥力选用良种”的高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指导今后的生产实践。因此受到了当时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好评。
主持编写了《中国高粱栽培》
80年代初,乔奎多主持编写了《中国高粱栽培学》。他强调传统栽培技术要以科学理论为基础,把群众的生产经验和科学家的实验成果结合起来,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国内的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提高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除了亲自撰写相关章节外,他还对该书的主要观点、内容和论点进行了审核、修改和补充,力求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表述清晰、文字简练。这本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系统总结了近40年来我国高粱栽培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同生态区种植高粱的技术经验和程序。也揭示了获得高产的生物学基础和规律。这是我国科学家编撰的第一部高粱栽培学理论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
写两本专著
长期卓有成效的育种实践使乔奎多更加重视高粱品种资源的研究。他一直认为品种资源的研究是育种工作的基础。搞好品种资源的研究,不仅可以加速当前新品种的选育,而且可以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种质财富。60年代初,他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立了品种资源实验室。这是中国最早专门从事品种资源研究的机构之一。他还专门从事高粱品种资源的研究,使其逐渐发展成为育种工作的支柱学科。文革前,他着手编纂《东北高粱品种志》,后充实为《中国高粱品种志》。1974年,他正式提出品种资源研究的工作原则,即“围绕高粱育种统筹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随后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首次编纂《中国高粱品种志》(第一册),重点研究了东北三省的384个代表性品种。该书在1976年发行时,组织关中18个省、市、区编纂了《中国高粱品种志》(第二卷),引进了除上述三省外的21个省、市、自治区的664个具有代表性的高粱品种。在编纂高粱品种志的过程中,他认真核对和处理同音字、异音字和省间同音字的问题,以保持多样性,避免重复。《中国高粱品种志》(第一卷、第二卷)由农业出版社分别以1980、1983出版,* * * 1.3万字。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粱栽培进行了划分,阐述了各栽培区高粱品种类型、栽培特点、品种更替的历史发展。该书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3。后来,他组织协作网的同志编写了《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供农业工作者考证和参考。本书由农业出版社1984出版,共80万字。
抗性鉴定是品种资源育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底,乔奎多主持了“抗病虫抗逆特性鉴定及籽粒营养品质分析”项目,为高粱育种找到了一些特殊种源。1984发表了《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是对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的初步总结。鉴于他在高粱品种资源研究方面的贡献,在1988中国作物遗传资源研究会成立时被选为名誉会员。
善于组织和合作。
1969、58岁的乔奎多和去辽宁海南岛繁育“两杂”种子的青年们一起,白天在烈日下的制种田里劳作,晚上点着油灯给育种队传授制种技术。为了躲避可能发生的地震,当地群众纷纷撤离村庄,他却置生死于度外,留下了一个守护者实验场和一个种子场。他已经67岁了。为了摸清高粱品种资源在新疆的分布情况,他不顾高血压、心脏病发作的危险,亲自到实地考察。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没有停止,他却独自在北京一家招待所的地下室修改《中国高粱品种志》的手稿。
他对科研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为了搞清楚“大清米”(红蜜蜂)和“大清亮”(宁城)的异同,他冒着34℃的高温走了20多里路,对其中一个品种的产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终于把它们鉴定清楚了。他在担任《中国高粱品种志》主编时,对每一个样本都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检查和修改,直到达到出版标准。在指导高粱同功酶研究时,他对每一个偏移都逐一检查,有异常的就重做,直到合格为止。他一直强调,只有设立更多的实验点,进行反复研究,才能依靠大量准确的数据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他重视并善于组织合作研究。他认为,农业科研成果大多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只有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新的突破。他通过各种渠道熟悉各种高粱研究人才,一有机会就组织他们开展合作研究。他们的很多科研任务都是合作完成的,大部分著作也是集体编撰的。他对每一个同事都很真诚,不论年龄、资历、经历,而且很谦虚。他努力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并通过讨论和研究达成谅解。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不仅关心别人的工作、学习、升迁,还会时不时聊一聊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等问题,给人一种值得信赖、依赖的感觉。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常把荣誉和奖励归于合作者,让每一个与他合作的人都得到应有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他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社会评估
1985退休后,虽然每年心脏病复发,又遭受丧妻之痛,但他仍然投身于高粱研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加国内外的技术指导。1986以来,一直认真指导《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续编》一书的编写工作,持续发挥他的光和热。他像一株站在秋田里的红高粱,结出耀眼的肥肉和饱满的丰收果实,与夕阳的余晖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