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概况
城市里有苗族,汉族,侗族。
是以电子、纺织、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B类开放区。
凯里市行政区划辖5街8镇2乡:城西街道、大十字街道、西门街道、洗马河街道、万西街、三棵树镇、周西镇、唐雅镇、庞海镇、万水镇、庐山镇、万超镇、龙场镇、唐凯乡、大风洞乡。
历史沿革元朝是凯里之例,明朝是清平郡之例。1913年改为鲁山县,1958年为凯里县,因县位于凯里镇而得名。
成立于1983。
2000年,凯里辖5个街道、8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为433236人。各乡镇人口(人) :城西街道27819大十字街道58116西门街道28997洗马河街道48641万西街19104三棵树镇48815周西镇23093唐雅镇168438。50万水镇21160芦山镇28214000朝镇14656龙场镇23083唐凯乡17393大风洞乡32155 2003年凯里市辖8镇2乡5街道办事处。
年末总人口45.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4.09万人,非农业人口654.38+06.46万人。
气候特征凯里市位于云贵高原东侧的阶梯状斜坡带,西北、西南、东南较高,中部、东北较低,最高海拔1447米,最低海拔529米。
属* * *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零下4-7℃,年平均日照128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243毫米,无霜期282天。
凯里的民族人口有苗族、汉族、侗族、仫佬族、畲族、布依族、水族、彝族、壮族、瑶族、满族、回族、蒙古族、景颇族、佤族、黎族、东乡族、纳西族、仡佬族、北京族、朝鲜族、土家族、白族和傣族。
其中,仫佬族、苗族、汉族、畲族、和是享誉世界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33.9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78%,其中苗族28.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3%。
凯里的历史文化已有500年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小荆州”的美誉。
数百年来,生活在凯里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自然资源包括清水河、崇安河、巴拉河等153条小河流和溪流,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集雨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的13条中型河流有35条沟壑。
河流径流总量39.89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储量5.4万千瓦,可开发容量3.6万千瓦。
粮食作物9大类130多种,蔬菜100多种,水果70多种,野草100多种,珍稀古树10多种,野生动物数百种。药用植物和动物有428种。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应时砂岩、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煤矿81.42万吨,铁矿361万吨,铅锌矿46万吨,铝土矿1.98亿吨,重晶石300万吨。
石油和天然气有矿。
除了内容丰富、风格古朴、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文物古迹外,旅游资源主要有路祥、金泉湖和一批景观独特的溶洞。
还有13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节日,被誉为“百节之乡”。
1985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
名特产品凯里地方名特产品可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农业名优特产主要有:香炉山雾茶、平凉香米、凯里柿子花、万超靛蓝、隆昌蚕茧、凯里酸汤鱼、凯里鲤鱼(田间栽培)、隆昌西瓜、滨海生姜、鲁山葡萄等。、凯里市供销社生产的“三辣”系列产品。
著名的工业品主要有:周西芦笙、凯里香醋、银饰、湾水镰刀、云母马尾辫帽、海滨碗、挂鼎绣腰、隆昌皮革家蜡染、挂鼎锦带、刺秀钱包等。
经济收入可观,可供游客观赏购买,投资者参与生产投资,促进了凯里市的经济发展。
饮食特点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味道,酸、甜、苦、辣,酸是主宰。
黔东南州是“吃酸”的故乡。
日常生活中的家宴、宴会、红白喜事,酸味食物无处不在。
男女老少都有一个“嗜酸”的爱好。
难怪当地谚语说“三天不吃酸菜,徒步打捞车”(意为徒步绊倒),可见黔东南酸菜文化的特色功效和风格。
世界“吃在中国”。
在中国,它被称为北方咸,东南甜,西方辣。
干燥气候是盐,湿热气候是甜,潮湿气候是辣。
湘黔川各有各的口味,有“不怕辣”“不怕辣”“不怕辣”的段子。
具体来说,贵州是酸的辣,四川是辣,湖南是炒的辣。
黔东南州与贵州其他地区不同,强调和突出“酸”字第一,其他地区强调和突出“辣”字第一。
俗话说“除了油盐,没有贵的味道”。历史上黔东南缺盐严重,只能用酸和辣来调味。可见,吃酸的习俗不是偶然的。它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产品信息和人的生理需求的综合产物。
贵州东部和中部气候潮湿,烟雾弥漫,腹泻、痢疾等疾病流行。嗜酸不仅可以增加食欲,还可以帮助消化,止泻。
所以,家家户户都缺几个酸坛子:酸水坛子,醋水坛子,酸菜鱼坛子,腌肉坛子。酸味食物的腌制季节和保存方法也有俗语,如三月腌制,八月腌制,正月腌制。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黔东南苗族、侗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酸菜饮食风格和技术,区别于其他地区和民族,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酸菜文化”。光是制作酸菜的技术就有近10种。
人类的长寿真的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酸:酸性食物有防病健胃的药用功能,有解惑提神的作用,有防腐保鲜的作用。
65438-0990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长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传统长寿地区广东省,位居全国前列。
长寿是多因素的,应该包括“吃酸”的因素。
1988,在加拿大温哥华,一群记者采访了黔东南州老年人长跑世界冠军李发品,询问创下老年人长跑世界纪录的秘诀是什么?李发品答道:“如果能吃到家乡的酸菜,我就跑得快。”这是一个惊人的妙语。
本世纪末,酸食这一黔东南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饮食习俗,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
酸汤鱼,咸鱼,腊肉,酸汤鸡,酸汤猪蹄,三合一酸汤,四合一酸汤...有的落户北京,有的飞入国宴,有的漂洋过海,更多的被移植到宾馆饭店。所有来贵州的中外游客都点名要吃正宗凯里酸汤鱼。
黔东南州的风味食品有东乡酸菜鱼、镇沅道菜、凯里酸汤鱼、司夏狗肉、司夏酸汤鱼、香茅煮鱼、崇安江酸汤鱼、董氏油茶、社会饭、从江香猪、三穗麻鸭、榕江香羊、董果、董氏臀肉、董氏羊和牛。
娱乐习俗“放烟火”是壮族、侗族人民广泛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每年春节或其他重大节日,黎平、从江等地的侗族人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按照传统习惯,以村落为单位举行烟火大赛。
比赛场上,选手们相互比赛,通过传、盖、装、跑等方式,试图将红绿布包好的烟花放入对方的花篮中。
烟花分为第一炮、第二炮、第三炮。
根据董老人的传说,第一枪象征着好运,第二枪象征着风调雨顺,第三枪象征着丰收。
“花枪”对抗性强,攻防转换快。既需要个人的突破,也需要整体的配合。
因此被誉为“东方橄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