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维达的角色介绍
(1904年4月16—1998年3月29日),原名邱,本名。一名来自新疆的男子,湖南省平江县。15年,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留在那里任区队长,后任第二军训练总队连长。17年赴鲁,任王部连长、营长、团长,赴江西、陕北等地“围剿”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参加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因战功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74军57师副师长、国民革命军第24军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北伐获得胜利、云会、保定三枚勋章。抗战中获得保定、胜利、罗斯福三枚勋章。整编74师师长张阵亡后,在王的推荐下,接任整编74师师长。后该师恢复原名74军,邱任师长。淮海战役期间,在陈官庄地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1950年初被分配到华东军政大学任教。后历任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江苏省政协委员、常委。
中文名:邱维达。
别名:邱、邱、邱
出生地:湖南
出生日期:1904年4月16日。
死亡日期:1998年3月29日
职业:整编第74师师长、第74军军长。
毕业学校:黄埔军校
代表作:沧桑
角色的生活
邱维达,1904,平江仙冲人,五岁入私塾,十一岁入县教会办的培元小学。
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积极参加爱国运动,被英国教会开除,引起公愤。县里马上通知他,无条件欢迎他转学,所以他才得以进入县中学。
1924高中毕业后,决定投身革命,辗转长沙、武汉、上海,赶到广州考黄埔军校。
1926 10军校毕业后,被任命为六院1团(郭团长)第二中尉区队。
1927 65438+10月升任军校武汉分校学生大队上尉区队长(教育局长邓)。7月,升任武汉国民政府第2军(军长张发奎)训练团(团长叶剑英)第3营10连队长、连长。65438+2月11参加广州起义,宣因部兵败辞职。
1928 65438+10月任新5师14团(蒋团长)队长、连长(张春浦老师)。4月出部,任2师(胡宗南老师)、4团(李铁军团长)。6月,调任4团2营6连连长(营长王·)。7月,其部编入1师,调至1师第3旅(张)部,隶属第5团(团长张巧玲)第3营(营长王)部。
6月,1930,11,晋升为14旅(准将)2营、1团(王任团长)少校营长。
1931年4月,司令部更名为独立32旅(准将刘一)694团2营,仍任少校营长。
1934 65438+10月晋升为1旅(王)第3团(团长)补充。
1936年3月25日任陆军步兵专业。6月,1旅扩编为新的11师(师王)并升任团长办公室主任。8月,新11师更名为51师,仍任参谋处上校主任。10月,165438调任153旅(兼准将李天霞)306团团长。65438+2月65438+2月被提升为陆军步兵中校。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点燃战火,51师奉命参加上海保卫战。邱维达率领306团担任嘉定前线罗店石相公庙保卫战。在艰难困苦中奋战三个月后,于6月下旬11浴血奋战冲出重围,随后于2月上旬1投入南京保卫战。
1938年5月,入武昌珞珈山中心训练团短训班。集训后赴河南开封任王师151旅(旅长周志道)副旅长,因京沪作战有功荣获军委颁发的云辉勋章。
从65438年6月至0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开始,邱维达在开封附近阻止了来自南方的日本侵略者,并与日军精锐部队土肥原第14师作战。随后74军转战江西,在鄱阳湖以西阻击日军。9月下旬,在德安万家岭与日军松浦师106血战,与友军一起击溃该师,在德安大获全胜。
1939年3月,晋升为153旅(下辖两个团)少将军衔,在江西高安与日寇作战。战后,部队进行了整编,并因战功被提升为51师的少将步兵司令。夏天,我进入陆军大学,并被鲁第六期录取,为期三年。入学前先后晋升为57师(师长史忠诚)、少将、副师长。
1943年冬,邱维达从重庆鲁大大学回到部队。此时王已升任24军总司令,下辖73、74、100军,邱任陆军总部参谋长。
邱维达参加了衡阳战役的组织工作。
1945年3月,升任第4军参谋长(军长王)。7月24日,他被授予四等保定勋章。9月20日调到51师(下辖3团)中将。10 10月10被授予忠诚勋章。同月31日,被授予四等云辉勋章。
1945年,邱维达在组织雪峰山战役中表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4月,日本侵略军集结6个师、1旅摧毁枝江空军基地,分三路直奔雪峰山。我军在雪峰山与敌作战时,他在溆浦前线观察到敌人疲惫不堪、身受重伤时,犀利果断,提出了“以机动18军从左翼进攻,封锁洞口道路,切断敌人退路,包围歼灭一切进入雪峰山之敌”的作战方案。致电王、、(总司令)并征得同意后,按。日军被歼灭二万八千三百二十人,活捉二百一十三人。
1946年4月,改任兼74师副师长(军长张)。他在5月5日被授予胜利勋章。
1947年,王得到整编第74师全师沦陷的消息后,决定迅速重建整编第74师作为第一步,并推荐为师。17年5月晋升为74师中将军衔(下辖51旅和58旅)。
1948 65438+10月1被授予三等云辉勋章。19年9月,74师更名为74军(下辖51师和58师),任中将司令。同月22日,他被提升为陆军少将。
1949 65438+10月1被授予三等保定勋章。10年6月,在河南永城战败,被解放军俘虏,后进入华东军区解放军军官团学习。
1950年3月任解放军华东军政大学教员研究班教员。165438+10月被聘为南京军事学院合同战术教授协会教员(刘伯承校长)。
1958 10 10月跳槽后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任参事。
4月,1983当选为江苏省委员(主席钱·)。
1998 3月29日死于江苏南京。《沧桑》的作者。
生命历程
青少年
1904农历三月初一,邱维达出生在湖南平江县钟弦乡鹰嘴石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邱为民精通文字,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母亲王思振勤俭持家。邱维达,一对兄妹,排名第二。早年加入英国国教,就读于平江县培源小学。这时,五四运动的浪潮传到了平江县,邱维达和一些学生兴奋地参加了这场爱国运动。他们走上街头宣传示威,激起了英国校方的不满。学校宣布开除包括邱维达在内的10名学生。
邱维达被开除后,他害怕被父母责骂,有一段时间不敢回家。这时,在县城读书的钟期光急忙找到邱维达,告诉他,县城的爱国师生对他们因爱国被英国教会学校开除的消息感到非常愤怒。欢迎他们调到县里。从那以后,钟期光和邱维达成了老朋友。
邱维达于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于1926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他留在学校当第六区的队长。他多次请求上前线参加北伐,过了四个月才被批准。从此开始了24个春秋的军旅生涯。
1927年“四·一二”后,邱维达连任以叶剑英为首的训练团一营连长,跟随叶剑英参加广州起义。邱维达回忆说:“当时,除了党员以外,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很吃惊。但是,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先是处决了张发奎派来的参谋长朱绵方,然后没收了广州的反动武装。指挥部设在广州公安局,一夜之间全部解决了,除了肇庆四方面军还没有消灭。”
广州起义失败后,邱维达只身逃往韶关。在黄埔同学会的介绍下,他在徐州营担任王连长,后来又升到团长。先后参加过追北的红十军团、红七军团等内战和抗日战争。他认为内战是对中国人民的杀戮,所以他在追击中采取消极态度;抵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是军人的职责。因此,他身先士卒,投身于八年来的抗日战争战斗中。从淞沪会战到湘西会战,他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武汉会战、南浔会战、长沙会战、衡阳会战、桂香会战和湘西会战。
血洗南京
抗日战争初期,是国民党第74军第51师第3—6团团长(俞济时任军长)(王为师长)。淞沪会战逐渐扩大后,邱维达奉命参加罗店、石相公庙的守备任务,在那里坚守了八十五昼夜。1937年11月初全线撤退,邱维达部抽调青浦、松江两线掩护全战区部队撤退。任务完成后,邱维达团仍在青浦,敌人已超越邱维达一日行程,其先头部队已到达苏州白天鹅塘。为了赶上部队,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邱维达越过了几道敌人的封锁线,于12月初到达南京东南的方上镇。淳化镇加入我们师参加了保都战役(南京保卫战)。
51师从上海战场调往南京后,奉命担任房山至淳化镇的守备。邱维达团是师预备队,驻扎在松树附近,任务是协调一线部队作战,重点是师的左翼。12月7日,邱维达团接到了总部的命令。要邱维达兵团与一五一旅(旅长周志道)协调,立即派一个营进驻湖熟镇。派胡的第三营担任这项任务。他们日夜与敌人浴血奋战数次,阵地岿然不动。8日,敌人后续部队不断增加,大量坦克、重炮和飞机加入战斗。151旅程志团、张的阵地被敌人攻破,部队相继撤退。那一天,师长下令转移阵地,邱维达团撤退到光华门外的机场建立新阵地,继续抵抗。当邱维达抵达机场时,他看到几具残破的尸体东倒西歪,无人看管地停在机库里。油库和零件库存了很多材料,没人问。
8日晚,邱维达团完成阵地布置,熬夜到深夜。从牛首山撤退的部队必须通过邱维达团的防线。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它被邱维达阻止了。经询问,得知该部被命名为58师。一位姓吴的营长对邱维达说:“牛首山防线被突破,部队损失严重,被打得溃不成军。邱维达只带了一家公司冲出去。”他还告诉邱维达,敌军尾随而来,并告诉邱维达做好准备。凌晨,151旅随后从淳化镇撤退。据准将说,周之道亲自告诉邱维达,敌人的坦克和步兵紧跟在后面,应该做好一切准备。这时王的老师,也乘吉普车去了团阵地。他说情况紧急,正在守卫南京城外的阵地和据点。经过三天激战,敌军主力已得到增援,淳化镇、方山全部被破。他命令邱维达团调整部署,除少数警戒部队外,将主力撤回城内,以城墙为阵地,镇守中华门至水西门一线。
10日上午,邱维达团从中华门进城,正在部署新阵地。敌机轰炸了雨花台国民革命军第88师的阵地,方山来的敌军大炮开始轰击邱维达城墙,中华门城墙的城垛倒塌了不少。这时,邱维达已经意识到,一场激烈的攻城战役就在眼前。邱维达分配了任务,即带领一组侦察官侦察城外地形,联络友军,组织合作。
下午4点,南京城内战况已经激烈。邱维达雨花台警备区第88师防线遭到敌军炮火猛烈轰击,雨花台东、二高地失守。敌人就这样把那里的炮兵阵地推进去,掩护敌人坦克和步兵的直接接近,攻击城墙。炮弹雨点般落在城墙上,给守城官兵造成重大伤亡。当时,邱维达正在中华门城上的指挥所里,发现有两辆敌人的坦克正试图越过中华门外的军用桥(当时没有桥)。邱维达命令几门步兵炮集中起来,直接开火。两辆敌人的坦克被击中,掉进了河里。敌人的步兵失去了坦克掩护,纷纷逃跑。邱维达甚至加强了一个连的进攻,俘虏了几十个人,这鼓舞了士气。
敌人和邱维达激战至12日晚。南京周围炮声隆隆,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叫喊声和杀戮声持续了整整一夜。上午9时,三营营长胡浩电话报告,中华门至水西门之间的一段城墙凸出部分被炸开,敌军攻城兵正用绳梯爬上城墙。邱维达立即命令该营集中挑选100名精壮战士组织敢死队,并下令一小时内将闯入城墙的敌人全部消灭。命令下达后,营长胡浩带领敢死队奋勇冲杀突围,邱维达也指挥全团直接火力掩护。杀声震天动地,不到一个时辰,来犯之敌全部消灭,除战死者外,活捉十余人。战斗中,三营营长和大兵团所属刘不幸中弹,壮烈牺牲。邱维达团虽然努力驱逐敌人,但由于敌人在雨花台的火力,兵力极其单薄,完全处于被动。僵持到晚上七时,汪老师来电:南京战局混乱,无法进行有计划的战斗。为了保持一定的力量以备长期作战,部队应在完成当前任务后撤退,撤退方向为浦口以北。接到电话后,邱维达认为形势不妙,任务艰巨。他和敌人僵持不下,怎么撤退?包围状态下的后方在哪里?于是,邱维达集中几个营的总兵在城墙上研究撤退计划。敌人发现邱维达的手电筒在闪光,于是向邱维达开枪。邱维达的左腿中弹,骨折了。好在团里附他继续指挥。邱维达被担架抬出了战场。由于失血过多,他失去了知觉。当邱维达醒来时,他已经在下关码头了。
邱维达在中山码头停留了大约一个小时,看到马关的情况比战场还要悲惨!长江沿岸的道路挤满了掉队者、伤员、后方杂工、战壕、车辆、他们的家人、妇女和儿童。不一会儿,河中敌舰的机枪扫射过来,侦察敌机投下几颗照明弹,吓得人群四散奔逃,到处是哭喊声、呼救声、喊叫声、怨声,混杂在一起。
夜深了,仍然不可能过河,所以邱维达的副官和卫兵不得不分头寻找小船。不到一刻钟,突然听到河中央有人喊的名字:“五十一师团长邱在哪里?”连续几声,犹如天降喜讯!邱维达停止了呼吸,仔细听着。喊叫声是从煤港方向传来的。当邱维达到达煤港时,他们发现一艘摩托艇停在离邱维达约200米的河里,船上的声音已经听得很清楚了。后来,邱维达才知道,那艘船是当时的交通部长余飞鹏留下来让于及时渡江的。因为王听说没有渡河,而且身负重伤,就向余吉时请示,离开了船,派了一个副官和两个卫兵去迎接。
由于岸边挤满了人,而船离岸边还有30米,大量的人跳入河中向船游去,差点把船掀翻。后来,邱维达被拖到船上,绳子的一端绑在他的腰上,能够离开这个被鲜血染红的城市。
1945年,邱维达升任第四军参谋长。同年4月,参加并指挥了对日湘西会战。1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邱维达代表四方面军出席了在枝江举行的谈判和投降仪式。
* * *内战。
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47年,孟良崮战役后,蒋介石召见邱维达,命令他在临猗整编军队。随后,他被任命为第74军军长。几十年后,邱维达在沧桑中提起此事时感慨道:“绳子又套在脖子上了。”
1949 65438+10月9日,淮海战场上国民党军最后的防御阵地相继被解放军突破。第二天早上,邱维达率领陆军部与第51师一起行动。解放军反攻时,51师师长王梦庚阵亡,51师崩溃。邱维达知道大势已去,他无法抗拒。只有随波逐流,立即向解放军投降,坦白了自己的身份。邱维达投降后受到优待。他在许的兵团司令部住了三天,然后在聂部的第九纵队住了几天。我军得知他与王有很长的历史关系,告诉他王曾在宜都县读书。邱维达请求允许他去山东。在去山东的路上,他在日记中写了一首诗:
蹉跎四十五年,飞走,
孤舟漂泊何处?祖国的山河都是红色的。
65438+65438 0949+10月底,邱维达到达山东宜都县华东军区解放军官团,编入直属中队高级组。在一座四合院里,见到了王,和他俩聊起了他们的近况。在解放军官团的学习生活比较简单,上午自习,下午讨论,一个月一次政治报告。还有下棋、说相声、看京剧、跳秧歌等娱乐活动。
半年后,解放军军官团转移到济南郊区的王舍人村。这时,得知自己的同乡、青年同学朋友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于是写信给钟,谈了自己前半生走过的曲折道路和今后的打算。他说,“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可以追溯。后半生立志做一件对人民有益的事,一切从头学起,做一个小学生,做一个好公民。”
钟期光很快给邱维达回信,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仍有机会为人民服务。
不久,解放军军官团迁至苏州,与南京和上海的军官团合并。
1950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邱维达被调到华东军政大学当老师。在军医院里,他见到了时任总军区政委的钟期光。见面后,两人互诉了离别之情。钟期光对邱维达说:“革命不分先后。黄埔有很多人加入革命队伍。通过改革和学习,你会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请多关照。”
1950 165438+10月,邱维达接到刘伯承元帅的邀请,出席了为筹建军校而举行的宴会。刘伯承在讲话中说:“今天出席军校预备会议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副政委钟期光也出席了会议。他们还走到每一桌敬酒,气氛十分活跃。邱维达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家庭的温暖,并致力于军事教育。
和平时期
从1950年3月到1958年秋,邱维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任教8年。他曾在高级部门、高级部门和基础部门教授合同策略。
当时南京军校是全军最高学府,学员都是解放军中高级干部。邱维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毫无保留地把自己长期积累的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他遵循毛泽东为学院题词“努力学习,保卫国防”,朱德题词“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强大的国防”,刘伯承题词“培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军事专家”,投身于军事教育事业。
本着互相学习的原则,邱维达在教学中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协助有实战经验的学生总结经验,分析战例。当时学长部的学员有军官、师军官、团军官,学历层次不一,但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很少接受正规的军事学教育,短时间内接受系统的现代军事学理论有很多困难。为此,学院将学生“打包”给老师,实行“包教包学”。鉴于学生文化水平低,邱维达加班加点进行专门辅导。在他八年的教学生涯中,每一分钟都很重要。他经常半夜回宿舍,稍作休息,第二天早上继续备课,甚至周日也是如此。他的妻子李世英担心他的健康让他吃不消,建议他多休息,放轻松。但他说:“我们要把生命的后半辈子浪费的时间补回来。”。学生们痛心地说:“邱教授为我们伤透了心。”一位红军老干部认为邱是自己打败的,不够尊重他,主动向他道歉,并对他孜孜不倦的品德表示钦佩。刘伯承院长用“三灯五看”四个字形容他在教学中的辛苦,并称赞他的育人风格。
1958年秋,邱维达调任外地,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任参事,负责军事文史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常委。“文革”中,他虽然受到迫害,但始终相信* * *生产党,相信人民,相信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浩泉之年,他依然精力充沛,坚持写作。他撰写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发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山东省政协编的《文史资料选编》上。一些文章在香港报纸上发表。他多次参加江苏省政协召开的文史会议,坦诚披露历史事实的真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无能,歌颂党和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当他第一次参加党的文史会议时,他激动地写了一首诗:
文史的价值可以衡量吗?
纸砚悲喜交加,
勤编占万笔,
一本春秋小说。
邱维达的这首即兴诗充分显示了他对文史工作的热爱和重视,也表明了他致力于把党的文史工作作为教育人的资源的意图。
为了保存抗日战争的史料,展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英勇斗争的事迹和经验,邱维达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收集到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撰写了许多抗日战争史料。其中,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文史资料选编(第10卷)》发表的《我对湘西雪峰山战役的回忆》一文,详细记述了抗战最后一场战役。邱维达实事求是,直截了当,为社会和后代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真实资料。
在1981年,居住在美国的亲戚朋友们写信邀请邱维达访问美国。邱维达在五月中旬飞往美国。在美国的几个月里,邱维达广泛接触亲友,深入交谈,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新中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情况。
晚年,邱维达往返港澳,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台湾省的和平统一尽了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