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的历史

包玉刚(1918 ~ 1991)出生于浙江宁波。全球12华人富豪之一,资产超过10亿美元。1978年,包玉刚海上王国达到巅峰,坐上了世界十大航运大王第一把交椅,香港十大财团之一,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第一位加入英资汇丰银行的中国董事1976被英国女王封爵。他热情支持祖国的建设。除了为家乡捐巨资兴建兆龙学校、中兴中学、宁波大学外,他还兴建了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鲍兆龙图书馆,并设立了鲍兆龙和包玉刚留学生奖学金。1918年,包玉刚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鲍兆龙是个商人,常年在汉口做生意。虽然他很忙,但他对孩子很严格。由于他的家庭相当富裕,他决定让他的孩子接受当地最好的教育。位于东海之滨的宁波是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港口之一。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商帮——宁波帮。包玉刚的村子离海不远,但自从他随父亲去了镇海,他就迷上了茫茫大海和海上的商船。他在学校最喜欢的事情是看海和船只,在那里他度过了快乐的童年。13岁时,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上海学习。到上海后不久,他一头扎进吴淞船政学堂,学习船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搬到了重庆。在这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上大学深造,而是去了一家银行,当了一名职员。1938年,包玉刚来到上海,在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在银行积累的经验,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办事员,晋升为衡阳银行的经理,重庆分行的经理,最后成为上海银行的副总经理。前路可谓一帆风顺。但是这个时候他辞职了,因为他对这方面不感兴趣,亲戚朋友也很不解。包玉刚和全球航运集团的员工在香港海港城码头。1949年初,包玉刚和父亲带着几十万元的积蓄去了香港。刚开始做了点小生意,积累了些钱,但是接下来怎么办呢?包玉刚想起了他童年时对大海的向往,于是他提出了航海的想法。他的母亲劝他“赛马船三分险”,搞航运相当于拿全部资产做赌注。如果他不小心,他会破产的。他的父亲认为香港的航运业非常发达,竞争非常激烈,而包玉刚对航运是外行。他为什么要经营航运?然而,包玉刚已经下定决心在海洋运输业寻求发展。他一边继续做好父亲和其他家人的说服工作,一边到处了解船舶和航运,认真研读航运和船舶方面的书籍。包玉刚终于可以在海上实现他的梦想了!虽然旅途非常艰难,但他已经37岁了。刚开始资金不够。在朋友的帮助下,筹集了70多万美元。包玉刚专程去英国买了一艘以烧煤为动力的二手船。这艘船已经用了28年,排水量只有8200吨。虽然这艘船已经破烂不堪,但包玉刚却视若珍宝,把它整修一新,涂上油漆,并把它命名为“金安”号。这艘船是他事业的开始。1955年,包玉刚成立“环球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与一家日本海运公司谈判,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以长期租赁方式从印度向日本运输煤炭。这是一个有风险的决定,因为当时全世界航运业的人都采用传统的短期租赁方式,即每跑一个航次就和租船人结算。这样不仅收费标准高,还随时提高运费。举世闻名的希腊船长奥纳西斯、美国船长路德维希和老港船船长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然而,包玉刚不同于他们所有人。他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租赁模式,把自己的船租给别人,租期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租房者按月支付租金,但租金标准要低很多。许多人都在嘲笑这个孩子不自量力,不知道规则,但包玉刚有他自己的计划。他曾对人说:“我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不要冒险。”他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收入,这是一种有长远眼光的经营方法。而且短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事实上,正是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让包玉刚区别于其他船东,最终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