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校长。
校长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思想就是敢于追求真理,有旗帜鲜明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有教育情结,有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有正确的办学理念,有人生目标,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对社会有深刻全面的认识,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为人处事的风格。校长应该有鲜明的个性。
(2)校长必须树立正确的、系统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稳定性和启发性,还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校长正确的教育理念来源于学习教育理论和参加教育实践,来源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源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总结。所以校长要好好学习,好学上进,努力实践不断总结,虚心向别人学习。校长要时刻解剖自己,“三省自救”,与时俱进。总之,校长要多读书,多学习,多实践,多研究,多思考,多总结,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原则、有见识、有修养、为人友善、熟悉管理、务实创新、为人表率、受人爱戴的教育专家。
校长要坚持用正确的理念领导和指导学校的行政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领导,其次是行政领导和教育教学业务领导。校长要用自己正确的、鼓舞人心的理念来指导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影响和激励师生,给领导和社会留下深刻印象。当然校长要言行一致,外表也要一致。他不要善良丑陋,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
当一个校长有了正确的办学理念,就不能把它束之高阁,任人讨论和帮助。而是他要去落实,把它变成一种管理行为,让正确的想法变成自己、老师、学生的一种行动。办学理念要写进学校的章程(办学宗旨),落实到学校的规章制度中,体现到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中,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决策、执行、检查和总结中。总之,一所学校的建立、建设、管理和发展,要贯穿着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精神。
2.校长应认真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规划或计划要以国家法律政策为依据,结合学校和社区实际,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制定计划或方案,应遵循以下步骤:①对学校现状的诊断;②学校发展预测;(3)学校发展目标和任务的确定;④创造学校发展条件;⑤学校发展前景;⑥撰写学校发展规划或计划。学校规划(或计划)应包括指导思想(办学思想)、发展(工作)目标、主要任务(项目)、条件创造和工作措施、实施步骤、总结和评价方法等。学校发展规划或工作计划的制定由校长本人主持(小规模学校校长还应亲自书写),召开教师会议(包括家长代表、社区代表)讨论。制定后要报教育局备案。正式实施前,应向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公布。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意志和行动。在随后的学校运营过程中,应该基本按计划(规划)进行,同时也要及时检查调整。规划实施后,要及时总结,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吸取教训,探索规律,以推动今后的工作。校长不要轻视制定计划的工作,或者推卸责任找人代劳,或者把计划当成八股文,形式主义。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校工作无计划、不可预测,工作随意,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甚至充满矛盾,质量下降。
3.校长要建立健全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实行统一意志、落实责任、严格制度、求真务实、民主和谐、廉洁高效的管理。
①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的内涵。校长负责制是现行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是指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工作、党组织学校基层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部分组成的互联统一的管理体制。
(2)认真履行校长职责,正确行使校长职权。校长职责包括校长的工作任务和校长的责任。履行职责是校长的职责。
校长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决定,努力按照学校教育规律办学,制定(修改)和执行学校的章程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负责教学、思想道德教育、体育卫生、财务后勤、人事组织等学校行政工作;配合学校党组织支持和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职工会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处理好涉外行政事务。
校长的责任可以概括为政治责任(校长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和监督,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上对党负责,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行政责任(校长要按照上级行政部门赋予的权限和责任办事。校长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上级行政部门奖励的;校长违反政策玩忽职守,给学校造成严重损失的,上级机关将给予行政处分);经济责任(校长对学校的公共财产负有领导责任。因校长失职造成学校经济损失,上级部门应给予经济处分);法律责任(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学校工作中必须依法行事。校长工作违反国家法律,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或者重大人员伤亡,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校长的职权包括决策、指挥、人事和财务。
△决策权。校长有权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上级有关指示,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行政管理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校长在做决定之前,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要召开各种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最后由校长来做决定。校长负责制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研究、个人决策的制度。学校党组织对行政工作不再行使决策权(只行使监督权)。
△命令。校长是学校的最高指挥者,学校各部门、各层级逐级负责,最终对校长负责。校长有权分配不同级别的任务,并可根据管理级别授权、委派责任、奖励、惩罚和批准各部门的工作计划,评估其工作的有效性,并纠正其与方针、政策和实施计划的偏差。在履行上述职责的过程中,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服从。副校长是校长助理,帮助校长管理学校。学校的行政机关、办公室、年级组、教研组要在校长的领导下完成各项任务。
△人事权利。校长有权就副校长的任免(任免)向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有权按规定任免其他行政干部。校长有权决定教职工的任用、使用、考核和奖惩。对教职员工的重大奖惩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财权。校长有权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安排学校经费的使用。校长有权决定国家拨给的学校经费的使用计划(预算计划);校长有权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和预算计划)使用自筹资金(预算外资金);校长有权在报上级批准后建立基金,并按章程使用。
校长要主动依靠和接受党支部的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工作失误。根据《中国* * *生产者党章程》的规定,随着“一长负责制”的实施,事业单位党组织将从包办代替逐步转变为发挥保障和监督作用。据此,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党组织的工作主要是:一是按时加强对学校行政干部的教育、检查、管理和监督。学校党组织参与讨论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的提名、任免,政治上把关。第二,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教育工作,应在校长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进行。三是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加强对教代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支持其独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组织的作用。第五,支持校长独立处理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协调校长与教代会和各种群众组织的关系,确保学校党、政、业、团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实现学校培养目标。
校长要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依靠全体教职工办学校。
教职工民主管理也是校长负责制的组成部分,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议事监督机构。其主要职权是: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改革和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大问题,对学校各级领导的奖惩、晋升、处分和免职有建议权;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监督权和评议权;有权审查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学校章程、规章制度、财务预决算;有权决定(表决)本校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办法、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规章制度;有权检查职能部门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提案的情况。
校董会也是学校的民主管理机构。它不是一个权力机构,而是一个审议机构。它由校长主持,成员不多,有威信。一般由学校里有能力、有实践经验、懂教育和管理、熟悉学校情况、能代表群众说话、让群众信任的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讨论学校行政管理,审议学校计划,协助校长作出重大决策,发挥教职员工咨询的作用。但最终的决策行为是由委托人采取的。
⑤校长要科学设置学校组织,落实责任、任务和权限,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监督、考核和调控机制,提高各类组织的工作活力和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学校的组织包括行政组织和非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年级组。
非行政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各类群众团体(包括教育工会、青年团、少先队、社团、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等。).
4.校长要善于利用、改造和创造学校环境,为学校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争取充分的条件和空间。
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与不利的利用和改造;
②人文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挖掘和利用;社会环境的改造和利用;
③信息和舆论环境的干扰、控制和利用;
④领导政策环境的改善、创造和应用;
⑤内部人际关系的建立、创造和改善。
5.校长要依法争取、管理和安排使用有限的办学经费,实现办学经费效益最大化。
(1)查明资金来源和用途;
掌握预算和决策中的财务管理要点;
③坚持“依法理财(中小学财务制度),量入为出,保证重点,规划支出,勤俭节约,保证效益”的理财原则。
④实行民主管理,财务公开,加强监督,廉洁自律。
6.校长要重视自我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量和质两方面加强学校教育人力资源建设,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1)校长要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工作、学习、保健),制定并执行自己的工作制度,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心态和自制力),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组织纪律观念,依法治校意识,熟悉学校整体管理和专项管理的规律和要领,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校长要努力向专业化方向前进,让自己成为一个教育者。
②师资队伍建设。校长要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因此,校长要有编制管理的意识和规划用人的观念;要合理设置教师岗位,加强岗位管理,用制度管人;要大胆改革教师人事制度,提高自主择业水平;要建立健全教师校本培训制度和机制,帮助教师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关心教师,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力;要实行人性化、制度化管理,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应根据教师的年龄、家庭、经济、生活和工作情况,开展各种政治、业务、文化和社会活动。校长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团结师生。校长不应该有特权思想,不应该脱离师生,不应该被边缘化,更不应该贪污受贿,大吃大喝,任人唯亲,排斥异己,搞小圈子。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和上级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生活、奖惩的法律和政策,特别是关于教师待遇的政策。校长要重视培养骨干教师,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学科把关作用,为教师成名成家创造条件,提供用武之地。
7.校长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
(1)什么是法治?依法治教是指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既包括国家和国家机关对教育的管理,也包括学校内部的管理。学校依法治教是学校管理者依法管理学校各项工作的一种方式。它要求管理者运用教育法律和政策观察管理现象、处理管理问题,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校内外的法律纠纷,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依法治教是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坚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教的法律依据是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教学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学校管理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为落实学校章程、实现学校宗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保障。因此,依法治教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基础。什么情况属于“依法治教”?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依法治教;校长组织学校管理活动(思想道德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与财产管理、后勤管理、体育卫生管理、学校与社区发展规划管理等。)符合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家长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及时送孩子上学。社会各界依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规定,支持、维护和监督学校。政府根据当地教育发展实际,实施办学标准(包括学校建设标准、学校安全标准、课程标准和质量效益评价标准等。)依法办学,解决办学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场地、安全等条件保障问题,就是依法治教;民间力量依法投资办学也是依法治教。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系统的具体体现。它是在社会主义民主和一定的教育法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和规范,从而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和手段。依法治教作为一个过程,是随着教育法制的完善、人们教育法律意识的增强、行政机关教育执法水平的提高和司法机关教育司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推进的。作为一种手段,依法治教与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一样,是加强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教育行为的有效手段,与其他管理手段一起,作为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
依法治教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尊重教育规律;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效果。校长要坚持学法懂法,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依法加强学校章程和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严格管理学校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