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做出的选择

李伟明,女,2001进入黄冈中学,学习成绩长期位居全校第一。2004年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现在是北京大学数学系一年级学生。

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要把成绩放在你人格的纯洁、思想的独立、身心的健康、真知识的获得之上。不要为了做更多的重复练习,而牺牲自己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提问和讨论;不要因为考试来临而打乱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期末考试前订票的时候突然发现已经离开黄冈半年了。我习惯了北京的风沙和干燥,爱上了它高高的蓝天和清澈的月光。然而,我总想到的是长江的流水,龙王峰上的夕阳,汉川门上方的星光。无论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一段连续的记忆,母校是这段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页。

家乡和母校的精神早已深入你的骨髓,流淌在你的血液里,时刻影响着你的言行...

大一的遗憾。

初中在市区另一所学校就读,中考成绩平平收到黄冈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的心境早已模糊,但总是带着一些惶恐和一些幻想踏进了黄高的校门。

高一的课表比较扎实,一天七节课外课,早晚自习。还有各种各样的课程,不仅有我们鄙视的政治历史类的学生,还有一门机械制图课。如果说当时未定的高考模式给了前四门课的老师一个机会,迫使他们认真听讲(这些老师最常见的策略就是无奈的摊开双手,说大家都很难懂,但是高考会考),那么制图老师就不得不真诚的劝我们,这门课很有用,可以帮助你在脑海中构建三维空间,对学习立体几何有很大的帮助。可惜大部分人至今看不到,一年的机械制图课程改成大部分人自学。至于以后做几何题,我永远画不清楚复杂的图形。我总是要带几支铅笔去搭积木。不知道是不是不认真听讲的后遗症。

当然,人不只是围着高考转。体育课每两周出勤率挺高的,平时都很投入。周五下午第一节课上体育课,然后上政治课,偶尔有人因为体力不支睡着了。当时还开了艺术鉴赏课。虽然没有体育课普及,但是因为听起来毫不费力,所以比绘画课略高。老师很认真,他觉得中国对美育的忽视,很难出大师。不知是否与蔡元培先生倡导美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想起来,高一的日子和高三的日子很像,平平淡淡,一帆风顺,无限导数。那时候高考还很远,作业进度也不算太快。在有序的学习中,我自觉收获了很多。唯一遗憾的是,当初轻视地理课的态度导致后患无穷。教我们地理的是一位非常年轻的老师。她非常严肃。她告诉我们可以看流星雨。后来,她组织同学周六去学校天文台观测。可惜当时我以为她纯粹是看课本,所以没怎么注意听课;结果过了几个星期,发现自己落后太多了,听后续课程,颇有听天书的感觉。从此,地理学习陷入了恶性循环。一个学期下来,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虽然考前突击背了个好分数,但我意识到分数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岩石分类、地壳结构和宇宙组成一无所知。我很遗憾,这个本该打开眼前灿烂的宇宙和神秘的自然奥秘的学科,像鸭子的背一样从我身边溜了过去。

进入高二,文理分科逐渐成为私下讨论的最热话题。我开始担心我应该选择哪个科目。一年后,我发现自己面临着各科成绩相当的平庸局面,于是我开始羡慕那些明显偏科或者偏科的同学,觉得至少他们知道自己未来的路。

那时候我正在热恋央视的《环球》节目,我以为我对历史感兴趣。因为高一的时候看了很多涉及考古发现的休闲书籍,所以对考古还是挺着迷的。但是听说文科生必须夜以继日的背书,还必须能够透彻的分析材料,系统的阐述观点。这个观点要有独创性,不能脱离教科书,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或陈词滥调,不能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因为深感自己迟钝的思维无法掌握如此玄妙的知识,最终选择了平庸和安全,留在了边班。上大学后,我有幸和历史系的同学住在同一栋楼。经常听到他们抱怨被一个他们不感兴趣的琐碎无聊的论文题目折磨,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发烧。

对一些人来说,分科只是自然学习过程的一角,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大学的一次英语听说课上,讨论人生选择的话题,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高二的各科。当时代课助教跟我们说,她高中理科很好,但是我听说从事科研需要很长的学习过程,读完本科还要继续读硕士和博士。我实在不想忍受这么长的寒窗,所以我选择学一门看起来相对轻松的语言。没想到快毕业了,希望留在学校,发现自己还需要争取更高的学历。她把这件事当作玩笑告诉了我们,但我们都能从她轻松调侃的语气中听出一丝遗憾。当然,她最后总结道,也许喜欢后悔是人性的一部分,也许我们当初做的选择是最好的。

一年多后蓦然回首,我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却又后悔自己当初的做法。我很幸运能在最坏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时大多数人考虑最多的似乎是选择哪个学科更有可能让自己走进名校甚至北大清华的校门;家长可能会想的更远一点,讨论学什么容易找到工作。然而,这些都不是最本质的问题。分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方向,选科也在更小的范围内选择了我们未来的职业。其实,当我们问自己是选文还是选理的时候,最应该问自己的是,自己想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能回答清楚这个问题,那么考试的难度甚至老师们的看法都不应该影响我们的选择。必要的时候,抓住了关键,就要有排除外界干扰的勇气。当然,路一旦选择,就不需要重复和后悔。人是有很大潜力的,即使你后来觉得选择的路不是你想要的,只要你勇敢的去走,凭着你的勤奋和智慧,一定能走出精彩而华丽的路。

高三回忆:平平淡淡才是真。

高二的暑假很热,但是大家一边抱怨,一边背着书包提前在八月初开始了我们的高三生涯。当时大家都精力充沛,雄心勃勃,刚开始也太努力了,以至于班主任也提醒大家不要突然学习太晚,学习时间要慢慢拉长。在这一点上,上学后会采取措施。他大概没想到,大部分人的热情持续不到两周,时间长了,一切还是老样子。

当然,学校照顾毕业班的时间。为了避免早上在食堂排队,高三学生被允许提前十分钟自习,运动会以外的活动与毕业班无关。有人称之为高三之痛,大概是因为单调吧。自然,加上经常考试。之前的期中考试改为月考,与第一轮复习的单元考试穿插进行。大家开始警惕排名,拿自己的排名和第一年的高考录取名单对比,计算一年后自己会去哪里。

当时排名稍微靠前的同学之间的攀比比较严重。他们中间的流行气氛是用针对待时间。课间十分钟花在作业本上,放学一响就冲到食堂,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马上赶回教室。晚自习结束后,我常常徘徊到管理员关灯,然后摸黑离开。传说很多住校的学生关灯后打着手电筒看书到深夜,但没有人承认,无从考证。

另一个趋势是在问题上下功夫。每个人的书桌上都堆满了市面上卖的各种复习资料,而且据传当时班上排名前几的人不仅把手头的参考书都看完了,还把周围同学的资料都处理掉了。不管人有多懒,都忍不住会注意到这空气中的一点火药味,虽然我无法理解天才们是如何以我平庸的能力在一个中午完成大部分习题集的。

几个月考下来,发现自己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复习。进入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意味着考试更多,高考临近。高三下学期,没有我们之前假设的那种千篇一律的排名。好像理科班前二三十名的波动很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考。也许这一切都是对的,给了更多人努力的动力,但最后也给更多人留下了遗憾。

当传说中惨烈的考试真的来临时,一切都显得很平淡。熟悉的教室重复着一年来已经练得很好的动作:发卷子,涂写卡片,填名字等栏目,做题。虽然事后听说有人紧张得彻夜难眠,但在警戒线外等待进入考场时,大家都显得相当淡定。

期末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们班好像考的不错,考了理科班的前五名,有些出乎意料。获得第一名的学生是全市理科第一,成为北大清华的对象。

我以平常的分数结束了在黄高的三年。不过真的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学校和专业的第一选择已经满足了。

然而,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后来在学校公布的录取名单上看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后面的名字肯定远不如自己的梦想。他们都很优秀,三年来一直在稳步学习,所以总觉得这么多的付出和汗水应该得到更好的回报。

收到录取通知书是班里最后一次集体活动,大家通过回顾三年的得失,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句号。

可以说,在中国,很多学校的历史比黄高长,很多学校的校园比黄高美,很多学校的设备比黄高先进,很多学校的师资比黄高好,当然,也有很多学校的高考和竞赛成绩比黄高好。黄高没有实现每个学生的梦想。它曾经的校友将几个光辉的名字收入榜单前列,给了很多人更高的期望,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原本可以避免的失望和痛苦。当然,我们在这里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但这并不是它的特别之处。黄高在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身上都留下了某种烙印,这就是黄冈独有的精神。这种勤劳、朴实,以坚强的意志抵抗任何困难,以不服输的决心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拿着斧头、锤子、镰刀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挣扎求存的村民中,得到了继承和传播。黄高没有承诺为我们每个人打开大门,但无论你走到哪里,它灌输给你的精神足以支撑你四年甚至一生的自尊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