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教育

铜山在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有书店。明朝郑德元年(1506),铜山文庙落成,青云堂成立,每月开班。此后,崇文书院、南鄂书院、东壁书院相继建立。明清时期,* * *有进贡生86人,举人67人,进士16人。其中有黄道周、马、等历史名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重建南峨书院。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私立理子小学,次年,东升小学成立。

民国5年(1916),东山县成立时,创办了几所小学。6年,东山教育会成立。此后,私立学校逐年减少。民国24、30年,创办私立苏峰初中、县立初中。到民国35年,中学生338人,教师19人。有33所小学,6022名学生,108名教师。由于连年战乱,到1949,全县只有82名中学生,2339名小学生。

5月以后,1950,教育逐渐发展,学生逐渐增多,师资不断充实,教育设施完善。6月,1956,增加东山二中,东山中学设立高中。当时全县幼儿园7个班,学生411人;有40所小学,8847名学生;2所中学,645名学生;工农业余教育学生13150人。从1958开始,由于“大跃进”的缘故,各类学校都陷入了狂潮,缺乏设备和师资,以劳动代替教学,基础知识减少。有些学校名存实亡。1961年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各类学校设备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形式多样,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县城教育遭遇灭顶之灾。中小学教师正在培训,学校处于半瘫痪状态。1968期间,解放军、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贫民中学管理学校革命领导小组进入中小学“清理班级队伍”,使部分教师身心摧残,随后又动员城市知青下乡,中学生人数锐减。1973 65438+2月,人民日报刊发《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节选》一文后,学校再次陷入半混乱状态,正常的教育秩序无法维持。

1976年6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教育恢复了生机。1977春季,全县中小学陆续恢复教育教学秩序;1978,全面落实智力政策,小学恢复学区制,设立中心学校;恢复工农教育委员会和县教师进修学校,调整学校布局,调整评价民办教师。1980,恢复县实验小学和机关幼儿园。白城市农业中学因办学成绩突出,被定为省级重点农业中学。1981年后,东山二中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同时,建立职业学校和电视大学,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促进教育的普及。1985年4月,该县通过上级验收后达到普及小学教育标准。1986成立小学教育研究室,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推广初中设中学、初中设初中的办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同年,县教育局被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初中教育先进单位。据统计,从1981年前开始,我们大力推行群众集资和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赠办学,努力改善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提高办学水平。从1979到1988这十年间,高校招生813人,中专招生113人。1988全县幼儿园87个班,小学64个班,中学10个班,电视函授教育和成人学校已经配套。

截至2010,全县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主要有东山一中、东山二中、东山三中、犀浦中学、石寨中学、陈星中学、东山县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