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科竞赛重要吗?

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真的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

即使在强基计划没有启动的时代(2020年之前),是否参加学科竞赛也一直存在争议。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学习行为的动机,如果仅仅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完全抛开功利的思想,就显得有点空洞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强基础计划下,学术竞赛对升学的帮助被削弱了。

但学科竞赛作为高校青睐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应该还会长期存在。当然,无论是强基础计划时代,还是之前的自主招生时代,竞争都是针对一部分有余力的学生。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五大学科获得银牌的人有两个特权:免试入围和校考满分。综合各省情况,银牌及以上选手报考强基计划学校相当于40-50分优惠。除了进入国家集训队的球员可以直接走清北,其余包括金牌球员都必须参加高考。

换句话说,银牌以上的选手有资格不考入围,但不考就没资格被录取。强基础计划学校,采用综合成绩,综合成绩(100) =高考(85)+校考(15)。所以高考还是占比较大的权重。

对于高校来说,当然乐见其成。竞赛生是自己喜欢的苗子,有竞赛成绩,有高考的全面加持,选拔人才的尺度更精准。

但是事情总是双方面的。对于竞赛生来说,在获得银牌之前,基本上可以直接签约。现在他们需要为了高考回来工作。更多的人会考虑到风险而放弃比赛,激烈的比赛过程会下降,参赛学生的水平肯定会下降。

一个可能的结果是竞争更加初级。今年的化学决赛(浙江杭州),笔者认识了一位湖北赛区武汉的考生,有参考意义。该考生在高一第34届化学决赛中获得银牌。按照以往的情况,他明年还会继续参赛,为金牌或者国家集锦冲刺。现在他大概不会这么做了。他将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准备高考。这个水平的学生,两年有40-50分优惠,进清北没有问题。

以前比赛的主力都是初二的学生。因为总决赛集中在11-65438+2月,如果没有进入省队,或者没有获得银牌以上,那么剩下的准备高考的时间只有6-7个月左右,风险很大。

所以除非特别感兴趣或者特别有信心,否则更多的人会放弃高二的竞争,回归高考。

所以,只要高校还是给竞赛生合理的措施,虽然比以前紧了很多,但还是有人愿意参加竞赛的。当然,比赛会呈现等级降低的现象,参赛人数会随着升学优惠的缩水而缩水。不过这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五大学科竞赛本来就只适合少数基本功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