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的历史沿革
春秋属于中国历史上吴国的稻田,战国属于楚国。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西汉时为盱眙巡抚,属临淮县,徐州刺史部,设在夏秋县,隶属裴军县。
东汉
初平四年(193),曹曹骏攻徐州,洗绥棱、夏秋。
三国时期为魏国徐州盱眙县、下邳县。唐代河南省报,下泗州所在地临淮县在盱眙县对岸,即洪泽湖之下。
武德四年(621),对夏秋县的一部分进行了分析。
武德六年,夏秋县被废,并入洪县(夏秋县被废)。
贞观八年(634),洪宪调任泗州。
元和四年(809),洪宪调任苏州。北宋时,泗州为淮南东路,泗州城属州治。天长由扬州调至泗州为州政。(除了独自站在天长军的时候)
元佑七年(1092),葛洪县灵璧镇升为县。
建炎元年(1127),宋金战争期间,归金(《金史地理》洪州洪宪篇)。后来由于长期战乱,近60年间,城墙沦为废墟。明代有凤阳郡,隶属直隶州、泗州府,《凤阳郡志》说:“泗州南望淮水,北控刘辩”。
洪武四年(1371),泗州改名中立府(后改名凤阳府)。
明洪武十五年,广东番禺等地两万四千多人迁居泗州。
景泰元年(1450),王磐,弘治郡重修土城。
弘治元年(1488),弘治县的范姜为土城修建了一座砖石城门,城门上有一座沉重的建筑。
郑德四年(1509),农民起义军王大川、杨虎步七进彩虹,战争爆发。
嘉靖二年(1523),半夜下了陨石雨,红光直抵天空。
万历二十三年(1595),洪宪重建为砖城。
崇祯十二年(1639),洪城大火烧了大半个城。泗州城在明清时期屡遭水患,康熙(公元1680年)落入洪泽湖,故派人来治盱眙。由于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和塌陷,泗州城消失了。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泗州迁至旧洪县,洪县改为泗州(原凤阳府),同时洪县被废(后发展为今泗县)。1912(民国元年),废除泗州直隶州。北洋军阀曾在凤阳设淮泗路,当时泗州属安徽、江苏两省,只在一些县名中有所发现。
康熙七年(1668),6月16时左右,彩虹地震导致城墙倒下数十尺。
十一年,洪齐?《洪宪年谱》编纂,2卷4卷。
乾隆二十三年(1758),洪城西三孔砖桥改建为五孔石桥。
四十二年,虹归泗,泗州迁洪城,为新(泗)州(改称洪祥,旧泗州称泗)。
五十三年,泗州守业兰编《泗州志》,6卷11(未刊)。
道光十三年(1833),人吃人。
咸丰六年(1856)二月初一(丑),捻军首领陈头率千余人马进入西北、北部重镇大庄集一带。团练郭德造带队拦截,被捻军击毙。
九年正月,捻军首领张乐行率部从五河到彩虹,先后攻破北、草沟卫,两次攻残卫。后来在草沟遭到清军袭击,向南撤退,伤亡惨重。
五月二十七日(沈冰),捻军攻占泗州西乡的王官寺和王家卫。
十一年(心有)二月三日,丁部的苗捻军攻破了长直沟。州西10里全部归捻军所有。关庙尾和长直沟周围有很多穷人加入捻军。
三月初三(鑫茂),泗州府守将郑源率军在竹山周伟镇压捻军,在崂山南遭捻军伏击溃败,被杀。
9月、11月,藩司张雪纯两次派副都督宋庆督攻长治沟捻军,均告失败。
光绪十四年(1888),方瑞兰、四公为泗州太守。编辑了《泗洪何志》,有19卷和8卷。
19年1月,德国牧师卞良弼在司城铁石巷南端修建了一座天主教堂。
三十年,清末最后一次科举,司城人张启后(字延昌)被列为传世。
32年,泗州第一所中学——泗州日新中学、泗州师范学校在夏秋书院开办。
五月下雨,半闭;秋季洪水,城市冲到桥上,到处划船。
三十四年,正式创办泗洪小学和邮政代办所。
宣彤元年(1909),正式创办泗州高级小学。
二年秋,皖北水灾,泗州损失惨重。
那一年,孟仁寿八宝滴眼液在南阳劝导会上获得金奖。
第三年,基督教传入泗州,随着基督教徒的发展和教会学校(包括男孩的宏学校和女孩的贞节学校)的建立,在南关设立了教堂(俗称福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