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的语文备课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和源泉。有效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这里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指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可以说,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阵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核心都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备课并不意味着写教案。其实备课包括研究教材,收集资料,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方法,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记录教学目标、要求、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收集到的关于教学的信息,这是一个“备忘录”——供课前阅读,从而做好课。备课是教学中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备课无效,教学也就无效。我们把精力花在学习和备课上,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我认为备课的研究应该比教学的其他方面更重要,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教师应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备课。这节课会举办什么样的活动,如何安排,活动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在活动中评价和规范学生等等。,应该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且不仅需要提前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也就是反思教学。通过阅读一些教学著作,我发现很多特级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做了很多教学反思。如何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创新。教师应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但是很多课还是老师先教,然后要求学生配合老师。比如我在教苏州园林的时候,先让学生体验作者描述的园林美景,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一些美景。然后我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总结了园林的独特之处,却忽略了学生自己对沿途风景的体验。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是我们应该共同认真研究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尊重学生思维的火花,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也就是说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效使用教材,增加学生的发展,增强教育责任感,增强教育服务意识。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丰富教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要能给学生提供主教材和优秀的活教材,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第二,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条件。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经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他们在个人的理解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经验。比如我在教《尊严》的时候,先让学生感知杰克逊叔叔和年轻人的情感变化,感受年轻人软弱而坚定的原因,以及年轻人拒绝吃饭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带着情感去读课文,让学生读完之后基本能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脉络。因此,不断强化和拓展学习活动的经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同时,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渠道,让教学更加开放和对话,让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动的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结果。比如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认为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章看起来生动、形象,但是很多学生的比喻天马行空,不符合现实。所以我悄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比喻和拟人的对象,使文章看起来更加生动、形象、可读性强、精彩。当然,在课堂上,也要加强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学生努力质疑,鼓励学生有效民主对话,在沙龙式的课堂思辨中不断迸发创新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辩论中让学生成为有自己想法的学生。第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作为新课程理念之一,学习方式被用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和地位不言而喻。我尝试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但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就很重要了,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目标明确性较弱,正确的引导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老师的引导应该以介绍为主,不能操之过急。当然,要想真正体现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处理好师生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什么都由教师来做;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重复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的内容。因此,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要实现学习方法的价值,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最终达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目的。在个人学习中明确文章的意思,把握文字,解决基本问题,记录疑难问题和学习感受。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个人学习中检查基础知识、交流经验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共同解决,使个人、小组和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和提高。2.处理好文本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语文,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这有两层含义:从文本的角度看,没有生活经验的学习只是一种独立于“人”之外的简单认识;从语文综合设计的角度来看,要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自然中学习语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如“用心良苦”、“以诚待人”。只有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语文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文价值和生命价值的意义,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但这一切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所以要加强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白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将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很大影响。一、教师的角色:从“教学”到“研究讨论”。以前老师强调的是“急行军”“满堂红”。这种教学对教师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只需要“教”就可以了。教师的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但实际上,学生的个性是不一样的。这种课堂教学不利于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不利于因材施教。如果一个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角色从“传授”转变为“研究”,那么他就无法承担新课程政策下的使命,也就无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教学方法:从“传授”到“师生互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给你听,口口相传,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习是主要的活动过程,也与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实相去甚远。未来,语文教学方式必然需要相应的变革,即教学过程将成为师生互动发展的互动过程。这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参与学习的作用,教师必须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小组和班级,在教学环节和细节中找出适合新课程学习方式新理念的形式和方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是语文课的组织者,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课文是我们的主要教育内容,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用智慧的语言将学生、文本和教师融为一体的课堂。所以,我相信效力和智慧是* * *。有效的课堂总会闪现智慧,智慧的课堂也会处处彰显有效性。语文老师可能都有梦想般的希望和海的浩瀚。我们要做一个睿智的领导者,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加有效,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加快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