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文集》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出生,原籍清平县(现转临清市),家是农民。父亲和叔叔从小失去父母,家里贫穷无助,被迫逃到济南谋生。经过艰苦奋斗,舅舅终于在济南站稳了脚跟。我七岁离开父母,去济南投靠叔叔,在那里上了小学,初中,高中。1930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国立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后改为外语系)。1934文学学士毕业,回济南任山东济南高级中学语文老师一年。1935被清华大学德国交换生研究生录取。那年秋天我去了德国,去了哥廷根大学学习梵语、巴利语和土霍洛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解放后担任职务。1956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制片人党。1978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单独成立,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从中学开始,我就一直在学写东西,也翻译过一些欧美文学作品。上大学后,我学的是西方文学,以英语为主,德语和法语为辅。当时清华大学虽然规定了一些必修课,但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系的几门课。我在外语系修了几门课,其中一门是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本课程以《六祖坛经》为教材。我从未信仰过任何宗教,但对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我知道中国和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不研究印度的东西,很难理解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学史。陈老师的课开阔了我的眼界,增强了我学习印度的兴趣,学习梵文的愿望也更加迫切。我是1935到德国的。德国对梵文的研究相当有名,历史悠久,名人众多,作品丰富,所以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外国梵语学者在德国,甚至在印度受训。我去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师从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学习梵语和巴利语。他给了我一篇古印度谚语语法变化的博士论文,为我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奠定了基础。经过五年的努力,论文通过,口试通过。后来,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被征召入伍。他的前任EmilSieg教授已经80岁了,已经退休了。这时,他出来当老师了。老人待人和善,对我这个外地来的年轻人寄予厚望。他再三催促我向他学习吐火、罗文和吠陀。我今天在这个领域所知道的都是他教导的结果。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德语老师。在德国的十年间,我主要致力于语言的研究,很少涉猎印度古典文学。但回国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最喜欢的一套古印度语,因为缺少起码的书刊,只能束之高阁,无论我多么舍不得;研究工作无法进行。在科研中,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我徘徊,我犹豫,结果我成了“圣人”。有什么吃什么;有多少大碗就吃多少饭。这是我当时的指导思想。所以我研究印度的历史,中印文化关系史,印度佛教史,梵文文学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也成为我的主要工作。我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印文化关系史的研究感兴趣。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碰到相关资料就做笔记。回国后,由于研究古印度语和托哈里语比较困难,我更加注重收集中印文化关系史的资料,写了一些文章。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65438-0957的《中印文化关系史丛书》。上世纪80年代初,我改编了这本集子,把德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的古印度语言研究论文汇编成册,名为《古印度语言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关于中印文化关系的原文章,是用50年代以后写的新文章编的,名为《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出版。至于翻译,50年代初,我翻译过一些德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包括托马斯·曼的短篇小说等等。安娜·西格斯的短篇小说被翻译的最多,一本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被作家出版社整合出版。从1957开始,我先后翻译出版了梵文经典名著《沙贡达罗》、《优力坡士》、《五卷本》、《十王传》(选译)等。从65438年到0973年,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被翻译。这本书在印度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影响很大。有很多各种印度语言和很多外国语言的翻译。对中国也有影响。蒙古、西藏、新疆以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都有拉玛的故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明显受其影响。但一直没有中文译本。在以前,翻译如此庞大的史诗对于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都非常繁忙的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那个时候,所谓的文革还没有结束,我身上戴的那些可怕的帽子,一个都没有摘掉。我被命令去一栋有学生宿舍和系办公室的大楼,去看门、传呼机和分发信件。后来,不知怎么的,我又当了老师,教一点英语。总之,我站在一边,除了上面说的杂事,什么都不做。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从1973我花了五年时间,终于翻译出了这部两百多万字的巨著。这让我感到很欣慰。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罗摩衍那》第一卷,1984年完整出版,共八大卷。我也做过一些中印文化关系史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同同志* * *注释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华书局1985出版。同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唐西域记》的现代译本。同年,广西漓江出版社也在《家庭》中出版了我翻译的泰戈尔。我正在写一部糖的历史。对东北罗文的研究因资料匮乏而中断多年。1981又被清理了。因为在新疆吐鲁番1975出土了一批土霍洛阿(焉耆)与弥勒相会的文字残迹。我受新疆博物馆委托解读这些片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进度比我预想的要快很多。从1982开始,我在国内外的一些杂志上发表了一些中英文的论文。以后我会把所有的破卷整理成书出版。有人可能会认为,搞一些枯燥的语法现象和艰深的宗教理论,与文学翻译和创作是矛盾的。可能是因为我在这两方面都不够深入吧。我没觉得有什么矛盾,但我觉得这样对大脑休息有好处。当你换了工作,你的大脑就像一把被重新磨利的刀,突然变得锋利又好用。这就是我五六十年来的做法。我不仅翻译文学作品,还自己写作。我大概十几岁的时候写过诗。我从高中开始写作文,至今没断过。已出版散文集四部:《天竺的心影》,1980,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朗润集,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季羡林选集》,1980,香港文学研究会出版;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五集《万全集》也已出版。个人回忆录《留学德国十年》也正在印刷中。从上面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看出,我的生活是翻译与创作、语言、历史、文学理论的结合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等也有浓厚的兴趣。我是典型的“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