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浜”在上海话里是什么意思?它起源于哪里?
洋泾浜最初是上海黄浦江一条支流的名称。东引黄浦江水,经八仙桥向西流,北接泗浜(今慈溪路、重庆北路)和宋家浜(今苏州河),西至长浜(今延安中路),西南至周静(今西藏南路)。虽然是一条小河,但它向四面八方延伸。
1845 165438+10月,上海道台公睦九被迫公布了与英国驻上海领事巴福尔谈判的《上海土地宪章》,同意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今北京东路外滩)一带作为英方驻地。1849年4月,上海道台临桂屈服于法国驻上海领事明蒂尼的傲慢,宣布洋泾浜以南、护城河以北(现人民路)划入法国租界。从此,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洋泾浜成了上海两个租界的界河。“洋泾浜”(或“杨静”)这个词曾被用作让步的同义词。
当时随着大量从事经济掠夺的英国商人涌入,形成了一种没有相同语言,渴望交流的“商务英语”。西方人称之为“洋泾浜英语”,中国人称之为“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的主要特点是以当地母语为主,夹杂许多英语词汇,属于不同语系的混合语言。
虽然皮钦语的发源地是广州,但在《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后,上海的对外贸易地位很快就超过了广州。在英法租界的洋泾浜中,聚集了一群靠蹩脚英语谋生的无业游民,汇集了中外商人,促成了商业交易。起初是一个来自广州的老手从事这种翻译活动,后来逐渐本地化。
在旧上海,懂外语的叫通才,在外企工作过的,英语词汇一知半解,但语音和语法很差的,就说洋泾浜英语。他们通常被称为“户外多面手”。西方人很难理解这一点。但露天交流的出现,逐渐规范了上海的皮钦语,最终形成了洋泾浜英语。
冯等沪、甬商人于1860年编纂了《英语笔记》,这是上海出版的第一本“洋泾浜英语”手册。据统计,最初只有30多个露天店员,后来增加到200多个;“洋泾浜英语”约700字。
汉语音节一般不以辅音结尾,而洋泾浜英语往往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发元音,如make [meik]为[meiki:],把make变成makee,much变成muchee。语音上受上海话影响,辅音“R”叫“L”。如“全光(allright)”和“织机(房间)”;把辅音“t”读成“chee”,比如“My-no- wanchee(Idon'twantit)。
洋泾浜英语词汇基本来源于英语,但采用了缩短的策略。词汇的主要来源仍然是英语,只有少数词汇来自汉语或印度。中国最常见的是chin-chin(表示问候和邀请)和chow chow(表示吃或食物)。此外,还有英国人从印度等地带来的词汇,如chit(信、票据)、godown(仓库)。常用词的使用量比英语词大得多,这是因为洋泾浜英语采用了缩略和避词的策略。例如,catcheel(=catch)的意思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