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学生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1.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情感能力。?要开展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各种活动:建立兴趣社团,组织集体活动,促进他们建立健康向上、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引导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促进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2.区分性别,区别对待。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男女生各自的优势,鼓励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性别角色;另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接纳能力,使他们掌握接纳他人的有效行为方法。?
3.提高道德智能。MQ的内容包括体贴、尊重、宽容、宽恕、诚实、合作、责任、勇气、和平、忠诚、礼貌、独立、幽默等美德,所以也被称为“美德智商”,是初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MQ基础,智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当一个人在事业或者感情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即使情商不高,只要MQ足够好,他至少不会做出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事情。
4.保持良好的群体规范,弘扬亲社会模式,强化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学校要确定群体规范要求,开展群体规范检查,加强群体规范宣传,树立群体规范典范,让良好舆论深入人心,让不良风气“无立足之地”;
大力褒扬无私、乐于助人、宽容大度的思想和行为,培育健康的校园舆论和优秀的校风;经常开展弘扬正气的宣传活动,如各种形式的先进事迹宣传、爱国主义电影展映等。
一句话,就是要学会谦虚;学会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你可以加入一个志愿者组织去感受社会,深入社会。
扩展数据:
形成原因:
本能理论:亲社会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牺牲个体的内在机制来保证物种的生存。为了群体的利益冒着生命危险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
习得理论: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不断习得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社会交换理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个体试图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的社会交换过程。
社会规范理论:人类道德规范中最常见的成分是互动规范。互动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维持社会关系得失平衡的基本原则;社会责任的准则是社会期望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百度百科-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