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光第一中学
这个神童来自邓绍昌家族,是这个家族的长子,名叫邓希贤。他以前的名字叫邓先生,是充满期待的父亲给起的。
然而,薛先生认为这个名字不适合一个开明的孩子,所以他把它改为邓希贤。
这两个名字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神童未来的名字——邓小平。
家里的神童邓绍昌,刚上私塾时就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聪明:书本上的东西他一遍就能记住,过目不忘,看的文章更是背得滚瓜烂熟,字写得一手好。
邓绍昌看到大儿子的才华,喜出望外。
邓绍昌在广安很受尊敬。
生于光绪年间,是一个旧社会人,但早年受过新式教育,思想很超前。他的儿子邓肯曾这样评价他的父亲:“他是一个先进的老社会人”。
满怀革命抱负的邓绍昌从成都政法学校毕业后,加入了协兴当地的袍哥俱乐部,一路成为“三老爷中的老爷”,不久又成为“摇旗大叔”。
袍哥会在当时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帮会覆盖面很广,而且有清末无童(童指不参加袍哥会的青年)之说,帮会内部充满了强烈的反清情绪。
在四川各地的“保路运动”中,袍哥会是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
辛亥革命前后,邓绍昌再次加入革命军,任新兵营营长。邓绍昌本人嫉恶如仇,侠义无畏,有革命血统。
他的血也注入了他天才的长子。
邓小平去上学了,尽管只是启蒙教育。他还抽时间照顾自己的生活,参加学校文章的考试,和儿子聊天。他的革命思想无形中影响了他才华横溢的儿子。
本来邓绍昌以为可以一直带着儿子教育自己,但是事情突然变了。
官方污水横流,反动势力逐渐占据话语权。他不愿意附和,就被免去团练局局长的职务,得罪了反动势力。
为了躲避灾难,他不得不离开妻子谭和孩子,离开家乡,去重庆隐居。
父亲离家后,家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我的母亲Tamshi是一个家庭主妇,但她有着和她父亲一样的骄傲。
有一次我带他们回父母家做客,他们看不起,我就再也不带孩子去父母家了。
邓小平继承了他父母的自尊和自爱。某年大年初一,当地刘姓富豪写对联影射。
聪明的邓小平发现后,不顾会不会得罪地主,一气之下把对联撕了,自己重新写了一副。
虽然家里生活条件艰苦,但在父母的影响下,邓小平的心灵充实而充满活力。
远在重庆的邓绍昌一直牵挂着家里的儿子,积极为他寻找出路。
当十四岁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演讲,导致了全国各地许多勤工俭学团体的诞生,而四川著名教育家吴也在法国创办了一所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邓绍昌多方打听,考虑到当前的国家形势。他认为邓小平出国留学然后回国服务是最好的办法,于是为邓小平争取了一个自费生的名额,然后写信和邓小平商量。
邓小平就读于广安县中学。他才14岁,但他父亲从小就受他影响。他这几年一直在研究明史,有一颗救国的心。
现在年轻人流行向外国人学习,他也想试一试。
所以邓小平给他的父亲写了回信,告诉他他愿意去法国学习。
收到儿子的回信,邓绍昌又喜又忧。他庆幸儿子真的有救国之志,但又担心一个自费留学生去法国勤工俭学要花300块钱。
300大洋是什么概念?当时不到10块大洋可以买一头牛和几百斤粮食,对于现在的邓家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惆怅之下,邓绍昌立即采取了行动。
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一笔巨款?无疑是“锅里卖铁”。
邓绍昌铤而走险,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广安后,他卖掉了家里的余粮和大部分农田,想先凑些。
这一举动直接引来了邻居们的嘲笑。乱世,最珍贵的不是金银,而是粮食!“一两粮贵”,在别人眼里,把家里的粮卖了无疑是无所事事。
但邓绍昌不为所动,也不找借口。他知道,儿子的前途,他的救国之心,比这一粒粮食要珍贵得多。
卖了粮食和土地,钱还是不够。这时,我妻子开始反对去邓小平留学,因为她放弃了她只有十四五岁的儿子。
看到他的父亲如此艰难,邓小平觉得对不起他的家人,犹豫了。
邓绍昌努力说服他的妻子,并严肃地告诉邓小平,他不必担心钱,他只要努力学习,为国家服务。
邓少昌曾经是袍哥会所的主人,在江湖上有自己的侠义胆识和豪情。
但看到家里没什么可卖的,儿子的学费还差得远。他知道这次恐怕是时候放下尊严,面对了。
他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岳家门口,想找岳父帮忙。
不出所料,岳父很干脆的拒绝了。邓绍昌放下尊严和脸面,向岳父详细讲述了邓小平超越常人智力的成长,并解释了留法的好处。
经过多次劝说,我岳父终于同意给邓小平一些钱,帮助他去法国留学。
最后,钱够了。1919年秋,邓小平进入重庆勤工俭学,赴法国预科学校学习。一年后,邓小平,16岁,踏上了一艘去法兰西的船。
当邓小平被送到船上时,她的父母没有什么异常。直到船走远了,变成了海上的黑点,邓绍昌夫妇才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抹了把眼泪。
16岁的邓小平站在船上,看着岸边的父母越走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他们,然后转身望向大洋彼岸,奔向其他地方。
他没想到,上船前的告别,是最后一次和父母在一起。
在海上漂流了一个月后,邓小平在法国马赛登陆,然后进入诺曼底的巴耶男子中学,一边学习一边挣生活费。这是原本计划好的勤工俭学生活。
但我没想到的是,工作学习不久,法国经济就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很多法国本地人都无法谋生,更别说像邓小平这样的留学生了。
到1921年,邓小平已经捉襟见肘,他的勤工俭学生活也无法维持。他不得不去克鲁索,在施耐德钢铁总厂当炼钢工,然后在香布朗工厂工作。
1922年初,他被调到哈金森橡胶厂当学徒,赚取微薄的佣金,维持生计。
远在四川的父亲邓绍昌不知道儿子生活的艰辛。一方面,写信不方便,另一方面,邓小平不想给他的家庭增加任何负担。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22年夏天,邓小平加入了中国青年* * *制作党。
次年夏天,邓小平参加了欧洲团支部的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父亲的革命是英勇无畏的,而邓小平自己的革命是从艰苦奋斗开始的。
写完信后,邓小平忙于革命,编辑红色革命杂志《红光》,在党员中转入* * *生产,在法国组织华人集会,做锁匠...可以说,他忙得不可开交。
此时,在四川广安,儿子的来信在家里引起轩然大波。我的母亲,谭的过度劳累,身体已经不好了。当她听说儿子的归期不确定时,她更加担心了。以泪洗面。
邓绍昌虽然也觉得对不起儿子,但理解儿子对革命的热情,只好一边安抚丹的家人,一边赶往唐家。
他硬着头皮跟唐解释说,大儿子可能不能如期履行婚约,不要耽误家里姑娘,要唐小姐单独出嫁。
但唐不肯同意解除婚约,而唐小姐又是典型的闺阁思想,坚持要等回来。
邓绍昌没办法,只好想想。他把唐小姐带回邓家当亲生女儿,然后继续游说唐家。
跑到唐家跑了半个月后,唐终于同意放弃婚约。唐小姐也听从家里人的命令,嫁给了别人。结婚时,邓少昌拿出自己的一点积蓄,给唐小姐加了嫁妆。
至此,儿子信中提到的事情终于解决了,邓绍昌也松了一口气。
1926年,由于革命和反动活动,法国当局无法容忍邓小平,组织联系苏联东方大学争夺邓小平,邓小平踏上了苏联之路。
也是在这一年,谭离开了人世。这位自豪的母亲,出生在王祖广安,为了抚养孩子,死于过度劳累。她才四十出头。
那时,邓小平还不知道他母亲已经去世了。他在东方大学如饥似渴地学习。
东方大学毕业后不久,邓小平转学到中山大学。回国后,他来到冯玉祥的部队工作。
但很快,中国和邓小平的合作破裂了,并搬到武汉,找到周恩来在中央政府工作。
在日益严峻的革命形势下,为了顺利开展工作,躲避敌人,他改名为邓小平。
改名后,家人无法给邓小平写信,也不知道邓小平的下落。邓绍昌隐约听说儿子回国了,但得不到确切消息。他不得不寻找它,并期待再次见到他的儿子。
1931年,邓绍昌终于从胡仑那里得到消息,邓小平此时很可能在上海工作。
邓小平的弟弟即将去上海求学,邓绍昌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找到哥哥。
当邓肯到达上海时,他一边学习一边寻找他的兄弟,但是上海人山人海。为了避免被国民党特务追踪,邓小平一直隐姓埋名,邓肯也从未找到邓小平。
真的没办法了。邓肯终于在报纸上写了《寻找你》,但由于国民党特务无孔不入的影响,邓小平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贸然去见哥哥。
直到侦察清楚了,我才匆匆而短暂地看到了哥哥。会后不久,邓小平赴广西发动百色起义,开始了长征。
当邓肯再次见到他的哥哥时,已经是1945,而此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将近10年了。
是的,邓绍昌迫不及待地想再见到他的儿子。1936年,邓绍昌从重庆回老家的路上被坏人杀害。
他为什么被杀仍然是个谜。可能是四川的土匪,可能是恨袍哥旗的敌人,也可能是反革命势力。
他放下自尊,不顾别人的反对,筹集了300元,忍受着离别的痛苦,让16岁的儿子独自离家去法国留学。
这位旧社会的先进革命者并不知道,他的决定真的对邓小平乃至中国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他没有等到解放,没有看到才华横溢的长子真正如他所愿报效祖国、建功立业,没有看到新中国耀眼的太阳,永远停留在1936。
解放后,邓小平的叔叔单义兴和继母夏伯根来看望他。
而邓公,也是为了革命,在扎头发的那一年,离家去了海洋,这辈子再也没有回去过。
晚年和弟弟邓肯一起回顾往事,经常说:“家庭是个好东西”,可见他非常渴望家庭,却为了大家牺牲了自己的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