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浙江大学西迁江西吉安、太和
浙大这次从建德搬迁到江西吉安,不像当初离开杭州时那样仓促忙乱,而是更有条理有序。学生们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两个导师带领。兰溪、金华、常山、玉山、南昌、樟树、吉安都有接待站。学生、教职工及家属分三批依次登上建德一艘民船。到了兰溪后,有的走,有的换船,回梅溪到金华。
65438年2月26日,浙江金华被日军三架重型轰炸机轰炸,城市满目疮痍。幸运的是,浙大的大量师生没有受到伤害,反而活了下来。朱主席到达金华的第二天,也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轰炸。弹着点离他所在的地方不远,但幸运的是他没有受伤。金华被日寇轰炸,顷刻间,集市繁华,居民纷纷逃离。日本侵略军已渡江直指金华的消息不胫而走,终日人心惶惶。这时,由于浙赣铁路的军事运动,货车已经停了下来,人民正在像洪水一样逃离。所以浙江的大部分教职员工和学生只好聚集在金华的几个临时场所。因为柴米难得,很多人饿了很久。墙壁是压抑的,饥饿的,这是寒冷的冬天,我坐在那里冻了一夜。在这种情况下,浙大师生并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坚持奋斗的决心。他们有的谈判配属运兵车,有的踏上铁路,有的爬上运煤车、敞篷车、难民车、运兵车向西,冒着风雨,忍受饥寒。依附于战车的人往往要六七天才能到达南昌。一些还在建德的师生听说金华被炸了,只好坐船回渠县,转车到常山,再想办法去江西。几经周折,这些师生分批乘车抵达玉山。
江西玉山,当时是浙赣铁路总局所在地。浙大全体工作人员,无论是坐车,坐船,还是步行,一个接一个的赶来,最后安全的聚集在玉山。然而,还有700多箱图书仪器和30多艘民船,却停泊在金华火车站以西不远处的江面上。在这样的危急时刻,负责押运的浙大师生员工四处奔走,想办法,自己动手把货物装上运兵车、煤车、卡车。直到1938+10月6日夜,滞留的学校财物才全部运离乱作一团的金华,抵达江西玉山。
但当时很难找到火车车皮将浙大师生运送到吉安附近的樟树镇。于是,竺可桢从1937 12/28在玉山呆了十一天,冒着断断续续的小雪和强劲的北风在玉山四处奔走,托人说情,联系车辆。直到65438+10月7日,铁路局才同意拉出10多车皮供浙大使用。事实上,两天后,在浙大师生和图书运往江西樟树镇之前,终于在贵溪联系到了一辆低钩机车。还有公交车上的其他老师和学生,但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朱校长再三询问,才知道车是留在了江西乡下的向塘。这些师生在到达樟树镇之前,度过了艰难的一周。
1937年2月24日至次年10月20日65438+浙大师生从浙江建德出发,途经金华、玉山、樟树,到达江西吉安。行程752公里,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他们经受了惊吓和风霜,经受住了考验和锻炼,所幸没有人员和物资损失,安然无恙。这次学校搬迁的目的地是太和。由于战局发展迅速,浙大提前搬出建德,太和的房子来不及准备。但吉安有两所学校放寒假,房子空着,就借了浙大做临时避难所。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及其支流的交汇处。这里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和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乡。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吉安地区井冈山建立。
浙大迁到吉安后,教职工住在农村师范学校,他们家租了一些当地居民的房子,学生全部住在白鹭洲上的吉安中学。为了不荒废学业,寒假期间使用了乡村师范和吉安中学,学校决定借房子临时上课结束学期。因为吉安中学有一些现成的设备,不太费力气,所以这样比较方便。学生上课两周,然后期末考试,然后休息一周,然后准备南下40公里,深入太和农村。
2月中旬,吉安中学、农村师范学校寒假已过,浙大师生于2月18通过水路(赣江)、陆路(赣粤国道)搬迁至太和。浙大走后不久,白鹭洲就被日寇炸了。太和又名白下,由南向北横跨赣江,赣粤国道沿河而行。浙江大学临时校区位于太和城西。上田村5公里处。在古代,村里有两所书院,即大元书院(又称钱球书院)和华阳书院,还有有趣的花园和远眺大厅(即图书馆大楼)。当年学生远道而来求学,文风之浓,不亚于白鹭洲书院。浙江大学的师生到达太和后,定居了一段时间,然后继续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没有停止。学生黎明起床,日出之下,满山遍野,默默读书。白天不够,晚上熄灯后,我就埋头苦干。为了弥补搬迁期间的影响,各学院的课程和实验都比以前有所增加。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都有意识的延长,不分教职工和学生。始于天目山的导师制,在这里继续实行,师生相互学习,关系更加密切。大局如此混乱紧急,这里的小环境却如此有序,这在抗战时期的国内高校中实属罕见。当时教育部派人考察全国各地,认为浙大是所有西迁高校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最好的一所。
泰和时期,由于战乱,物资匮乏,浙大师生家庭生活十分艰苦。竺可桢校长清廉节俭,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利益,处处以他为榜样。他忙得顾不上家人,甚至他的妻子张夏珲和二儿子朱恒都身患疟疾。由于缺乏医疗技术和药品,朱主席的夫人和次子先后在太和去世。
但广大师生没有忘记外面的世界,学习时也没有忘记抗战。因为浙大搬迁的建德、太和等地没有日报,其他报纸无法及时看到,消息闭塞。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浙大组织了信息委员会,从建德出版了《浙大日报》。晚上用自己的收音机收听和记录新闻,并摘录下来。先用墙报的形式贴出来,然后在建德印20多期。到了太和后,没有条件印刷,就改油印了。每天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勤工俭学学生(工读学生,当时叫勤工俭学学生)和工作人员边听边录,上午十点整理,然后印刷,十二点左右分发,由勤工俭学学生在街头叫卖,很受当地群众欢迎。除了国内外新闻,内容还包括新闻、随笔和时事通讯。
浙大师生还多次开展救亡宣传,上演了《卢沟桥》、《汉奸末日》、《中华民族的子孙》等话剧。十几里外的村民赶来观看。浙大学生还到太和、吉安甚至赣州宣传演出,为抢救伤兵募捐;浙大教授组织一线慰问团前往韩,转送一线,把他的饭钱省下来作为捐款。就影响而言,小学生也反响热烈。共同敌人的精神一时间搅动了赣江上游各地。
浙大师生抗日热情很高,开展了很多抗日活动。如学生自治会发起给前方战士捐赠棉背心,竺可桢下令拉出两间房子作为缝纫场所,带头捐出来作为生产经费。他经常和妻子一起去生产车间鼓励,妻子张夏魂去现场指导的次数更多。后来学生自治会发起了募捐活动,竺可桢夫妇率先捐出了自己的婚戒。张夏魂夫人还发起了七七纪念活动,1938,并亲自撰文纪念。
浙大师生在泰和期间,为当地人民做了三件好事:修建防洪堤、创办澄江学校、帮助在沙村开辟围垦田。
修建防洪大堤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当务之急。因为赣江干流经过,河岸大部分是平原,有淤积,夏天下大雨的时候几乎每年都会泛滥。上田村的楼墙一角,可以看到过去的水痕。尽管当地人民一再遭受水患,但由于无力预防,他们已经习以为常。浙大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和江西水利局、太和县政府商量,决定修建防洪堤,地方出钱,浙大负责所有技术工作。于是成立了堤防工程委员会,朱校长被推选为主任委员。浙大土木工程系的勤工俭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测量水位,抬地基。4月底开工,6月底完工,历时两个月。大堤东起太和县城,西至梁家村,全长7?5公里,所有土方、涵洞、水闸等工程如期完成,堤防工人最多增加到800人。虽然这一年恰逢降雨偏少,但没有发生洪水;第二年发了洪水,当地百姓没有受到洪水的伤害,都归功于浙大的崇拜。此后,上田村一带再未被洪水淹没。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组织民工加固堤防,但当地群众,尤其是老人,仍然对浙大师生在抗战时期修建的防洪堤赞不绝口。江边还有一个码头,当时叫浙大码头。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也是浙大留在太和的一个永久而美好的纪念。
建立澄江派(流经太和的一段赣江,又称澄江)。浙大选举4名教授组成校董会,热心教学的大学生兼任教师,改变了农村小学师资水平低、设备匮乏的局面,让农村孩子和随迁的浙大职工子女得到了更好的教育。
协助开辟沙村垦荒场。到1938,抗日战争的烽火已经迫使江浙皖很多人流离失所,一些难民来到江西,于是浙江大学和江西省政府协商,共同建立垦荒场,解决一部分人的生活和生计问题。沙村附近的高龙地区有600多亩荒地,建立了沙村示范围垦场,由浙大土木系的学生划界勘测,农学院规划。两位浙大毕业生给予具体指导,140战区难民得到安置、耕种和集体经营,使得垦荒事业即使难民生活有了着落也有了一点进展。朱校长也很关心太和县农村的衰败和人口的锐减。他专门委托两名在垦殖场工作的毕业生,对吉安地区11县的一些村庄进行了调查。他们走了三个月,获得了许多关于当地农村的信息和资料。
浙大还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好事,有利于保存民族文化瑰宝,避免战争灾难,那就是协助浙江省将文澜阁的《四Ku全书》搬运到安全的地方。当时,* * *抄录了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七部,其中三部早已销毁,而原本在热河和奉天的两部书,在抗战开始后已落入敌手。剩下的两本书,一本在北京紫禁城文远馆,已经被转移到四川,另一本在杭州温岚馆,有36,000多册,已于8月出版?13淞沪抗战前,由浙江图书馆装入140箱,运往富阳乡下保管。日军推进后,省图书馆想运到建德,省里不发经费。竺可桢立即派校车帮忙运送到建德。后来省图书馆运到龙泉农村。浙大迁至江西后,朱校长担心《四库全书》的安全,认为在龙泉不安全。他专门打电话给教育部,指出要尽快把《四库全书》搬到大陆,并说浙大愿意派人帮忙。教育部回电同意朱校长的意见,准备迁往贵阳,请浙大协助搬迁。朱校长派老师回浙江和有关部门商量。几经周折,他终于带着浙江图书馆出省,途经五省,行程2500多公里,全部被安全运到贵阳附近的地下室山洞中存放。浙大迁至贵州后,朱校长多次到地下溶洞了解情况,并对保管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使这一文化瑰宝得以安全渡过抗战,战后运回杭州。
6月26日,1938,一批浙大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这也是抗战时期浙大的第一批毕业生。在当天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朱校长就大学毕业生应有的认识和努力发表了富有哲理和激情的演讲。他勉励学生日新,以天下为己任,使中国成为不朽的民族。他希望同学们不要追求高地位,高报酬,不要追求地方的偏远和艰苦,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讲座结束时,朱校长说:现在救国的责任在你们身上。希望大家都能接受。
在西征途中,一些学生满怀悲愤参军,奔赴前线抗击日寇。竺可桢高度赞扬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并向他们讲述了战国时期赵氏孤儿的故事:目前,年轻人在面对敌人时有两种方式来报效国家。一种是去前线杀敌,这需要勇气和魄力,像程英那样;先在学校好好学习,然后从事建筑工作,这需要毅力和恒心,就像公孙杵臼那样。朱校长的讲话对同学们是一种鼓励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