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老板练摊的往事

街边小摊是这些创业者人生中的商业启蒙课。

写文章?/编辑部

编辑?/张南

设计?/赵浩然

题图?/李越

一夜之间,地摊肩负起了“人间烟火”的使命,成为最火的概念和最新的风口,瞬间让恶霸榜直播黯然失色了几个月。

在汽车工业中,以五菱为首的“人之所需,孰能无过”,各种各样的地摊车诞生了,为地摊经济提供了充分的支撑。

刺激消费,解决就业,恢复经济,是鼓励地摊经济最明显的目的。事实上,摊贩作为门槛最低的商业行为和商业社会的毛细血管,古今中外无处不在。只是近几年,国内一些城市片面追求“好看”的城管,强行把地摊从城市中抹去。

鼓励地摊经济不仅与城市的温度和烟火有关,也是最初级的商业形式。如果你关注商业领袖的成长史,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过摆摊的经历,这也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堂商业课。产品、客户、竞争、利润,这些大企业关注的关键要素,在地摊生意中都可以找到。

单就汽车行业而言,至少有鲁、曹、尹明善、李书福、和何有过摆摊的经历。

Xpeng Motor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在微博中透露:“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帮助我的祖父摆摊卖杂货。上大学的时候,我帮父母卖豆浆。我最怕城管,最讨厌假钞。”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在他祖父6岁时帮他放牛。不卖牛的季节,他爷爷卖酒,他帮忙收钱记账。

这些都是创业者年轻时改善家庭生活的典型方式。从此,他们与周围的普通人区分开来,他们的商业思维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些人甚至直接从地摊上拿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拉开了商业帝国建立的序幕。

所以,城市地摊的恢复,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刺激和人文关怀,更是让一个商业社会重拾最底层的土壤。同时也让一个城市,一个社会具有了复杂性,复杂性是更多可能性诞生的前提。

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些汽车巨头生活中的失速时刻。谁知道在今天的摆摊潮中会不会诞生下一代商业巨头?

李书福:给街上的人拍照。

李书福造车之前,是一个农村青年努力摆脱务农命运的典型故事。从小学开始,他就给生产队放牛,一天挣15分钱,一个暑假挣6-10元。当时小学的课本费每学期才1.2元,学费全免,所以和他的同学相比,李书福那时候已经很有钱了。

1978年,他初中一年级,那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他还在愉快地放牛,但他已经隐约了解到农村土地可以承包经营,农民可以背井离乡搞乡镇企业,甚至允许搞个体私营经济。当时他无心上学,开始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的文件和政策。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学业,终于考上了路桥中学的尖子班,进入了高中。他平时听到改革开放致富的消息,就对高中学习失去了耐心。人在学校,内心是自由的,引起父亲的极度不满,被处罚了几次。高中毕业前,他就开始谋划各种致富梦。

当时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他向父亲要了几百块钱买了一个便携相机,从此开始了他的流动摊位生涯。走在街上,有人问要不要拍照。由于他热情的服务和良好的摄影质量,他很快就赚了几百美元,后来还开了一家照相馆。

当时开照相馆要经过公安局审批,因为摄影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当时李书福在没有专门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多次被教育处罚,可能是因为他态度好。即使他要求倒闭,照相馆也坚持了近两年。

影楼之后,李书福回收废旧电池,通过分离里面的金属赚钱;之后为冰箱厂商提供配件。与此同时,许多人靠冰箱行业发了财,如牟等。冰箱零件厂因工厂问题多次搬迁,股东之间也有意见分歧。最后1989,李书福给了当地乡政府。之后又去做装修材料,做摩托车,最后35岁转型做汽车,进入汽车行业。

造车最初几年,国家不允许民营企业研发生产汽车,拿不到造车资质。“汽车在当时的中国是贵族行业,我们这种人是不允许进去的。”李书福在2011的“对话”栏目中说。

当时,国家计委主任曾裴炎到浙江台州考察。台州当地政府不敢告诉他吉利造车的事,后来李书福被要求做了一个5-10分钟的工作报告。

李书福在现场说:“请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让我们试试。如果汽车失败了,我们就失败了。我们不会为难你们领导,要求国家给我们补贴。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可以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一些经验,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教训。我们现在想尝试,你能给我们一个失败的机会吗?”

这是吉利汽车合规的开始,李书福凭借天时地利人和,让吉利集团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一面旗帜。2019年,吉利集团以1361500辆的销量高居自主品牌榜首。

曹:我卖过烟草、水果和菌类。

“玻璃之王”曹王德,福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青年时期靠练地摊、做小生意起家。

曹15岁时,开始帮父亲做生意。起初,他卖烟草,从福州买烟,骑自行车100多公里,来回三天运到老家福清,赚取差价。后来和父亲一起卖了三四年水果。但是卖烟草比卖水果更赚钱,所以我又回去卖烟了。最后父亲被工商抓了,烟草被没收,自行车也被收走,烟草生意就此结束。

这件事激发了曹出去闯天下的决心。婚后,曹用妻子带来的嫁妆,借了些钱做银耳生意。他从村里买银耳,坐火车去江西卖。但最后一次,他的银耳被扣上了投机倒把的罪名,后来公社开了证明拿回了卖木耳的钱。

曹早年摆地摊的经历锻炼了他的商业头脑。后来,他开始做大生意。1976年与人合伙创办乡镇企业高山异形玻璃厂,生产水表玻璃。1983,曹承包了一家连年亏损的玻璃厂。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汽车玻璃很贵,只有进口玻璃没有国产的,于是涉足汽车玻璃领域,决定为中国制造自己的汽车玻璃。

1987,福耀玻璃成立。1993,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经过多年的努力,福耀玻璃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21104万元。

福耀集团确实在海外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但曹的成就远不止汽车玻璃领域。在慈善领域,他的个人累计捐赠已达6543.8+02亿元,被称为“中国首善”。

曹对说:“我的青年时代经历了一段贫困时期。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发展的平台。现在赚了钱,国家还是有贫富差距的。我会尽力帮助穷人。”

尹明善:卖针线活。

力帆创始人尹明善,1938,重庆涪陵区人。他的父亲过早去世,家里极其贫困。1950年,12岁的尹明善随母亲被发配农村,不得不弃学下海养家。

为了谋生,他开始做小贩。看到山村居民很难买到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针线,他向一位好心人借了五毛钱,步行到城里批发针线,然后回到乡下沿村卖。

天生有商业头脑的尹明善,一天能挣三四十毛钱,不仅养活自己和母亲,还能省吃俭用。每天赚的钱,买够米后存起来作为周转资金。几个月后,他有了足够多的钱。

这次经商经历不仅让尹明善尝到了勤劳智慧的乐趣,还通过买卖针线完成了最初的商业启蒙,学会了如何打电话和借贷资金。

后来考上了重庆最好的中学。在离大学生活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先是因为家庭地主背景被打成右派,后又因“反革命”被判入狱,历时18年。

1979年,尹明善,41岁,平反。从65438年到0985年,47岁的尹明善创办了“重庆职教书店”,成为重庆最早的民营二渠道书商,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从65438到0992,尹明善已经成为重庆最大的民营书商,他已经开始寻求下一个转型。54岁的尹明善在重庆郊区租了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招了9名员工,成立了本田汽车零部件研究所,注册资金20万元,立志“三年内造出中国最先进的摩托车发动机。”

因为优惠的价格和过硬的质量,尹明善的发动机销量一路飙升。截止2001年底,力帆累计销售摩托车发动机654.38+0.84万台,收入超过38亿元,小作坊也变成了“力帆集团”。当时,尹明善以5.2亿元的总资产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2003年,力帆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在国内,汽车价格也变得平民化,这使得汽车销量开始上升,力帆摩托车行业的增长在2002年陷入停滞。

在摩托车行业的转型中,尹明善瞄准了更高级别的汽车。当时他说:“如果说以前我是被生活的大潮带着前进,那么现在我应该做我真正的事业,手里拿着长矛挑战命运的风车。”

同年,尹明善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厂80%的股份,后增持至95%。“宏达”的商标彻底改成了“力帆”,并开始在北碚建设汽车生产基地。

2006年6月65438+10月65438+9月,第一款力帆汽车——力帆520在全球同步上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尹明善与俄罗斯、尼日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力帆520的销售订单。此后三年,力帆先后在力帆320和力帆620上市。

2010年,力帆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民营车企,甚至早于吉利和比亚迪。由此,72岁的尹明善成为重庆首富,身价超过110亿元。

鲁:摆个修车摊。

卢(中)

1944 65438+2月,出生在浙江萧山宁围金义村的陆,从小就不是“不安分不听话”的人。青年时代,他摆脱农民命运,成为工人的愿望太强烈了——不能在城市,就在农村;如果你不能在乡下,做你自己。

经过三年的困难,国家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鲁看到钱塘江大堤上人力车、自行车来来往往,却没有修理厂,就在江边大堤上摆了个修理摊。生意有好有坏,但总是高于农活。后来,他还把车库搬到防洪堤外,盖了茅草房,晚上修车,赚了更多的钱。

钱塘江围垦工程后,车辆和人流明显减少,修车生意冷清。光靠修车是不能圆当工人的梦的,鲁也难逃“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罗网。他又一次收起工具,回家了。

从65438年到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大规模整顿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刚刚关闭车库的鲁,恰巧赶上了这一轮量产。他发现村民的农具坏了,很难找到维修点,于是决定开一家铁匠铺,后来又办了一家农机厂。最开始的产品是犁刀,后来是车上的万向节。

1980时期恰逢国民经济调整,机械行业供大于求。仅在中国就有多达50家万向节工厂。鲁毅然放弃包销计划,直接向市场推销自己,动员各界人士前往全国各地查询销售情况。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们参加了在山东省胶南县召开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因为是计划外的乡镇企业,又没有资格进入会场,卢就把整整两辆车的产品带到了会场进行推广。当买卖双方因价格问题僵持不下时,卢决定降价20%,以求薄利多销。结果这个积压的货很快就卖出去了,销售收入265438+万元。

从那以后,这个没有资格进入市场的乡镇企业就从各大国企抢订单。随着拳头产品“钱潮”牌万向节的上市,幸存下来的国内市场被打开。

在50多年的创业历史中,陆曾经摆过一个自行车修理摊,也一度靠汽配交易会外的地摊出名。他的精神成为企业家的精神食粮。

1984年,摆摊的柳传志创办联想时,万向产品开始出口美国;1991,摆摊的马云创业的时候,万向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亿元,鲁已经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1990年代,当联想柳传志、娃哈哈宗、吉利李书福、马阿丽云这些摆地摊的人出现的时候,万向就已经享誉世界了。

2017 10 10月25日12,一生创业的鲁在杭逝世,享年73岁。一年后,他被评为“改革先锋”。两年后,他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鲁一生的创业经历,当工人,当老板,造汽车,造城市,可谓名副其实的创业导师。在中国,如果鲁屈尊成为“中国第二创业导师”,那么没有人敢称他为“第一”。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